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皮皮兔媽

    目前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以及中國非小細胞肺癌指南已經明確了8種基因突變跟非小細胞肺癌有關的。

    EGFR突變在中國是最常見的,約40-50%,在女性,非吸菸,腺癌人群EGFR突變比例最高,約60 %左右。如果非要盲吃,選擇針對EGFR基因突變成功率是最高,其他突變不建議盲吃,畢竟比例太低。

    再者,不知道什麼部位作檢測,肺活檢,胸水或者CT引導下穿刺,不一定一次就檢測到。

    還有,基因檢測是否覆蓋以上8個基因,或者選擇更好的檢測公司檢測。

    判斷是否有效主要是2周左右症狀好轉,1個月內腫瘤指標降低,1-2個月CT提示腫瘤縮小。不同人可能稍有差別。

  • 2 # 一節生薑張洪濤

    很多患者喜歡盲試抗癌藥物,這是把現代醫學的藥物吃成偏方的感覺,這種思維模式非常不好。

    對於現代醫學,一個藥物有效無效,都是透過臨床試驗驗證出來的。以非小細胞肺癌的EGFR靶向藥物為例,第一代靶向藥物在一開始臨床試驗的時候,並沒有要求接受治療的患者是有突變的,結果是什麼呢?臨床試驗失敗了,根本看不到治療的效果。後來發現治療效果在有EGFR突變的患者中很好很好,這才讓這一類藥起死回生。

    很多患者對於癌症治療,有一種不怕邪的精神,什麼都敢試,這也許是面對絕症無可奈何之舉,雖然求生的精神值得點贊,但是置科學結論於罔聞的盲目性卻不值得提倡。沒有突變的患者,靶向治療是無效的治療,但是對於PD-(L)1免疫治療卻很適合,如果是為了治療效果,應該選擇更合適的治療。

    當然,有一種情況,就是拿不到可以用來進行基因檢測的癌組織,無法知道是否有突變。此外,如果使用外周血進行檢測,因為靈敏度不夠,有時候即便是有突變也沒查出來,也就是出現了假陰性。在這些情況下,醫生雖然不會建議盲試,但是如果患者真做了,並不見得盲目。如果患者有沒查出來的突變,一般在幾個星期內就能看到一些血液腫瘤標記物有降低,影像學複查也能看到病灶縮小。出現這些,就說明治療是有效的。

    總之,即便要盲試,也不要盲目去試。

  • 3 # zejin

    靶向藥雖然不推薦盲試,但是基因檢測又沒做到突變,也沒有其它合適治療方案,不得已盲試的,該怎麼判斷藥物是否起效果?

    另外一個變化就是副作用的出現,也基本上說明藥在體內開始有影響了。

    當然,體感沒有異常的病人,服藥也沒有變化的那也不用急,吃滿一個月做下檢查,如果ct病灶沒增長,也沒轉移,就說明藥有效,判斷藥物是否有效的最關鍵標準也在這裡,不管體感如何變化,副作用大小如何,只要能控制住病灶,才能確定有效,有效的方案當然就該繼續,沒效就換方案。晚期都是和癌細胞搶時間,多搶到一天就賺一天。

  • 4 # 全球腫瘤醫生網

    不建議盲試。首先需要明確的是:1、選擇的基因檢測公司是不是權威?2、檢測的靶點是不是全面?3、是不是使用腫瘤組織切片進行的檢測?

    如果是權威檢測機構使用組織切片進行的全基因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那麼不建議靶向治療,可以評估適不適合PD-1或非小細胞肺癌疫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刨腹產怎樣餵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