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李記娛樂
-
2 # 歷史如流水
肯定也可以供奉在太廟,當然前提是把皇位傳給武承嗣或者武三思,對於他們個人而言做上皇帝才是最重要的,至於供奉的誰並不是特別重要,何況武則天確實是他們的長輩。
再者,武則天統治時期提拔了大批官員,他們對武則天常懷感恩之心,即使武三思或者武承嗣不想把武則天安放在太廟,這些大臣也不會同意。
安放到太廟雖然容易,但是到底以何種身份安放才是最重要的,武則天在建立武周時,已經對自己的祖先追封過了,那武三思或者武承嗣都是她的侄子,登基後,首先要追封的是自己的父母,會被追封為什麼什麼皇帝和什麼什麼皇后,但是武則天是不是以皇太姑身份供奉這個不好說,或許沒有稱謂,只是按照武則天的意願以則天大聖皇帝的諡號供奉,雖說武則天也是他們的長輩但畢竟不是父母。
不過武則天終究還是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顯,原因其實很簡單,除了神龍政變的因素外,兒子就是兒子,侄子永遠不是兒子,即使沒有政變相信結果還是一樣的。應該與廟堂關係不是特別大。
-
3 # 葉飄刀
估計沒機會
這麼說吧,新皇繼位,如果父母不是皇帝,一般都是追封自己的父母為皇帝的。
如果他父母被追封為前代皇帝,武則天又放在哪裡。
不追封父母,那就是不孝(你看看宋英宗以及明朝的嘉靖帝出現的問題)。
而後代的武家皇朝如果不想再出現皇后篡權並奪位,武則天恐怕就會慢慢被漸漸淡化。
-
4 # 不知說什麼
武周若能延續,武則天就是開國皇帝,是先帝,什麼皇太姑。所以狄仁傑說的沒有侄子貢奉姑姑也是說不過去的。祭祀,貢奉那是江山社稷,而不是家族人倫。只能說根本她還是想要兒子繼位
-
5 # 愛妮品歷史
武則天對於立太子之事一直很糾結,武則天十分信任狄仁傑,就想聽聽他的意見,狄仁傑說,立武,常聞帝供姑姑之靈位於太廟矣。意思就是說,如果立她的侄子武三思,她死了之後,她的靈位,也不會放在武三思祖宗的排位當中,一旦武三思登基之後,以後祭拜的都是他自己的父親。
武則天考慮了很久之後,還是決定傳位於她的兒子李顯,至少她死了之後,她的兒子能夠真心實意地為她盡孝。她的侄子再好,她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姑姑,怎麼能夠和自己的親生兒子相比。
如果給侄子的話是,她能以“皇太姑”的身份供奉在太廟裡的
-
6 # sarah
這個問題,狄仁傑已經坦誠布公的說過了!從古到今,沒有人供奉姑母,所以在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下,為了賓天之後的香火,也要傳位給自己兒子!
-
7 # 我愛紅燒肉吃完再減肥
武則天通讀歷史,政治,經濟,金剛經開篇就是武則天題字,文采極好,字極好,1一個熟讀歷史的女皇帝文治武功比男人強,不單單是因為太廟不能供奉武則天,武則天跟慈禧沒法比慈禧就聽聽歌,逛逛圓子,武則天批改作業,
-
8 # 指河峰
不能,古代中國封建社會是男尊女卑社會,與歐州不同,武則天傳位給侄兒,未來武家廟堂會供奉武三思的父親、祖輩,不會供奉武則天的,這一點武皇也很清楚。
-
9 # 細嗅薔薇6981
不能。古時太廟供奉的是男性直系親屬,唐朝時也不例外。姑姑只能算是傍系親屬,又是女性,更不可能。這是武則天的軟肋,也是狄仁傑能夠說服武則天立廬陵王為太子的最重要原因。
-
10 # 寄暇學宮
武則天在成為皇帝之後,如何把武氏江山延續下去還是次要的,她主要考慮的還是時候能否有人祭祀。
在古人的觀念裡,死後祭祀才是頭等大事。要不狄仁傑單純只以“常享宗廟”來勸說,勢必難以打動想把武氏江山延續下去的武則天。
且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
狄仁傑所說的這段話兒主要有兩點,處處點中了武則天的命門:
一是叔侄和母子兩者之間哪個更親?
二是你死了之後還想不想進太廟啦?
狄仁傑所說的這段話的焦點,就是武則天死後能不能入太廟的問題。也恰恰就是一點兒點醒了武則天。
狄仁傑說:“從未聽說侄子當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廟。”有沒有道理,很有道理!但那也只是尋常宗族裡的事情,畢竟武則天的身份不單純只是一個姑母,而是一個開國的皇帝。
即使武三思是以侄子的身份(不是過繼為嗣),從武則天那裡繼位,也必須要要把武則天供奉在太廟之內。
武則天既然能以女性的身份坐上皇帝的寶座,當然也可以以姑母的身份進入太廟。在這裡性別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從漢朝到晉朝這段時間裡,入享太廟還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在這段時間裡,有兩個先例可以提供借鑑,這兩個先例武則天當然應該是熟知的。
一個是東吳。太廟裡供奉的是始祖堅為武烈皇帝孫堅、太祖大皇帝孫權、太宗景皇帝孫休。
孫策傳位給孫權,孫權稱帝之後只是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孫策沒有進入太廟。
另一個是西晉。高祖宣皇帝司馬懿、世宗景皇帝司馬師、太祖文皇帝司馬昭、世祖武皇帝司馬炎。
司馬師傳位給司馬昭。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稱帝之後,追諡司馬師為景帝,廟號為世宗。司馬師進去了太廟。
這兩個例子和武則天當時的情況還是有所不同的。他們當時一是還沒有稱帝,一是屬於兄終弟及。能不能入享太廟,主要取決於後世侄孫想不想讓他進入太廟。
武則天當時是有自己的子嗣,並且是已經身為皇帝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武三思如果繼承大統,不管心裡願不願意,也要把武則天入享太廟。因為這牽扯到武三思帝位是否正統的問題。
武則天如果傳位給自己的侄子,入享太廟肯定不是問題。按照太廟的制度,入享太廟都是以祖和宗來做為稱呼,根本就沒有“皇太姑”這麼個稱呼。
武則天稱帝之後,太廟裡面供奉了六位:睿祖康皇帝姬武、嚴祖成皇帝武克己、肅祖章敬皇帝武居常、烈祖昭安皇帝武儉、顯祖文穆皇帝武華、太祖孝明高皇帝武士彠。
這已經有了六個祖了,武三思如果把武則天入享太廟,應該用什麼樣的封號?
按照太廟的制度,武則天應該以祖的身份入享太廟。本來以武則天建立武周的功績,用高祖或者太祖是最合適的。
不過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已經用了太祖這個稱呼,武則天再選用高祖恐怕也不太合適。
世祖一般都是用在承前啟後的帝王身上,更多的是因為世系轉移。武則天如果傳位給了武三思,那麼也就是世系轉移了。
再說武則天在位之時,疆域已經嚴重縮水了。如果後世中的一位在重新恢復疆域,那麼自然也就會以世祖自居了。
世祖這個廟號多半就是武三思自己採用了!武三思如果採用了世祖這個廟號,那麼太廟之中就有了七個祖了!
武三思繼承大統之後,肯定要給自己的父親一個身份。這麼一來宗廟可就嚴重超額了。
武則天如果以皇太姑的身份入享太廟,那麼武則天在太廟之中就顯得不倫不類,尤其是非常不合乎太廟的體制。
雖然武三思不會把武則天請出太廟,但是之後過不了幾代,武則天這個皇太姑就會被請出太廟。
武則天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卻始終無法在宗族中取得地位,這就是武則天的軟肋。
狄仁傑勸說武則天的那番話語,正好戳中了武則天的內心深處。所以武則天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最後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11 # 南嶺說史
武則天稱帝之後,曾面臨一個難題,就是應當傳位給誰。
一個是可以傳位給同樣是很有能力的女兒太平公主。
也可以傳位給幾個親生的兒子,畢竟古代帝王歷來都是傳位給親生兒子的居多。
不過,一家一姓的天下,得來不易,武則天畢竟是武,兒子女兒們畢竟是異姓李氏。
她倒是有幾個兄弟,兄弟們留下了幾個兒子,也就是親侄子。
武則天自打在李唐王朝站穩腳跟,這武氏一族也都“雞犬升天”,身兼要職,封王拜相。
假如,武則天把皇位傳給侄子,她能夠得到一個怎樣的對待呢?
我認為還是很有可能,能夠進入皇家太廟的。
第一,武則天是武周開國皇帝,開國皇帝都不能在太廟,會被後世懷疑這王朝的正統性。
第二,姑母雖然是嫁出去的人,但也是自家人,俗語中有“姑姑親輩輩親,姨姨親皮皮親”。
我想很多人,可能會有被說,像自家姑姑的吧,這是血脈相連的關係。如果作為後繼者,把親情血脈都不顧,如何為後世榜樣。
歷朝歷代,都講究“以孝治國”,雖然姑姑不是親生父母,但也是很親近的關係,是應當報之以孝。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
12 # 江水幽淡鑰似畫
不一定,但是武則天肯定不會傳給侄子皇位。高宗在世時,武則天是一把刀指哪打哪,長孫無忌,借廢后打擊門閥世族,包括後面他們是政治合作伙伴。但是因為大臣皇帝博弈或者說武則天當時作為高宗的靶子,事實上她沒有發言權(事實上歷史上參政的皇后和宦官一開始皇帝用他們還是因為信任,因為他們權利都由皇帝賜予)。上官儀廢后可謂武后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當時高宗只怕是坐觀兩人鬥法。自此武后開始有自己勢力。對武后來說武家的人也於武后對高宗一般罷了,武后與哥哥關係並不好(當時父親死後,母女四人被欺凌,因為這個她才入宮,可以想到她和哥哥沒有多大感情可能厭惡更深,侄子就沒有了,武家的人對武后來說更像是養的自己人,因為權利都繫於武后一人)。武后誅殺李唐宗室也是出於政治目的,為了節省國庫,收回王位,打壓宗室。若高宗在高宗恐怕也同樣想法,比起遠方親戚,誰不想把王位和好的封地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武后確實廢了自己兒子稱制,但是事實上對自己孩子可沒下狠手,其他人可不一樣(還是被偏愛的有恃無恐是真的,母強子弱大抵如此,但是恐怕是當時教太子的人潛意識滲透)。這個故事偏向於是後人杜撰,或者是後人不喜武則天編的故事,武后容人之量和政治眼光卓絕,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可能不知道,何況看她最後選擇是廢帝號,選擇以皇后身份入陵墓。她一生紛紛擾擾波瀾起伏,但是於她來說高宗和她還是有感情的,若無感情,不會接她回宮,不會獨寵十年(雖然也是為了打擊門閥世族,當時蕭淑妃和王皇后都是世族),若無感情高宗不會在世時便公告並稱二聖。事實上高宗作為帝王相當合格,容人之量有,帝王心術也有。而且於女性,孩子的重要其他人理解不了,生孩子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而且她當時形勢為了保孩子很難了,當時小公主死亡,她生李賢姐姐和高宗有了關係,她對親人的信任早就沒那麼深,侄子的感情未必有她的姐姐和她感情深,她作為合格的政客豈會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要讓其他人提醒
-
13 # 終其一生1
如果傳位給武家是不可能進太祖的,在古代素來有男尊女卑費說法,女人是沒什麼地位的,所以死後武家人不可能把她牌位放太廟
-
14 # 莫問與歸
可以進太廟,但不是以“皇太姑”的身份。中國歷史上因為自己沒有兒子而將帝位傳給旁支晚輩的例子也不少,比如宋仁宗、宋高宗等,大多數以此身份入繼大統的皇帝都會先過繼給先帝以為其嗣,實際上相當於是以同宗養子的身份繼位的。武則天如果傳位給侄兒,也可以採用這種模式,即以侄為子,自己是嗣位皇帝之母是先帝而非嗣位皇帝之姑。以皇母的身份(相當於皇父)入太廟,而不是以皇姑的身份。另外皇太姑這個詞歷史上並不存在,它更像是皇位繼承人“皇太子”“皇太叔”,而不是皇帝之尊長如“皇太后”。武則天既已登基為帝並將皇位傳給身為侄兒兼養子的某個武家人,自然是以大周太祖之類的身份作為皇母供奉於太廟。但是武則天自己有親生兒子,執政晚年也因政變而被迫下臺了,廢帝號以皇后身份入太廟其實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
-
15 # 少昊故國人
這個問題,正是狄仁傑觸痛武則天沒有傳位侄子的原因。狄仁傑的大意是“天下有姑太皇的太廟麼?”
當然,自武則天掌權的那一天開始,恢復李唐江山運動就沒有停止過。神龍兵變就是個例子。不論武則天願不願意,已經是歷史了。勝者為王敗者寇,這個歷史,從唐初開演,到朱溫滅唐,揭示了“高處不勝寒的歷史風景線是能者居之的道理”。宮廷血腥,危機四伏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回覆列表
武則天如果傳位給侄子,她就是開國皇帝,不是“皇太姑”。
如果她真想另立朝代,她就會重新設立皇祠,追封自己的父母,李家的祠堂就不再是皇祠。她沒有這樣做,可能是她沒想過要把李家的天下變成武家的天下,她生長在封建社會,骨子裡還是認為自己是李家的媳婦,她做了皇帝后,她又不姓李,不能承接唐X宗或唐X皇,所以改國號,自立為皇,這樣李家的人就不能阻礙她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如果她傳位給侄子,她死後,難保他的侄子不會對她的孩子下毒手。一個女人再怎麼愛母家,終歸是越不過愛自己孩子的。她也不想看到自己死後,自己的孩子一個個被自己培養起來的人殺掉。所以她不能把皇位傳給侄子,只能傳給自己和先皇的兒子。這樣才能名正言順,保自己的孩子平安。
武則天想要的是權力,只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才能給她安全感。在她死後,這個保她平安的權力,就還給原來的主人--李家的後人,剛好她的孩子就是名正言順的李唐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