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索林帶你看世界
-
2 # ZDstyle
快門優先,用三千分之一秒拍肯定光圈大,虛化效果好,突出主題,用一百多分之一秒肯定光圈小,背景不虛化。要綜合起來選取。
-
3 # 南方之南
照片的畫質,從理論上講,一是跟CMOS的大小有關,二是跟進入到COMS的光線品質有關,三是相機的穩定性,四是所用光圈的大小。
我們先從你的假設討論:假設的關鍵是三腳架和1/3000和1/125.其實,如果是1/3000秒了,三腳架用不用都沒多大關係了,只要你不是故意抖動;1/125秒的快門速度使用三腳架還是有一定關係的,但已經用了三角架,所以在相機穩定這一方面應該沒多大差別,不考慮光圈和感光度,結論就是:面部畫質沒什麼區別。
但是,在同一環境下,分別用了1/3000和1/125的快門速度,因為曝光量是一樣的,在感光度和光圈上必定有所調整:1/3000秒時,必定要開大光圈,想必感光度也會相應提高,不然曝光量不夠,如果光圈開大到最大,肯定不是鏡頭的最佳成像光圈,這是一;感光度的提高,也會影響畫質,這是二,1/3000秒的先說到這。1/125秒的快門速度,這是一個比較適中的快門速度,原來在膠捲時代,在室外的拍攝引數,一般都是調整到1/125到1/250間的快門速度(感光度100),光圈在f/8左右,根據膠捲時代的引數參照,在1/125秒快門速度時,光圈的大小應該正好在最佳成像範圍,而感光度不少不會很高。從上面的分析來講,1/125秒的快門速度的畫質肯定會高於1/3000秒的畫質。
鏡頭光圈都有一個最佳成像區間,特別是往小光圈的方向上,對照片畫質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
這是我前段時間在海邊拍的海苔,為了獲得慢門速度,我把光圈降到了 f/29!
照片放大到百分之百時,就看出效果是多麼差了(不存在相機抖動問題,使用了三腳架)。
實際人像拍攝中,為了獲得小景深而用了大光圈,在光線較好的情況下,快門速度一般都不會太低,一般手持都沒問題,而拍人像還真是很少使用三腳架。
在光照比較充足的環境下拍攝固定人像,假如用速度優先+三腳架,分別用三千分之一秒和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對人像面部對焦曝光,看直方圖都是不過,不欠,請問分別拍攝出來的人像面部畫質有區別嗎?
回覆列表
在充足的光照下我認為畫質是沒有差別的,但是拍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晴天用超大光圈拍人很容易用到4000分之一秒的快門,虛化三要素之一的光圈就成立了,你就能得到一個背景虛化的照片,而且長焦鏡頭快門速度快相對不容易糊片,特別是高畫素沒有防抖的機器。
而用晴天用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的快門,你的光圈就只能開小了,或者你用nd減光鏡來減少進光量,但是效果還是會有一些差別,有些光線被多出來的這組鏡頭給遮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