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是勞苦大眾透過生活實踐總結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約定俗成的規矩,受到某一區域群體共同的尊奉,且以道德的標準來衡量。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意識的轉變,習俗也在不斷的更新。至於你問到的老習俗,到底多久才算老呢?在我們每個人的意識裡,老習俗的上限是我們懂事的那一刻起開始算,至於再老的習俗就是我們道聽途說了。
在我的家鄉,過年的習俗與30年前相比,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是消費意識。30年前生活條件拮据,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過年也是過劫,攢了一年的糧食打了一袋子白麵,蒸成了白麵饃、炸成了油條來應付走親訪友,一桌子菜從第一波客人始至最後一波客人止,樣式都是一樣的,不同就是少了再加點;而當下呢?物質豐富,樣式繁多,運輸便利,每天都如過年,葷菜不是時下人的最愛,粗糧、青菜卻很受歡迎,前後劇情來了個大翻轉;
二是走動形式。30年前,走親戚都是一家親戚一個籃子的禮物,大饃佔了一大半,再放幾個蘋果、數根油條配籃,走親戚靠腳踏車、雙腿、架子車等,一天走一家親戚或者兩家,親戚多的通常能從初一走到十五之後;而現在呢,走動形式在發生的根本的轉變,隨著生活的快節奏,基本上除了孃家、姑家等至親外,都是帶個大饃、二件或四件禮,往下一放了事,再多的親戚五天之內結束,更有甚者,春節期間抽出一天時間,親朋好友統一在飯店內聚餐,一頓飯結束了所有的迎來送往;
三是過年理念。30年前過年,那時還不時興打工,農村勞動力的活動範圍就是縣城範圍內,春節是農閒時節,為了預示著來年有一個好的收成,燒香的燒香,拜神的拜神,祈禱家庭幸福,來年風調雨順,作為孩童總是盼望著吃好的、穿新的;而當下過年,是為了迴歸故里,看看在家的父母和孩子,閤家團圓,然後春節之後又踏上了務工的征途,有人更是更新了過年理念,帶上家人到外地去旅遊過年。
一是除夕當天至初一下午,不能掃地,以防財運外洩;
二是初一五更裡吃一口在地鍋裡烤的饃,防止來年無災無病;
三是除夕夜上了年紀的人依然燒香拜神,欲求家庭和睦,財源廣進;
四是過年依然貼春聯,雖秦瓊、敬德等武將少了,但是寓意依然深刻;
吃餃子、放鞭炮(我家在農村,不禁)、到長輩家裡拜年--------
習俗,是勞苦大眾透過生活實踐總結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約定俗成的規矩,受到某一區域群體共同的尊奉,且以道德的標準來衡量。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意識的轉變,習俗也在不斷的更新。至於你問到的老習俗,到底多久才算老呢?在我們每個人的意識裡,老習俗的上限是我們懂事的那一刻起開始算,至於再老的習俗就是我們道聽途說了。
在我的家鄉,過年的習俗與30年前相比,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是消費意識。30年前生活條件拮据,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過年也是過劫,攢了一年的糧食打了一袋子白麵,蒸成了白麵饃、炸成了油條來應付走親訪友,一桌子菜從第一波客人始至最後一波客人止,樣式都是一樣的,不同就是少了再加點;而當下呢?物質豐富,樣式繁多,運輸便利,每天都如過年,葷菜不是時下人的最愛,粗糧、青菜卻很受歡迎,前後劇情來了個大翻轉;
二是走動形式。30年前,走親戚都是一家親戚一個籃子的禮物,大饃佔了一大半,再放幾個蘋果、數根油條配籃,走親戚靠腳踏車、雙腿、架子車等,一天走一家親戚或者兩家,親戚多的通常能從初一走到十五之後;而現在呢,走動形式在發生的根本的轉變,隨著生活的快節奏,基本上除了孃家、姑家等至親外,都是帶個大饃、二件或四件禮,往下一放了事,再多的親戚五天之內結束,更有甚者,春節期間抽出一天時間,親朋好友統一在飯店內聚餐,一頓飯結束了所有的迎來送往;
三是過年理念。30年前過年,那時還不時興打工,農村勞動力的活動範圍就是縣城範圍內,春節是農閒時節,為了預示著來年有一個好的收成,燒香的燒香,拜神的拜神,祈禱家庭幸福,來年風調雨順,作為孩童總是盼望著吃好的、穿新的;而當下過年,是為了迴歸故里,看看在家的父母和孩子,閤家團圓,然後春節之後又踏上了務工的征途,有人更是更新了過年理念,帶上家人到外地去旅遊過年。
變的是習俗,不變的是情感,還有那美好的期盼。一是除夕當天至初一下午,不能掃地,以防財運外洩;
二是初一五更裡吃一口在地鍋裡烤的饃,防止來年無災無病;
三是除夕夜上了年紀的人依然燒香拜神,欲求家庭和睦,財源廣進;
四是過年依然貼春聯,雖秦瓊、敬德等武將少了,但是寓意依然深刻;
吃餃子、放鞭炮(我家在農村,不禁)、到長輩家裡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