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小歪
-
2 # 進奏櫃坊
康波週期,是1926年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發現發達商品經濟中存在的一個經濟週期,它的一個迴圈是60年,分為回升、繁榮、衰退、蕭條。60年的波動中,會套著3個房地產週期,20年波動一次。一個房地產週期會談著兩個固定資產投資週期,10年波動一次。一個固定資產投資週期會套著3個庫存週期。
而本次康波1982年開始回升(1975-1982是上一次康波蕭條期),繁榮是1991-2004,美國的資訊科技泡沫是繁榮的標誌。2004-2015是本次康波的衰退期。結下來的10年將是康波的蕭條期。
蕭條期會出現什麼呢?主要是流動性困難。
然後迎來康波一個回升。
而已經濟蕭條期的我們是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呢?不是的,如上所說,康波週期60年一個迴圈,裡面套著很多的小週期波動,在這個波動中,我們要順勢而為,還是可以獲得可觀投資收益。
更多知識可以閱讀周金濤先生的《波動週期》
謝邀!我覺得讀過高中哲學常識的就好理解些。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無論是楞次定律還是勒沙特列原理,都說明了在眾多因素作用下的運動總是在內部產生迴歸的阻力,於是就形成了波浪。選取不同的時段與角度,就會有不同的週期。康氏的本意大概是這些吧。玩股票搞金融做企業的,確實需要了解一點這方面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