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aoshan流水6816

    “鯤鵬展翅”這則寓言故事出自戰國時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的《莊子·逍遙遊》。在這則寓言故事中,莊子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說北邊的大海里有一條巨大無比的魚,叫做鯤,它在海里遊啊遊。後來又變成了一隻巨大無比的鳥,叫做鵬。大鵬沖天而起,扶搖直上,它要飛到南海去。後世用“鯤鵬展翅”比喻志向遠大,前途不可限量。

    這則寓言故事中,鯤和鵬都是巨大無比的動物,一個在海里,一個在天上。在這裡莊子是把北邊的大海比作現實,所以對鯤來說,北海再大都是局束的,是難酬壯志的。而天空就不一樣了,它曠遠而博大,遠比大海寬廣,又高邈無際,可青雲直上九萬里。所以他要變成大鵬,要展翅高飛,目的地就是南海。為什麼他要到南邊去呢?西周時期南海是未開化的處女地,叫南蠻。南海瑞未開化,卻代表著純樸和清靜,因為道家是倡導清靜無為的。

    我們知道,孔子是入世的,哪怕是遇到再大的阻欄,他都能盡全力去化解,哪怕最終以失敗告終,也仍然能潛心私學,積極培養弟子,傳播自己的思想政治理念。老子是出世的,他也做到了真正的出,雖然學識淵博,深不見底,但仍然堅持自己的清靜無為,就算是唯一的作品《道德經》也是在出關時被逼無奈才寫下的。而莊子他既沒入世,不願為自己看不起的“竊國者侯”服務,又被五斗米所困,做不到徹底的出世,所以他是徘徊在世的邊緣。他聰敏卓絕,博學多才,看他的文章,總會有一絲心痛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陌生人不小心給你充了話費,要求你歸還你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