-
1 # 紫綠瑪瑙玉尊主
-
2 # 水中尤龍
聖人教化世人,常隨順著說。就是對什麼人說什麼話,即因材施教~。比如,對胖子說,人要少吃肉,不淫。因為那胖子,再總吃肉,會得肥胖症,能量集多嘍,易思淫慾,所以聖人又說不淫。本是對胖子說的話,瘦人也聽見了,他不知變通,也跟著說“少吃肉,不淫”,給果,營養不良,無子嗣。一天,聖人又對瘦人說,學炊饌,善飲食。結果也胖子聽見了,進一步大吃大喝,最終得了痰症~。
聖人因人說法,本是好意,不期常被誤解,這也導致了後人學習聖法的困境。然而,聖人不如此,又沒法兒~,因為言語道斷,道~,本就不可言說。聖人擔負著教化天下的責任,不說又不行…。這就是語言的困境。有人說,語言~,就是被用來誤解的,這話兒,也不能說多錯…。
行餘力,則學文。這句話,一般人理解不了,如果真能理解嘍,也就算是知文化了。既是有緣,就開示一下…。
世上行於“道”的,有二種人。①第一種人,天生率真正直,心無私慾,依著本真的心性處世行事。他之所以會這樣兒,因就那個稟性。需要說明的是,說他心無私,並不是說“人家對自己應分的利益無所謂,自己該得的,必需得,只是不去損害別人”。②第二種人,因為打小兒受教育,最終通過學習,學通了心性,從而得道了。然後去江湖與廟堂之上,以已之力,自覺地去行道濟世~。
第一種人行道,不是“心覺之為”,不是“依著心裡認知”去行道,不是自覺的,而是天生的,是依著本有的正直的心性去做的。第二種人,是由於學通了,整明白了,於是以天下為己任,從而去行道的…。
行餘力,則學文。這句話,是聖人對第一種人說的,第一種人做事是通的,但只在行的層面,還沒達到“知”,還需從知的層面打還心性,做到知行合一。第二種人,他學得“知”了,要去踐於行,也得完成“知行合一”。
稍帶說一下,我說的這個知行合一,還分著內外,是知到做到的那種知行合一,還不是王陽明王祖宗那個心學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有二步,(一)於心行處的知行合一,即王陽明那個知行合一,王祖宗把“意之生”,視做行,也就是你盜心一起,就算是偷了,事實事也是,你生著盜心時,你那手肯定也沒閒著~。(二)知了必去做,這是常理解的那個知行一。這個知行合一,對修身來說,晚一步,因為錯事已做下了,已成業了,就晚了。王陽明那個知行合一,私心一動起,馬上在意處克住,於意之生處慎獨,讓心常處於“未發之中”…,這是從心根兒做,這才叫心學…
-
3 # 文化清風
要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下面是這句話的出處: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述而》【譯文】孔子說:“孩子啊,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外出要尊敬兄長,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民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以後,還有多餘精力,就用來學習文獻知識。”這裡面所說的學文是指學習文化知識,不是指文學。“有餘力”就是在做到前面提到的一些事情:首先懂得孝道,百善孝為先,最初植根於人的思想中的知識、規範、禮儀會影響他終身,他也會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如果連孝道都不懂,還指望他關愛他人,回報社會嗎?還學習文化知識幹什麼,禍害社會嗎?所以儒家要求思想教育第一課不是12345……不是abcde……和我們現在的入學教育太不一樣了吧。所以古人中即使是奸臣賊子也懂得孝道。其次要孝悌。對兄長懂得尊重。和諧相處。再次,謹慎而守信用。這不是該學習的嗎?也許我們的啟蒙教育就缺失這樣一課,做事謹慎可以長期培養,但守信用不該從小就開始嗎?你看現在有多少欺騙行為?食品的、醫藥的、美容的、傳銷的、甚至孩子的奶粉……都在欺騙。哪裡有信用?這不該從娃娃抓其嗎?再其次,博愛民眾,親近賢者。這些都做到了,之後再去學習文化知識,也許這樣的人對數是有益於人的人。就像王安石與蘇軾,是政敵,但在蘇軾面臨滅頂之災時救援的是王安石,因為在他們心裡有道義在。
-
4 # 繭破
01
大家好,我是靜之兄,今天我們來講《傳習錄》第295條。
在這一條裡,王陽明重點解釋了《論語》中的幾個知識點,包括“博學於文”、“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之間的關係,以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兩句話的意思。
很多人在學習儒家經典的時候,容易犯支離割裂的毛病,往往單句話的意思很清楚,但前後一印證,又感覺互相矛盾,於是就怪作者思維混亂。這種情況,在《論語》上體現得尤其嚴重。有些耐心稍差一點的人甚至因此指責孔子是假聖人。
其實,這不能怪寫書的人,要怪就怪我們的學問不精,只從字面上去理解這些經典,沒有在心上去驗證、打通,所以才會出現支離割裂的問題。
對於經典,只有將其前後上下左右都打通才能從中獲得人生智慧,否則只會瞎耽誤工夫,甚至走火入魔。王陽明最大的貢獻就在於把儒家經典徹底打通了,所以才獲得了終極智慧,成就了一番偉業。
在這一條裡,王陽明就給我們示範了他是如何打通學與行、思之間藩籬的。
我們來看一下。
02
如下:
黃以方問:“老師您主張‘博學於文’是隨事去學著存養天理,然而孔子卻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您的主張似乎與孔子的說法不合。”
王陽明說:“《詩經》、《書經》、六藝,都是天理的顯現,文這個字的意思都包含在其中了。對《詩經》、《書經》、六藝進行考據,也都是用來學習、存養天理的,不僅是在具體的事情上面才能存養。‘餘力學文’也只是‘博學於文’裡面的事情。”
有人又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兩句話的意思。
王陽明說:“這也是有所針對而說的,其實思就包含在學裡面。學習有了疑問,就必須進行思考。之所以會提‘思而不學’,是因為有一種人,只是懸空去思考,要想出一個道理,卻不在身心上切實用功,以學著存養天理,把思與學當做兩件事來做,所以才會有‘罔’與‘殆’的毛病,其實,思只是思其所學的那些東西,原本就不是兩件事。”
03
王陽明曾經對文和理做過精彩的論述。他說,文是顯露可見的理,而理是隱微不見的文。二者是體用一源的關係。
正因如此,文才顯得比較危險。因為文是人們對一定時點的理進行的總結,無論方式是文字還是圖畫,一旦落筆,就成定式,有相當的侷限性。要找天理,只能在實行中尋,文字中是找不到的。
就像我們去測量一條河裡的水質,如果測量的時候剛好上游有人倒了一桶汙水下來,測試的結果就顯示河水被汙染了,以此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就會出問題。
我們看現在的很多地方很聰明,明明空氣汙染比較重,但它們在環保部門採集空氣的站點附近噴水霧,將灰塵降下來,以此降低表值,矇騙上面,如果上面太看重“文”——報表,就會犯錯誤。
然而理卻又是隱微不見的,必須要通過可見的文去探尋,這就強調了認知的重要性,又使得文成為存養天理不可或缺的工具。
04
基於對待文的態度的不同,演化成了兩種不同的做學問的方式,也因此導致了不同的人生。
有一種人,把文看作是狹隘的文字和藝術,一頭扎進其中,一紮就是一輩子,把提升認知作為唯一的學問。結果把自己學成了書呆子,除了一肚子的舊書,沒有太多的可取之處。這種人就是所謂的百無一用是書生。歷史上、當前的社會有很多這樣的人。
還有一種人,把文看作是天理的入口,依著文字給的方向,切身去實行,用心去體會文所不能告知或者不能與時俱進的細微之處,以掌握其中的智慧。這種人就是知行合一的真儒家,他們堅持“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的信條,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所以能幹大事。王陽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05
兩段不同的對話裡,談到的分別是學與行、學與思之間的關係。
這兩組關係,王陽明之前早就講透了:學、問、思、辨、行,都是學的各種功夫,都是學。
他說,學習之後難免有不懂的,所以要問;問了之後又會有不通的,所以要思考;思考之後還是存在問題的,就要去辨析;辨析後得到的道理,必須在行中去實踐才能完全掌握。所以,一個簡單的學字,包含了五種功夫,行與思自然也包括在內。
既然學、問、思、辨、行合起來只是一個功夫,為什麼孔子又多此一舉,非把它們分開,以至於讓人誤解?王陽明認為,這是因為世上有很多人學東西只認一邊,比如,有些人喜歡思考,總是在那裡空想,以為能想出一個什麼大道理來,結果只能證明是妄想。當然,也有一些人喜歡盲動,每天蠢蠢而行,卻很少去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道,最後只能是做多錯多。為了給這些人糾偏,所以孔子才不得不對症用藥。對於真知學的人,是不用特別強調這五種功夫的,一個學字就含括了所有。
06
大體上講,學、問、思、辨、行這五種功夫可以分成兩類,前四種功夫屬於知的範疇,後一種功夫屬於行的範疇。一個人如果要想掌握真智慧,就必須打通知行之間的界限,達到知行合一。
當然,每個人的資質和喜好都不同,對於學習,有的人擅長單純的認知——學、問、思、辨,而有的人更擅長單純的做事——行,這都沒有問題,只要最後打通二者就行。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不管是“自誠明”還是“自明誠”,最後都能獲取真智慧。
07
做事是學習,學習也是做事。
進入的角度可以不同,目的卻是相同的,都是用道、行道,都必須做到知行合一。
這就是王陽明在解讀《論語》時一以貫之的觀點。
-
5 # 坤瑩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文”是指“大六藝”詩書禮樂易術這些,如果把孝悌謹信愛眾親人這些都做到了,還有餘力就可以來讀書學習經典文獻了。
張居正稱讚本句是萬事之名訓,孝悌謹信這些德行是根本,需要我們去實踐。
而學習書本知識是末端,把德行的根本做到了,知行合一了,行有餘力了,再去學書上的經易。
如果沒有實踐這些德行,沒有行有餘力,就別耽誤時間,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如果家裡不富裕,使勁讀書就是把自己工作的風險堆高,沒有意義;
讀書一定是行,有餘力之後才來做的事情。
自己都養不活,自己家裡人為供自己讀書,省吃儉用,那還讀什麼書,趕緊抽身去賺錢就可以了。
-
6 # 談笑風生過一年
借用自己文章中的一段作為回答,同時借題談談自媒體與“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關係:
傳統儒家將“信”作為其道德體系的核心之一。在儒家的教育觀、人生觀中,“信”都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孔子眼中“信”是為人的根本道德要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其中的“文”和“行”指代的是外在修養,“忠”和“信”則是內在修養。內在的修養是外在的基礎,是人格形成的必然條件,也符合儒家教學思想中“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一貫要求。
當下網際網路和自媒體行業呈現出“井噴”態勢,這一方面為人們的娛樂生活帶來了更豐富的體驗,另一方面也警示著我們應該對商業倫理過度滲透精神生活的狀態抱有危機意識。在純粹“逐利”的邏輯驅使下,一些自媒體創作者開始“只認流量,不談是非”。為了賺取點選量,甚至虛假宣傳、編造謊言、消費悲情……其背後是價值觀的扭曲,更是誠信意識的嚴重缺失。
總結來說,自媒體行業掌握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更應堅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原則,先“正身”後“引流”,切莫讓流量為王的思路完全佔據了內心。所以這句話在自媒體圈也可以改成“行有餘力,則以‘寫文’”。
-
7 # 慧色郎君
我想來想去,那學的肯定不是知識,是做學問,做學問是需要有一些基礎特別是實踐基礎的。儒家的學問多在人的修養上,從這一點看因果就有點接上了。只有實踐到位了才能有所體悟,也才能更好的發現這其中的學問。所以這個邏輯上就比較清楚了。
那這個“行有餘力”是指什麼呢?不應該是做完這些之後還有精力和力氣,這都是日常修養,也不是說做這個抽不出身來幹其他的。所以這個餘力又出現了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了,因此我們也要留意。
人在實踐中一般都會有所得有所收穫,所以這個餘力,我估計應該與實踐所得相聯絡。因為一個人如果光有實踐而沒有所得,搞得和機械一樣的話,也做不了學問。如果這個餘力講的是指具備客觀條件的話,那就是闡述一個事實了,有條件則學,沒條件自然也學不了。
所以我還是傾向於第一種,而這個行有餘力,也不能僅看作是實踐,也應包含對這些實踐後的思考,琢磨和體會,那麼把這些心行思考認作是行動實踐之後,所延續的餘力也未嘗不可。否則實踐完了就結束,後續什麼也沒有,那這個餘力又當怎麼解釋。難不成實踐之後還剩下多少能學的餘力還要度量一番不可?所以這個餘力如果不看作是條件因素的話,把他當作是實踐之中還能有所延續出來的一種洞察力更為適當,那這個餘力自然是在行實踐之後還一貫存在的一個餘力,也就是說在這個實踐上沒有把力用盡,做完後頭還餘有用心的空間。
-
8 # 尼古拉斯憶心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第一》)大意是:
孔子的價值觀中特別強調做人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也就是“孝、悌、忠、信、仁、愛”!一個人只有把這些為人處事的基本工作做好了,再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才是追求學問的最佳狀態,也就是孔子所言“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目前的現實情況是,有許多人在體制內讀書不錯,由於太偏重應試,結果出現了高分低能現象,實際生存能力極差,不懂得如何照顧好自己,也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在家不孝順父母,處處逆反,在外不懂待人接物,目無尊長,缺乏愛心,也不願意多親近德高望重的長輩。這樣的人不少,也許他們是大學畢業,甚至研究生、博士畢業,但是,我們能夠說他教育成功了嗎?
-
9 # 執劍書生
個人理解,只要還能動彈,就不要放棄學習,只有在保證物質基礎的情況下,才有提升自己的可能。
在現代社會中,處在社會底層的人,之所以難以向上攀升,是因為缺乏物質條件,每天為生計奔波,抽不出時間來提升自己,因而停滯不前階層固化。
拼爹是個很現實的社會現象,一個人所擁有的資源和靠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所能爬到的高度。
然而哪怕現實如此悲觀,只要還有理想,只要還能動彈,別忘了,拼盡全力學習提升自己是唯一的出路。
-
10 # 手機使用者71505894881
孔子又名孔丘,孔同恐,丘指腦袋突出,合起來就是恐龍的腦袋,也就是說這個人是個爬行動物類似於恐龍,蜥蜴這樣的東西,引申下就是蜥蜴人你說可怕不
-
11 # 夏薇496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現在和古時的語言習慣不一樣,“文”字不易解讀。原文“行”指前句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做事先做人,所謂“得人文者得天下”。那麼“文”具體是指什麼?我贊同《論語別裁》南懷瑾解讀這句,文指各科專業,行的內容和文就像專業知識與基礎知識,知行合一。
我們家也討論過這個問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那麼如果沒有餘力的話就可以不學文,是這個意思嗎?在當時春秋戰國的時候禮崩樂壞,孔子很強調做人的君子之道,恢復周禮的禮制,以德治國是孔子畢生的願望和踐行。我個人非常喜歡儒家的思想,也愛讀《論語》,讀來有津津有味。在《論語》也確實沒看到提和強調科學知識,歷史年輪,中國的科學及理性思維方面還是落後西方的,曾經又閉關自守,西方的科學大門姍姍遲開。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我理解這裡強調一個順序的問題,在現在“行”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文,學習各科知識。
-
12 # 明澤國學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含義是指“如果還有閒暇時間的話,就去學習文化知識”。這裡的文化知識,是指“六藝”,即禮節、音樂、射箭、駕車、書法和理數。
一、“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出處“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出自《論語·學而篇》,其原文如下: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翻譯成白話文後,其大意如下:
孔子說:“作為一名學生,在家裡,就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就要順從師長,要謹言慎行,要誠實守信,寡言少語,要對他人保持仁愛之心,多和那些有仁義道德的人交往。做到這些之後,如果還有閒暇時間的話,就再去學習文化知識。”
所以,孔子認為,學生只有做到“孝悌、謹信、愛眾、親仁”,擁有了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良好的道德行為之後,才能將精力投入到文化知識的學習之中。
這種教育理念,放到當代依然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現在很多學校,就是過於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道德教育,導致了很多校園悲劇(比如校園霸凌等)的發生。
回覆列表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剛才看到百家號“晴之黎明”的不同解釋:如果在孝悌仁信這些事情的實踐中,還能夠有所用心的話,就可以再向前追求這方面的學問了。
這兩種解釋都把孝悌仁信放在了學問前面,聖人的智慧得以窺見。可是當下的教育無法考量孝悌仁信,只能以成績論英雄,於是乎家庭和學校也只能惟成績論,似乎沒什麼錯,可是當屢次發生拭母拭師拭兒童的事件時,我們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呢?沒有了健全的人格做前提,且不說一般成績是不怎麼樣的,縱使成績好的,還不是成長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當然,部分地區中考也有涉及綜合評價分數,不過評價也不好操作,不論老師們投票還是學生投票,都未必公平,但總算作一種進步吧。除了綜合素質分數約束,學習目標經常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加入愛國教育,人格教育等等,但考核教師時,主要還是看分數。至於家長不少能注重人格教育,但多數還是隻想要成績。僅追求成績,而忽略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對有些學生似乎是一種徒勞,這也許是老師們感覺越來越累心的原因之一吧。
學校的制度很難變動,人格教育的重擔就落到家長身上,這就需要家長們多讀書,多學習方法,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有正確的是非觀念,雖然需要一定精力,但這樣做的家長們受益肯定匪淺的,如果提前瞭解了青春期的叛逆,就會覺得無論如何值得這樣做,孩子們有了健康的心理,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成績估計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