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批說了,二玉是看似近,實則遠。寶玉不願去走仕途經濟之路,痛恨那些國賊祿蠹,而黛玉只關注自己和寶玉,一開始並不關注那些事情,所以從來沒有勸過寶玉,被寶玉引為知己。而實際上她對這些仕途經濟之事並不反感,她老師就是賈雨村,並且從未顯示出有什麼不滿,而寶釵都曾經鄙視過賈雨村呢;她來賈府一路上就留心賈府僕婦的吃穿用度,一直小心翼翼怕被恥笑;她來賈府第一天就被脂批指出了兩次心機,還有她開始說自己讀了四書,後來聽說三春沒有讀書,就忙改口說自己也沒有讀過;她在元妃面前爭強好勝想要壓倒眾人,並且寫出“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等諂媚詩句;她在賈母等眾人面前說寶釵只留心人身上帶的東西想要陷害寶釵;她看到寶釵被寶玉弄得難堪,馬上想落井下石趁機奚落;只有她在賈母遊園的時候親自捧茶看座,其他姊妹都沒用這種諂媚舉動;她閒下來就考慮自己今後的事情;她再閒下來就為賈府算經濟賬;她知道寶玉不喜仕途經濟,所以曲線救國,寶玉捱打之後她勸寶玉從今後都改了吧,改什麼?自然是改掉不上進的毛病去求上進,和走仕途經濟一個道理;她還有意無意地引用和創作許多熱衷名利歌功頌德的詩句,比如“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雙瞻御座引朝儀”,“色健茂金萱”。發展到最後,就直接勸寶玉一年大二年小,也該學著應付外面的場面了。
如此種種,都證明黛玉不是一個脫離世俗的人,她一樣有著對世俗功利的追求,一樣懂得人情世故。只不過她比較直接一點,只討好有權有勢的,對賈母王夫人鳳姐低三下四不敢反抗,而對下人丫環乃至沒權勢的平輩就隨便懟,周瑞李媽媽劉姥姥這些不說,就連其他姊妹都是想怎麼應付就怎麼應付,別人來看她,一會就厭煩了,愛答不理,禮數粗疏;湘雲這種敢忤逆她的被她從頭取笑到尾,寶釵這種被視為敵人的更是被百般針對。
而寶玉對黛玉這些內在性情一開始沒有注意,所以才會覺得黛玉是知己,從不勸自己仕途經濟。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瞭解加深,就慢慢認識到了深層次的她。所以他才會講耗子精的笑話取笑她,說她是個狡猾的小耗子,不直接偷,比直接偷還厲害,不直接勸他仕途經濟,比直接勸更潛移默化,讓人不防。到了黛玉說自己為賈府算過賬,擔心賈府財務出問題,寶玉就只好說管它呢,只要不少了我們的就行。最後黛玉勸寶玉要學會成長,要承擔家庭責任,寶玉已經無話可說,只能轉移話題,悶悶走開。就這樣,他們漸漸有了分歧,走上了不同的心路。
這樣發展下去,二玉之間必定會產生更大裂痕,如果賈府不出問題,寶玉還能繼續安心高樂,逃避家族責任,倒還沒什麼,而一旦賈府崩潰,兩人生活難以為繼,必定會漸行漸遠,分道揚鑣的,當然古代是不興離婚的,也許到時候一樣是一場“懸崖撒手”,舍妻出家的悲情。
脂批說了,二玉是看似近,實則遠。寶玉不願去走仕途經濟之路,痛恨那些國賊祿蠹,而黛玉只關注自己和寶玉,一開始並不關注那些事情,所以從來沒有勸過寶玉,被寶玉引為知己。而實際上她對這些仕途經濟之事並不反感,她老師就是賈雨村,並且從未顯示出有什麼不滿,而寶釵都曾經鄙視過賈雨村呢;她來賈府一路上就留心賈府僕婦的吃穿用度,一直小心翼翼怕被恥笑;她來賈府第一天就被脂批指出了兩次心機,還有她開始說自己讀了四書,後來聽說三春沒有讀書,就忙改口說自己也沒有讀過;她在元妃面前爭強好勝想要壓倒眾人,並且寫出“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等諂媚詩句;她在賈母等眾人面前說寶釵只留心人身上帶的東西想要陷害寶釵;她看到寶釵被寶玉弄得難堪,馬上想落井下石趁機奚落;只有她在賈母遊園的時候親自捧茶看座,其他姊妹都沒用這種諂媚舉動;她閒下來就考慮自己今後的事情;她再閒下來就為賈府算經濟賬;她知道寶玉不喜仕途經濟,所以曲線救國,寶玉捱打之後她勸寶玉從今後都改了吧,改什麼?自然是改掉不上進的毛病去求上進,和走仕途經濟一個道理;她還有意無意地引用和創作許多熱衷名利歌功頌德的詩句,比如“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雙瞻御座引朝儀”,“色健茂金萱”。發展到最後,就直接勸寶玉一年大二年小,也該學著應付外面的場面了。
如此種種,都證明黛玉不是一個脫離世俗的人,她一樣有著對世俗功利的追求,一樣懂得人情世故。只不過她比較直接一點,只討好有權有勢的,對賈母王夫人鳳姐低三下四不敢反抗,而對下人丫環乃至沒權勢的平輩就隨便懟,周瑞李媽媽劉姥姥這些不說,就連其他姊妹都是想怎麼應付就怎麼應付,別人來看她,一會就厭煩了,愛答不理,禮數粗疏;湘雲這種敢忤逆她的被她從頭取笑到尾,寶釵這種被視為敵人的更是被百般針對。
而寶玉對黛玉這些內在性情一開始沒有注意,所以才會覺得黛玉是知己,從不勸自己仕途經濟。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瞭解加深,就慢慢認識到了深層次的她。所以他才會講耗子精的笑話取笑她,說她是個狡猾的小耗子,不直接偷,比直接偷還厲害,不直接勸他仕途經濟,比直接勸更潛移默化,讓人不防。到了黛玉說自己為賈府算過賬,擔心賈府財務出問題,寶玉就只好說管它呢,只要不少了我們的就行。最後黛玉勸寶玉要學會成長,要承擔家庭責任,寶玉已經無話可說,只能轉移話題,悶悶走開。就這樣,他們漸漸有了分歧,走上了不同的心路。
這樣發展下去,二玉之間必定會產生更大裂痕,如果賈府不出問題,寶玉還能繼續安心高樂,逃避家族責任,倒還沒什麼,而一旦賈府崩潰,兩人生活難以為繼,必定會漸行漸遠,分道揚鑣的,當然古代是不興離婚的,也許到時候一樣是一場“懸崖撒手”,舍妻出家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