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十三天天上天
-
2 # 心理先生
首先,父親是孩子身後無形的依靠,可能父親跟孩子溝通不如母親多,但是在潛意識裡,父親是孩子安全感的依賴。當父親赫然離世,對孩子的身心打擊是非常之大的,對於三四歲至16歲左右的孩子,孩子越大,對孩子的傷害程度就越深。因為這段時間孩子已經有明確的社會認知,卻沒有堅強的應付外部世界的能力。孩子太小感覺不深,孩子太大,有了自我認知和就對外部世界的能力。其次,當父親走了,母親和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是最親的人,如果這個時候這些人產生矛盾,比如母親和奶奶產生矛盾,將對孩子的安全感產生雙重打擊,孩子會覺得,他所賴以生存的這個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完全解體。具體影響上,1、會導致孩子在交際上不敢開朗地進行,有可能恐懼社會交往;2、學習成績上大多也會有影響,甚至會從班上名列前茅在一個月降至倒數第幾名,這些在本人以往涉及過的案例中都是有的。3、社會實踐行為的退縮,嚴重者會導致不敢開展社會實踐,動作緩慢。4、對今後的職業產生不利影響,有可能導致性格略顯古怪,與同事相處關係不佳。當然,以上影響,因該父親去世時,孩子的年齡階段、父親去世前孩子原本的性格特質、後期母親與奶奶關係不好時周圍別的老師、親人、朋友的疏導也有關係。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綜合因素影響的結果,本人繫心理學專業者,以上回答如有不足之處,可以加本人微信azhengni15.提供更多詳細諮詢。
-
3 # 公祖幻楓
只是一個標題,沒有具體內容,父親英年去世是一件悲痛的事情,但是母親和奶奶為什麼會吵,估計這個時候為財的比較多,所以不瞭解情況不好評判處理,一個原則,誰真正為孩子著想,誰想把父親去世留下來的錢全存給孩子的就是真心,奶奶怕媳婦拿著賠償的錢改嫁,為了討好新夫家,把錢用到了外人身上,媽媽可能怕奶奶把錢霸著不給自己的孫子花,反而用兒子賠償的錢去討好別的子女,讓這沒了男人父親的家庭孤兒寡母生活不下去。互相介意和防備,還有以前遺留的怨恨,現在新仇舊恨的肯定不容易和諧,為了孩子能商量協調的最好,實在協調不了就打官司,讓法官判吧,估計判清了錢財,判沒了感情!讓泉下的父親走的有多傷情!孩子本身沒了父親就很可憐了,又成為奶奶媽媽鬥爭的犧牲品!你說對孩子傷害大不大!
回覆列表
一個死了丈夫,一個死了兒子,兩個鬱是傷心欲絕和缺乏安全感的女人,應該此刻互相都知道,這椎心之痛是多麼的沉重,不互相抱囤取暖,修復互相的痛苦,反為互相作為發洩的物件,還吵什麼呀吵,有意義嗎?老少囤結一致就是力量,先渡過這一段困難歲月才作打算,老人不要管太多,別孤立自己,兒媳吃點小虧,反正還在壯年,日後愛怎麼著就怎麼著,總之,不要在家裡再產生令人傷心的事,有聽過財不入急門這句格言嗎?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