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71370133

    我不喜歡自駕遊!更不喜歡徒步遊!都是很累!我喜歡和合的來的人自由行!喜歡哪裡去哪裡!時候自由!行程自由!更重要的是!景點好可以慢慢的欣賞!享受!累了可以休息調整!

  • 2 # 寶寶的爸爸是我

    對於自駕還是徒步這個問題,我認為沒有必要完全割裂開看。純粹的徒步對於多數人來講可行性較小,短途或穿越也還是需要些技術的。但是將多種旅行形式,不同的特點,還有注意事項多講講倒是好事情。有些積蓄還有些時間,不妨先乘長途工具到目標區域,短途自駕遊覽非知名小眾或知名景點,景區徒步,多種形式結合,最重要的是自個兒、夥伴、家人或者小團隊開心就好。如果不熱衷動手,可以旅遊公司報團深度遊,或者特色遊也無妨。最要緊的是安全和玩的高興。如果你撞大運,有人組織你一起拉練,你恰好有時間,如果還不用出費用,那就超出是否喜歡的問題,那是要考慮是否接受財富的問題了,此處就不討論了,超出想象範圍了。

  • 3 # 夜空的黑眼睛

    自駕遊還是徒步旅行?這非常明顯就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兩種不同的消費觀念,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一、自駕遊,個人覺得比較徒步旅行燒錢,但自駕遊是眾樂樂,徒步旅行是獨樂樂。個人主張自駕遊一星期內的自駕,有2名以上司機,從A地點到B地點控制在500公里以內,中途遊玩風景區4小時,晚上再驅車3小時左右到達C點住宿,一天的自駕里程控制在八百或九百公里的範圍值,這才是愉悅的自駕遊!如果一口氣開上千公里,晚上住店,翌日再自駕上千公里的長途自駕遊,那簡直自虐,一車四人都坐累了,失去了自駕的樂趣!二、徒步旅行,那要時間充裕,個人覺得適合從居住城市到跨省際的獨樂樂,慢慢體會人生,慢慢欣賞沿途風光的生活方式,乘坐公共交通或拼車,已是徒步旅行最佳的代步工具,到達景區後,慢慢徒步,更重要的是好好拍照。我曾在一個景區呆上天,從看日出到看日落,雖孤單但不寂寞。

  • 4 # 老齊視界

    潮州二日遊

    3月初週末兩天,我們4友自駕一車造訪潮州。清晨,從漳州出發,走西線經平和進入潮州屬縣饒平。

    在饒平,我們自西北往東南,一路走走停停,看土樓,遊公園,謁寺廟,深深感受到潮州與漳州,一在粵東一處閩南,卻山海相連,方言相通,習俗相近,淵源深遠。

    三饒鎮有座八角土樓“道韻樓”,據說建於400多年前的明代萬曆年間。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土樓年久失修,未商業開發,還處原生態,有點出人意外;未得到較好保護,瘡痍滿目程度令人吃驚,有點慘不忍睹。

    土樓內住戶不多,大多門、窗緊閉。我想入戶看看,順便聊聊,徑直入一家,門廳內昏暗、凌亂,一套早已淘汰難得一見的老舊木製沙發,有男女兩位老人。老人見我進來,幾乎從沙發上彈起,用閩南話擋駕:“阮厝呣互人參觀(gguncu m hong canguan 大意為我家不讓人參觀)”。我未開口,“阮厝呣互人參觀!”老人重複著逐客令。在我經歷中,身居國保則拒人千里者,這好像第一次。我好奇箇中緣由,或是遊人常打擾,不勝其煩,生雞卵沒放雞屎有(snee guelngbbo pag guesaiu 大意為沒得好處,只有麻煩),不得而知。

    老人說的閩南方言,近似漳州的詔安腔調。大家知道,方言形成包含了社會、歷史、地理、習俗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可以說,使用同一種方言的人們在某一方面具有很近的關係。在漢語方言中,僅粵語和閩語保留了較多的上古漢語特徵,而地處粵東的潮州不講粵方言,卻講著閩南方言,印證了潮州與漳州原住民早先同屬閩越交融甚密,南遷先人同出中原某個地區的事實,還有諸如語言自身規律等我不得而知的深層無形的密切關係。

    倒是文字記載淺顯易見,說明漳州潮州原本是一家。1400多年前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年),“潮州”一詞出現前的漫長歲月,潮州地盤就設定了“地市級”行政區劃,管轄著漳州地盤上的廣大地域,包括先後出現的迷一般的蘭水、綏安以及龍溪等縣。到了唐代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武則天批准陳元光在潮州北部、泉州龍溪縣南部各劃一小部分,設定了地盤很小的漳州,漳州自立門戶,脫離了潮州,才有了與潮州平起平坐的名分。

    樟溪鎮的“青嵐國家級地質公園”,溪流潺潺,溪谷中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窟、石臼以及地下冰河,說是幾百萬年前大自然的傑作。公園規模不小,是休閒與冰川遺蹟認知的好去處,漫步一圈,雙腳有些沉。我們在公園驛站等來電瓶車,沒有其他乘客,中年司機便相邀:“且未,食兩甌茶,現行(cniabbe, zianlngaode, hiangnia 大意為且慢,喝兩杯茶,馬上走)”。

    我們圍坐桌前,司機提起熱水壺,沸水倒入小陶壺、茶盅,四指輪動約半個乒乓球大小的白瓷茶杯,在茶盅熱水裡飛轉,算洗滌也為熱壺溫杯。三個杯子在瓷製茶池上擺成“品”字,小陶壺水倒掉,塞滿當地茗茶,司機說:“鳳凰單叢試試看”。沸水再次衝入小陶壺,溢位,上蓋,頭泡茶水倒掉。沸水第三次衝入小陶壺,蓋片刻,依次斟入杯子,在三個杯子上方來回勻分茶水,杯滿壺水盡。“啉茶(limde 喝茶)”,5個人三杯茶,欲謙讓,司機不由分說:“客人先用,這是規矩。”

    功夫茶講規矩,是漳潮間待客的最佳禮儀。而把喝茶上升到文化,那麼沏泡有學問,品飲看功夫,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等茶裡茶外細節就都十分講究。但在平時,對於嗜茶成癖的漳潮間的貴賤老少們,追求的是賓主一邊品茶,一邊談天說地,得到身心快慰和滿足而已。

    我們由高堂鎮到黃岡鎮,海濱就不去了,來到潮州城區天色已晚,入住賓館。客房一套茶具三個杯子,品幾巡功夫茶,歇息片刻,途中疲憊頓消。俗話說,“茶三酒四”,晚餐,我們4人豈可辜負了“美食之鄉”的特色飲食。我們不去大排檔之類熱鬧場所,不去做工太精細的高檔酒家,只選擇古城區一家門面稍大、乾淨寬敞的路邊店,以牛肉火鍋為主,喝點小酒,品嚐正宗的潮州口味。潮州飲食對漳州有很大影響,比如肉丸、魚丸、蝦丸等丸類小吃,炒粿條、蠔煎、春餅、糖燒地瓜等品種繁多的蔬果、粗糧烹製的小吃,都是漳州百姓張口就來的最愛。尋常百姓喜愛的飲食,才是美食。

    聽到我們說著閩南話,飯店老闆湊上來加入閒聊,象孃家人似的親切,建議我們酒足飯飽後去看看燈光秀,“走過去十分鐘可到”。

    我們走古街出城門,來到韓江畔,已是人頭攢動。韓江流經廣東福建,潮州據韓江中下游沿東西兩岸發展。歷史上,潮州八邑,地域比現在大得多,大致包括今天潮州、汕頭、揭陽以及梅州部分縣範圍,如今僅為潮汕地區三個地級市之一,管轄潮安區、饒平縣、湘橋區兩區一縣。

    橫跨韓江的廣濟橋是古代閩粵交通要津,也是潮州的象徵和榮耀。從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開始造舟架設浮橋,並在中流砌下第一個石墩,此後歷代官員不斷增建橋墩,到了紹定元年(1228年),漳州龍溪人孫叔謹又增築二個石墩,使橋墩達到二十個。潮州人感念孫叔謹的德政,在韓山上為他塑像作紀念。

    忽然,和漳州錦歌有些像的潮州音樂響起,一江兩岸頓時充滿或急或緩的音樂節奏,花紅柳綠般的燈光忽明忽暗,秀得對岸的韓山、寬闊湍急的韓江、墩亭玉立的廣濟橋時隱時現,翩翩起舞,變幻莫測。說實在的,這燈光秀明暗、色溫變化,動靜、聲樂結合,脫去了一般城市夜景工程的呆板俗氣,山水律動的氣勢、古今文化的渲染、生活情趣的誘導,有品位,也很震撼人心。難怪觀者如雲,驚呼陣陣。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驅車到達韓江東岸。霏霏細雨擋不住遊人的熱情,旅遊團、散客紛至沓來,韓山山麓的韓文公祠已經人山人海。“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被貶潮州,擔任刺史八個月,重置鄉校,延師興學,影響潮州歷史文化發展千百年。潮州人也重感情懂報恩,潮州的山山水水姓了韓,街道、店鋪、學校等以韓為名者隨處可見,還把韓文公祠打造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粵東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

    想想漳州要冷漠、蒼白得多。漳州歷史上也曾來過一位影響更大的聖人級別的朱熹,朱熹“過化漳州”是歷代公認的傑出貢獻,但漳州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朱熹祠等紀念物早已灰飛湮滅,漳州有關朱熹功德、遺蹟、故事傳說等優秀文化難以發揚光大,反而日趨銷聲匿跡。

    晌午,我們回到韓江西岸,漫步於潮州古城。古城裡古蹟甚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非常集中,高聳的廣濟門城樓,雄偉的古城牆,鱗次櫛比的古牌坊,“潮州木雕第一絕”的己略黃公祠,石雕藝術馳名的從熙公祠,粵東規模最大的佛教建築開元寺,濃縮反映出潮州的悠久歷史和藝術特性。

    古城一隅,白牆黛瓦,深院大宅,是近年開闢的饒宗頤學術館。饒宗頤出生於潮州富商之家,從小不沉溺於家庭的幸福,而是幼承家學,刻苦勤奮,一生致力於中外社會科學研究,成就幾乎涵蓋國學的各個方面,他自己歸納著述就分為“敦煌學”、“甲骨學”、“詞學”、“史學”、“目錄學’、“楚辭學”、“考古學”(含“金石學”)、“書畫”等八大類,至今已出版論著50餘部、論文400多篇。

    潮州自古注重讀書,尊崇文化,當代國學泰斗饒宗頤給潮州錦上添花,也給世人許多啟迪和教育,尤其對滿天飛的這個大師那個大師們,我輕輕問一句:在大師的鴻文鉅著面前,你還有勇氣有臉面自詡大師否!

    午飯已經是午後,我們就近在古城鬧市再次體驗膾炙人口的美食。飯後,我們逛陶瓷文化中心,順便品幾巡功夫茶,驅車到達古村落龍湖古寨,特意繞道採買潮州特色食料,打道回府,一個多鐘頭到達漳州。

    有詩曰:

    漳潮三月比桃花,守郡文公命不同。

    韓水山祠多倜儻,清秋時運或硃紅。

    圖 文:齊 榮 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時差是怎麼回事?有何科學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