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塔-劉植榮
-
2 # 竹天才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警方應美國政府司法互助要求逮捕了在溫哥華轉機的中國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事後,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於12月6日表示堅決反對並強烈抗議,向美國和加拿大兩國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立即恢復孟晚舟的人身自由。2020年5月28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認定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
中文名
孟晚舟加拿大被捕事件
事件時間
2018年12月1日
事件地點
加拿大
事件緣由
加拿大應美方請求逮捕孟晚舟
外交部迴應孟晚舟事件:加拿大扮演了美方幫凶的角色
相關詞條:孟晚舟
中新網2020-05-29檢視詳情
事件經過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溫哥華被捕。
2018年12月5日,加拿大《環球郵報》援引加拿大司法部發言人的話稱,美國已要求引渡她,加拿大法院定於當地時間7日就此事舉行保釋聽證會。
2018年12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已向美加表明嚴正立場,要求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
2018年12月8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緊急召見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就加方拘押華為公司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樂玉成指出,加方以應美方要求為由,將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中國公民拘押,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中方強烈敦促加方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2018年12月10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對孟晚舟女士的保釋聽證重新舉行。當天的聽證在該法院警戒等級最高的20廳進行。在當天的聆訊中,主要由孟晚舟方面邀請安保公司和GPS公司介紹如果孟晚舟獲得保釋,將採取何種措施保證她不會潛逃。被加拿大拘押的中國公民孟晚舟的保釋聽證沒有得出結論,法官表示11日繼續舉行。
2018年12月11日,加拿大法院作出裁決,批准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保釋申請。[1]
2019年1月22日,美國已通知加拿大,將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2]
2019年1月26日,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麥家廉被迫辭職。
2019年1月29日,美國司法部宣佈了對華為公司、有關子公司及其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指控,並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請求。
2019年3月1日,加拿大司法部長決定就孟晚舟案簽發授權進行令。[3]
2019年3月3日,被加拿大政府拘押的華為高管孟晚舟已經提起對加拿大政府的民事訴訟,指控其“嚴重侵犯”自己的憲法權利。孟晚舟的訴訟物件還包括加拿大邊境服務局以及加拿大皇家騎警。[4]
2019年3月6日10點,孟晚舟在溫哥華的卑詩省最高法庭再次出庭。經過17分鐘的庭審,卑詩省檢察方(Crown Council)律師表示與辯方律師團隊達成協議,將此案延期至2019年5月8日再審理。從即日起到5月8日,檢察方與辯方律師團隊將商議遞交給法庭的申訴。孟晚舟的辯方律師Richard Peck表示,這一案件“高度不尋常”,他們對其後的“政治動機”表示“嚴重關注”,此前美國總統的言論可能對案件的正確審理有所影響。法庭最後批准孟晚舟搬到Shaugnessy的居住申請,同時規定將在9月23日至10月4日期間,進行相關資料披露的聽證會,法官要孟晚舟必須於9月23日上午10時到庭。
2019年3月7日,華為釋出宣告:決定起訴美國政府。[5]
2019年6月24日,孟晚舟律師團隊呼籲加拿大停止向美國引渡孟晚舟司法程式。[6]
2019年9月23日上午,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引渡案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再次開庭審理,孟晚舟女士當天出庭。
2019年12月2日,華為心聲社群公佈了孟晚舟寫在被加拿大警方拘押一週年之際的一封信。孟晚舟對關心華為的人、包括客戶、供應商以及法庭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稱每次庭審法庭外都排起長長的隊伍,大家的熱情和支援一直暖在她的心頭。孟晚舟還表示,法官宣佈同意保釋時,聽眾席上的掌聲讓其禁不住淚如雨下。
2020年1月6日,多家加拿大媒體轉載加通社的報道。報道稱,加法律專家呼籲司法部長終結該案。1月20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將再次就孟晚舟案舉行聽證會。聽證會將聚焦“雙重犯罪”問題,即美國對孟晚舟的犯罪指控在加拿大是否也是一種犯罪。[7]
2020年3月30日,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法官與代表孟晚舟的律師及代表加拿大檢方的律師在溫哥華就孟晚舟向美國引渡案舉行視訊會議,會議決定延至4月27日舉行另一次案件管理會議。
2020年5月21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表示會在下週三(27日)就中國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案的“雙重犯罪”問題作出裁決,即美國指控孟晚舟“對銀行欺詐”的罪行是否在加拿大也構成犯罪。[8]
溫哥華當地時間2020年5月27日上午(北京時間28日凌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公佈了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個判決結果,認定華為公司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孟晚舟女士將留在加拿大參加後期的相關聽證,並等待新的審判結果。[9]
事件迴應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
2018年12月6日,中國駐加拿大使館指責這一逮捕嚴重侵犯人權,使館對此表達強烈抗議,同時要求美加兩國政府恢復孟晚舟女士人身自由。[10]
2019年1月18日,彭博社:孟晚舟案非常複雜,可能會拖延數月甚至數年,中國是否有耐心在等待該案判決期間不採取進一步惡化局勢的行動?
盧大使:中方認為,孟晚舟案從一開始就不具有合理性。從加拿大方面看,她沒有違反加任何法律。從美國方面講,美國指控她違反了所謂的制裁伊朗法案,而這是美國國內的法律。美國的“長臂管轄”沒有任何國際法依據,這是將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之上。如果所有國家都像美國一樣用“長臂管轄”實現自身目的,世界就亂了。相信加方也不會希望某個加公民因吸毒或販毒,當他在第三國旅行時被中國政府抓捕。所以孟晚舟女士的案子不應持續很長時間,應很快做出了斷,就是將她釋放。
華為
2018年12月6日,華為就孟晚舟被捕事件進行迴應,表示華為並不知曉孟女士有任何不當行為。
2019年2月18日晚(當地時間),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播出了對華為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任正非的採訪。採訪中,任正非明確反對美國的指控,並表示孟晚舟事件“對華為的生意沒有影響,事實上我們發展的更快了”。他說:“所以他們抓了孟晚舟,可能是抓錯人了。他們可能是想抓了她,華為就會衰落,但我們沒有衰落,仍然在繼續前進。我們公司已經建立程式規章,再也不用依靠某個人。就算我自己哪天不在了,公司也不會改變前進軌道。”
2019年3月2日,華為釋出律師宣告稱,美國的指控是出於政治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加拿大司法部長仍然決定簽發授權推進令,華為對此感到失望。孟女士沒有任何不當行為,美國對她的起訴與引渡是對司法程式的濫用。希望孟女士的合法權利在引渡過程中的司法階段能得到保護。
2019年6月24日,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四位主要律師簽署一項宣告,要求加拿大政府放棄孟晚舟引渡案。宣告指出,歷史上,在與美國外交政策不一致的情況下,加拿大政府都是維護本國的價值觀和司法原則。[11]
以下為迴應原文:
近期,我們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轉機時,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美國正在尋求對孟晚舟女士的引渡,面臨紐約東區未指明的指控。關於具體指控提供給華為的資訊非常少,華為並不知曉孟女士有任何不當行為。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會最終會給出公正的結論。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12]
2018年12月12日,華為表示孟晚舟女士已經獲得保釋。
以下為迴應原文:
我們期待美國和加拿大政府能及時、公正地結束這一事件。
我們的CFO孟晚舟女士近期在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之後,今天法庭做出判決,同意保釋。
我們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後續會給出公正的結論。
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
2019年3月2日,華為釋出律師宣告稱,美國的指控是出於政治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加拿大司法部長仍然決定簽發授權推進令,華為對此感到失望。
以下為華為《關於加拿大簽發授權推進令、啟動引渡程式的律師宣告》全文:
1、美國的指控是出於政治動機。美國總統曾多次表示,如果孟女士案有助於美國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他會對此案進行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加拿大司法部長仍然決定簽發授權推進令,我們對此感到失望。
2、美國指控的行為在加拿大根本不構成犯罪。儘管如此,加拿大司法部長仍然同意簽發授權推進令,這完全不符合“雙重犯罪”的基本引渡原則。
3、孟女士沒有任何不當行為,美國對她的起訴與引渡是對司法程式的濫用。
4、希望孟女士的合法權利在引渡過程中的司法階段能得到保護。[13]
2019年3月4日華為對“孟晚舟起訴加拿大政府”做出迴應。
以下為迴應全文:
孟晚舟女士律師宣告加拿大時間2019年3月1日,律師代表孟晚舟女士向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收到了提交了一份針對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加拿大皇家騎警和加拿大政府的民事訴訟通知書。訴訟書稱,孟女士憲法權利遭到嚴重侵害,2018年12月1日孟女士在溫哥華國際機場被拘留、搜查、審訊時,加拿大政府官員多次違反法治,就公職人員瀆職和非法監禁尋求損害賠償。起訴書中已說明了相關情況,案件正在法院審理中,目前沒有進一步評論。
中國外交部
2018年12月6日,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記者會上,耿爽稱,中方已要求美方與加方立即對拘押理由做出澄清,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並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在知悉該事件後,中方已向當事人第一時間提供領事協助。
2018年12月10日,在例行的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就近日熱點進行迴應。相關內容如下:有記者問,中方說孟晚舟的人權遭到侵害,具體是哪項人權?陸慷表示,中加之間是有領事條約的,根據雙邊的領事條約規定,加拿大方面在對孟晚舟女士實施拘押的第一時間,應該向中國駐加拿大使領館進行通報。但是很遺憾,我們並沒有第一時間從加拿大政府方面得到這樣的通報。陸慷指出,現在媒體上已經有一些披露和細節,孟女士在被拘押的過程中,包括對她採取的一些不人道措施,包括對她提供必要的醫療保障方面的措施,根本就沒有到位,我們認為這是不人道的[14]。
2019年1月22日,有訊息稱美國已通知加拿大,將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已多次就此事件表示嚴正立場。任何具有正常判斷力的人都可以看出,孟晚舟案不是普通司法案件,加方任意濫用加美之間的雙邊引渡條約,對中國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權益構成嚴重侵犯。我們敦促加方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切實保障她的合法權益。我們也強烈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撤銷對孟晚舟的逮捕令,不向加方提出正式引渡要求。[15]
2019年1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國聲稱要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請求,既不符合國際法,也不具備任何正當性,實質上是一種科技霸凌行為。
2019年1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孟晚舟女士的逮捕令及正式引渡要求,同時敦促加方認真對待中方嚴正立場,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並切實保障她的合法、正當權益,不要為美火中取栗。
2019年3月2日,據外交部網站,中方對加方執意推進對孟晚舟女士的所謂引渡司法程式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已提出嚴正交涉。
2019年7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中方對加官員近來屢次就孟晚舟事件和中加關係發表錯誤言論表示強烈不滿。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場是明確的、堅定的。美加兩國濫用其雙邊引渡條約,對中國公民任意採取強制措施,是對中國公民合法權益的嚴重侵犯,這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一段時間以來,加國內不少有識之士就此發表了客觀公正的言論,但加方置若罔聞,執意堅持錯誤立場。我們強烈敦促加方認真對待中方嚴正立場,糾正錯誤,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確保她平安回到中國。
外交部發言人 耿爽:美國、加拿大在孟晚舟事件上一唱一和,顛倒黑白,上演的是一出政治鬧劇,再次證明這一事件的政治屬性。公理和正義自在人心。美方一手炮製孟晚舟事件並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加方在其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孟晚舟事件同2名加公民個案性質完全不同。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康明凱、邁克爾系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被依法逮捕。
耿爽指出,美加在孟晚舟事件上所作所為才是任意拘禁公民,兩國濫用雙邊引渡條約,嚴重侵犯中國公民合法權益,完全是出於政治目的,國際社會對此看得很清楚。各國對其做法都應警惕,防止掉入“美國陷阱”。中方再次敦促加美認真對待中方嚴正立場,糾正錯誤,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確保她平安回到中國。
法國
美國
2018年12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宮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迴應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事件,特朗普說,“如果我覺得這有利於國家,如果我覺得這有利於我們達成史上最大貿易協定,這很重要,有利於國家安全,我肯定會在我覺得有必要這樣做的時候干預。”[17]
事件影響
2018年12月6日,受事件影響,早間開盤,上證指數已跌超1%,深證成指跌1.58%,創業板指跌1%。此外,5G概念股集體低開,新海宜跌幅已超8%。中興通訊大跌超4%,信維通訊跌幅更是高達6%。烽火通訊、通宇通訊、中際旭創、飛榮達、東方通訊等個股亦大幅低開。
與此同時,港股形勢也不容樂觀,香港恆生指數開盤即跌2.37%,手機配件股幾乎全線下跌,其中,舜宇光學已跌5.4%,瑞聲科技跌已5.95%。[18]
2018年12月12日,加拿大鵝股價卻在近期經歷大跌。加拿大鵝在12月4日到7日三天(5日停牌)累計下跌了15.89%,市值損失高達80億元。12月10日,其股價再次大跌4.26%。[19]
新華國際
新華國際時評:中國公民合法權益不容侵犯
連日來,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加拿大當局拘押一事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受到中方嚴正交涉、強烈抗議。
從法律上講,孟晚舟並未違反加拿大法律,加方卻偏聽偏信美國一面之詞,在孟晚舟轉機之時抓人,於法於理於情不容。華為公司通報,“關於具體指控提供給華為的資訊非常少,華為並不知曉孟女士有任何不當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指出,“加拿大和美國方面均未向中方提供當事人違反兩國法律的證據。”而且,無論是按屬地還是屬人原則,加拿大當局都無權過問。
眾所周知,美方一貫讓其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之上,“長臂管轄”的霸道行徑早已為國際社會所詬病。但加拿大卻置國際規則於不顧,唯美國馬首是瞻,為美國的霸道做法埋單。
加拿大是常把人權放在嘴邊的國家,但在孟晚舟事件中,不分青紅皁白就抓人,將過境轉機的中國公民拘押,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拘押之後在未經審判定罪的情況下,就把當事人作為重刑犯對待,是對當事人極大的羞辱和人格的不尊重。孟晚舟有高血壓和睡眠問題,今年5月剛做了頸部手術,加方也無相應的人道主義安排。可以說,加拿大的做法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
加拿大的做法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是對中加關係的嚴重損害。按照加拿大領導人自己的說法,他是提前知曉有關行動的,但他並沒有跟中方通氣,而是放任這種惡劣事件發生,助長美國單邊霸權行徑,傷害了中中國人民感情。奉勸加方不要執迷不悟,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20]
人民日報
中國公民合法、正當權益不容侵犯
加拿大方面只有糾正錯誤,立即停止侵犯中國公民合法、正當權益,給中中國人民一個應有的交代,才能避免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加拿大方面,做出了一件足以令國際社會深感震驚的事情。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中國公民、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竟然被加拿大方面以應美方要求為由而拘押。這是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
在沒有給出明確理由的情況下,就把人拘押,公然侵犯了當事人的人權。加拿大警方竟然在未經審判定罪的情況下,完全無視法的精神,作出有罪推定選擇,給當事人戴上手銬、腳鐐。無端把一位中國公民作為重刑犯人對待,粗暴踐踏其基本人權,侮辱其人格尊嚴,這哪裡是一個文明國度所應有的做法?怎能不讓人們感到義憤?
採用種種不正當手段打壓中國公司華為的做法,暴露了一些人見不得人的陰暗心理,但註定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華為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世界,華為的供應商超過2000家,不僅有瑞聲科技、比亞迪、富士康等中國企業,還有高通、英特爾、博通等美國企業。媒體釋出加拿大拘押華為公司負責人的訊息後,美股市場全線大跌。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拘押事件增大了市場對未來判斷的不確定性。
中方不會惹事,但是也決不怕事,誰也不要小看中國的信心、意志和實力。中方獲悉相關情況後,第一時間提出嚴正交涉、表明嚴正立場,並第一時間向當事人提供領事協助。12月8日,中方緊急召見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就加方拘押華為公司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中方強烈敦促加方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加拿大方面必須想清楚,在公理正義與肆意妄為之間,根本不存在模糊地帶。加拿大方面只有糾正錯誤,立即停止侵犯中國公民合法、正當權益,給中中國人民一個應有的交代,才能避免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21]
華為宣告
2019年5月8日聽證會結束後,華為公司發了四點宣告,以下為宣告全文:
華為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們認為,美國下令逮捕孟女士是非法濫用程式,背後有政治因素驅動,而非出於法治考慮。
孟女士的律師今天在法庭上披露了三個重要事項:
第一,針對孟女士發起的刑事案件完全基於不實指控。律師今天在法庭上明確指出,孟女士的行為是公開、透明的,銀行人員也完全瞭解相關問題的實際情況。孟女士陳述的PPT沒有誤導性,銀行了解Skycom在伊朗的業務和運營的性質,也瞭解華為與Skycom的關係。因此,沒有證據證明孟女士有“欺騙、不誠實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的行為,銀行也沒有因孟女士的陳述面臨利益被剝奪的風險。
第二,加拿大相關部門在FBI參與下采取的行動對孟女士依據《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所享有的權利造成了多次、嚴重的侵犯。加拿大司法部公佈的證據表明,拘捕孟女士是由加拿大皇家騎警、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和美國FBI三部門互相配合的。加拿大皇家騎警故意延遲出示拘捕令,以“例行入境檢查”為名對孟女士實施非法扣押和搜查。另外,他們還搜查了孟女士的行李,並根據FBI的指示扣押其手機和其它電子裝置,強迫其交出密碼。關於此案件的更多關鍵證據目前還在加拿大皇家騎警、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和司法部手中,孟女士後續將向法庭申請,要求加拿大皇家騎警、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和司法部進一步公佈相關證據。
第三,逮捕孟女士違反了美加引渡條約及加拿大《引渡法》的核心原則—雙重犯罪原則。美國對孟女士的指控是基於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但是加拿大目前並沒有針對伊朗的金融制裁,因此孟女士面臨的指控在加拿大並不構成犯罪。引渡請求不滿足雙重犯罪的要求。
此外,律師認為引渡程式過程中出現的政治因素將導致對公正的嚴重損害,也會使孟女士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孟女士將據此向法庭申請停止引渡程式。
加拿大是一個尊重法治以及《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的國家。我們認為執法機構的官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遵守法治原則,對所有人,包括加拿大公民和到訪者都一視同仁。
我們相信加拿大的司法體系,我們也期待孟女士儘快重獲自由。
駐加大使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表示,自己的首要職責是捍衛中國的國家利益,同時推動中加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中國人民互信和相互瞭解。中方始終強調,這絕非一起單純的司法案件,而是美國一手炮製的嚴重政治事件。加方以應美方要求為由,濫用加美之間的雙邊引渡條約,任意拘押孟晚舟女士,嚴重侵犯中國公民合法、正當權益,這也是中加關係遭遇嚴重困難的原因所在。中方對加方的作法堅決反對。
-
3 # 一輪彎月照孤影
①:孟晚舟是誰?②:孟晚舟事件主要涉及牽扯到哪幾個方面。③:孟晚舟什麼時候被抓?④:加拿大為什麼抓捕孟晚舟?⑤:美國抓捕孟晚舟的理由是什麼?⑥:孟晚舟具體犯了什麼“美國罪”?⑦:什麼是雙重犯罪,雙重犯罪標準又是什麼?⑧:在孟晚舟案件中,雙重犯罪具體指什麼?⑨:孟晚舟案件的後續走向。⑩:如何看待“孟晚舟案件”。
一:孟晚舟是誰?
孟晚舟(meng wan zhou),漢族,國籍中國,英文名Cathy Meng,1972年出生,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之女,中國香港永久居民。
二:“孟晚舟事件”主要涉及牽扯到哪幾個方面。
中國,美國,加拿大,華為公司,孟晚舟本人。
三:孟晚舟什麼時候被抓?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從香港飛往布宜諾斯艾利斯,途經溫哥華國際機場,轉機時被加拿大警方抓捕。
四:加拿大為什麼抓捕孟晚舟?
加拿大當時給出的理由是,應美國當局要求,來自於美國的授意。
五:美國抓捕孟晚舟的理由是什麼?
美國方面稱,孟晚舟違法了美國法律,在美國對伊朗制裁期間和伊朗做生意。
六 :孟晚舟具體犯了什麼“美國罪”?
由於世界局勢混亂,在美國2006年以來,對伊朗多次實行制裁的背景下,美國方面指控孟晚舟於2009年到2014年期間,涉嫌利用一家名為“Skycom”的香港公司在伊朗開展業務,此舉違反了美歐對伊朗的貿易制裁。有訊息稱,孟晚舟曾擔任過香港Skycom公司的重要職位,而香港Skycom公司也被傳聞與華為是同一家公司,美國方面以孟晚舟並未如實說明Skycom和華為是同一家公司的“事實”,誤導美國金融機構與Skycom進行生意往來,從事與對伊制裁相牴觸的業務,因此,孟晚舟被美國指控“欺詐罪”。美國也正是以此為由,藉助《美國加拿大引渡條約》,讓加拿大出手逮捕了孟晚舟。
七:什麼是雙重犯罪,什麼是雙重犯罪標準?
雙重犯罪,指這個人的行為,在兩個國家之間都有犯罪,即雙重犯罪。
雙重犯罪標準,指國際間引渡犯罪嫌疑人時,作為引渡理由的犯罪,必須是雙重犯罪。
八:在孟晚舟案件中,雙重犯罪具體指什麼?
如果說美國指控孟晚舟“欺詐罪”,是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加拿大逮捕的最初核心。那麼,美國和加拿大在2020年1月10日首次開始推出的“雙重犯罪”概念,就成為如今孟晚舟引渡成敗的關鍵。因此在孟晚舟案件中,雙重犯罪指的是:一、美國對孟晚舟指控的“欺詐罪”。二、加拿大針對孟晚舟因“欺詐罪”引發的“會對加拿大境內的企業和個人利益構成侵害”的另一項罪名指控。簡單說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九:孟晚舟案件後續走向。
由於此次孟晚舟未能獲釋,她將留在加拿大參加後期的相關聽證,並等待新的審判結果。而下一次相關聽證會,如果按原定計劃,應該會被安排在6月15日的“孟晚舟反訴聽證會”之後。但鑑於疫情應對措施的干擾和此次“雙重犯罪”裁定結果影響,具體開庭日期及後續法律程式長度都會較原計劃有出入。孟晚舟是否會被引渡,法庭最終裁決結果,最早會在6-7月份出臺。整體來看,鑑於時下複雜國際形勢及各方政治的角力,“孟晚舟案”也許會陷入持久戰的漩渦,可能長達數年才會有結果。
十:如何看待“孟晚舟事件”。
總的來講,美國和加拿大政治化司法,披著“司法獨立”的外衣,暗中聯手強制逮捕他國公民為人質,以此達到其醜陋的政治目的,整件事虛偽至極,簡直荒謬且可笑。孟晚舟之所以被逮捕,以及因此引發的一系列事情,僅僅是因為孟晚舟是任正非的血親而已。可以直白的說,美國的目標從來不是孟晚舟,而是孟晚舟的父親任正非,也就是中國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的中國華為5G。
-
4 # 夢想成就舞臺華古
是美國佬害怕了!
你知道美國為什麼追殺華為嗎?看看下面的資料你就明白了: 華為有1萬多名博士,甚至有很多俄羅斯數學家,人才濟濟。
你知道華為年薪超過100萬的人有多少?
超過一萬人
你知道華為年薪超過500萬的人有多少嗎?
超過1000人!
在國內,華為研發經費高達896億,
在三巨頭中,阿里巴巴員工3萬,百度5萬,騰訊大約3萬,總共加起來11萬,但是華為的全球員工總數卻有17萬!
阿里巴巴的利潤234億,騰訊242億,百度105億,利潤總額是580億,但是70%被外中國人拿走,而華為從2000年開始,從國外賺回中國的錢就高達1.39萬億!
在納稅方面,騰訊70多億,阿里巴巴納稅109億,百度22億,華為超過了他們的總和,納稅337億!
華為是高科技公司,而科技才是一個國家的真正實力。
在中國,很多公司可以沒有,因為很快就可以找到替代他們的公司,但是華為不可替代!
華為是一家100%中中國人的公司,一直沒有上市,且不準備上市,因為上市就很容易受到資本的控制。
為什麼叫華為?中華有為!
華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進入世界百強的民營科技企業,我可以自豪地說,華為就是我們中中國人的驕傲!
-
5 # 相離總會相聚
裁定“雙重犯罪”孟晚舟被繼續扣押, “這種狀態可能持續一兩年,沒有最終限期”
這意味著,孟晚舟仍無法恢復自由,還將面臨被引渡到美國的風險
當地時間5月27日上午11時,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副首席法官希瑟·霍姆斯(Heather Holmes)公佈了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個判決結果,裁定華為公司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這意味著,孟晚舟仍無法恢復自由,還將面臨被引渡到美國的風險。
至此,孟晚舟已被扣留544天。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警方應美國要求在溫哥華國際機場逮捕孟晚舟,2019年1月29日,美國司法部以“隱瞞華為和伊朗的業務往來”和“對匯豐銀行欺詐”兩項罪名進行指控,並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請求。在此後的一年半,她多次出席庭審,腳踝上戴著監視器的孟晚舟每天都在嚴密監視下生活。
對於今天的裁定結果,華為公司釋出宣告稱:“我們對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的判決表示失望。我們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們也將繼續支援孟女士尋求公正判決和自由。我們希望加拿大的司法體系最終能還孟女士清白。孟女士的律師團隊將不懈努力,確保正義得到伸張。
“
-
6 # 4K超清視覺藝術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孟晚舟被扣背後或是“五眼聯手排擠華為”
近年來,美方借美、英、澳、新、加“五眼聯盟”(Five Eyes)情報共享體系”活躍在國際政壇。而所謂的“五眼聯盟”(Five Eyes)情報共享體系”,以“聯盟資訊保安和國家安全”為由,多次排擠、打壓包括華為在內中國高科技企業,其中包括阻撓其參與聯盟各國行動通訊裝置、技術投標等
事件曝光後,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發言人已發表宣告,抗議逮捕孟晚舟,稱此舉“嚴重損害人身權利”,並表示“中方已向美國和加拿大方面提出嚴正交涉,敦促其立即糾正不法行為”。
事發後華為中國發表宣告,指出“關於具體指控提供給華為的資訊非常少,華為並不知曉孟女士有任何不當行為”,強調“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使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會最終給出公正的結論”。
“相信法律體系”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當事企業應積極主動地瞭解、調查和澄清整個事件真相,負該負的責任,據理反駁任何不實之詞,在國家領事協助和專業法律、技術人士的協助下正本清源,維護國家、企業和個人依法理應享有的名譽、權利和尊嚴。
中國加油,華為加油!
-
7 # 我家住樓房
加拿大:孟晚舟還不能走,要在家中繼續等待!此前豪宅曾被闖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天的聽證會上,孟晚舟的律師提供了一份證據,證明孟晚舟是被冤枉的!
時至今日,孟晚舟已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家中“煎熬”了563天,這樣無休止的等待,不知道還需要多少天、甚至多少年!
據公開資料顯示:何享健所住小區(君蘭國際Golf生活村)的開發商(美的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物業公司(美的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也都是自己家的(“美的集團”旗下分公司)!
粗略估算一下:孟晚舟老公名下2套豪宅當初的購入價共計約1770萬加元,在分別持有4年和11年後,目前總市值最高約2800萬加元,若按照今天的匯率,約合1.46億元!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若孟晚舟劉曉棕夫婦以後選擇回到國內居住,他們賣掉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2套豪宅,至少還能套現1億多元!
-
8 # 天天向上a
美中國人真壞!怕中國的華為成長壯大了。影響到他們的利益了。隨便找個罪名就給扣起來。太欺負人了!真希望中國越來越強大。強大了,強大到他們不敢欺負才好。希望孟晚舟女士早日回國。
-
9 # 說說uu
因為政治,因為美國!因為美國想卡華為脖子!不過我想華為沒有孟晚舟也可以走得很好!任正非是個了不起的人,但願有生之年可以父女相見
-
10 # 人間冷暖168
這個事情非常複雜,遠遠超出很多人的想象,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涉及到中國和美國的博弈,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關於技術之爭的原因
回覆列表
孟晚舟案判決書漢語摘要
加拿大對孟晚舟雙重犯罪(違法)的裁判書的結構是 1.案件介紹 2.美方的要求 3.法律框架 4.各方的理由 5.法官的分析 6.結論。漢語摘要如下:
孟晚舟對匯豐銀行隱瞞華為與Skycom真實的關係,可能導致匯豐遭受美國依據對伊朗制裁的法案而蒙受財物和聲譽損失即便匯豐並非因為誤信孟晚舟的失真表述而違法美國法律,孟晚舟已經有失真表示的行為,孟晚舟也是違法當判斷孟晚舟的行為是否違反加拿大的法律時,不是看加拿大有沒有對伊朗制裁的法律,而是要把孟晚舟行為的背景、條件一併判斷。 比如,如果在加拿大,孟晚舟對匯豐或類似的金融機構作虛假表述,仍然會可能導致這個金融機構因為違反美國法律導致其遭受美國的處罰,則孟晚舟的行為在加拿大也可能構成欺詐判斷是否構成雙重犯罪,暫時假定美國的提出的證據是真實的看行為是否很可能構成犯罪,而不要求有實際的犯罪的損害後果如果在判斷雙重犯罪上,與加拿大的價值觀根本對立,則當然拒絕引渡。法官的結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