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應舍

    聽聞並學習了佛教知識以後,我對於金錢有了新的認識。

    作為佛弟子,一提到金錢,就很容易被人指責,好像是很不光彩的一件事,好像學佛就不用吃飯、就不用生活似的。其實佛法就在生活之中,從來也沒有離開過生活,佛法也從來沒有迴避過金錢這個問題。

    佛弟子談金錢,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並不丟人。金錢就是一種物質,一種工具,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沒必要跟金錢過不去,關鍵在於你怎麼得到,怎麼利用。對於非法得到的金錢,那就是毒蛇,得到越多,隱患就越多;對於合理合法得到的金錢,那就無可厚非。對於不會使用金錢的人來說,金錢可能會害人害己,金錢越多,反而害了自己;對於會使用金錢的人來說,金錢就是弘法利生、個人修行的資糧,多多益善。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當時的印度人民分為四個階級:一是宗教師的婆羅門;二是從事軍政的剎帝利;三是從事工商事業的吠舍;四是從事殺生等賤業的首陀羅。在這個四個階級當中,釋迦牟尼佛除了不鼓勵從事首陀羅的職業之外,其他的行業都在允許範圍之內,並且都加以讚歎,所以佛弟子從事工商業,做生意賺錢,也是正當的。

    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即便是從事工商業,也要看你怎麼經營。商人獲得合理的利潤那是正常的,但如果是靠說謊騙人等欺騙手段來招攬顧客,欺詐顧客,從中賺取利益,這是不允許的。不但佛法不允許,就是對於正常的經商之道,也有違職業道德,對於國家法律,也是不允許的。所以我們看到有很多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字號、老店鋪,為什麼能夠這麼長久?就是因為有商業信用,誠信經營,值得人們信賴,才會做大做強。

    另外按佛法所說,我們從事工作,也需要選擇正當的職業。什麼是正當職業呢?就是於人於己都是有利而無害的行業。假如一個行業很賺錢,但對社會大眾有害,那就不能做,比如賭博、色情、高利貸等等這些。

    那怎樣使用金錢才如理如法呢?《雜阿含經》是這樣說的:“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 一份自食用,二份營生業,餘一份藏密,以擬於貧乏。”

    也就是說,在家弟子的金錢收入應該分成四份處理:一份先留下來,供自己養家餬口使用;其中兩份用來經營事業,繼續投資,保證可持續發展;剩下一份要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應急之用。這在當時的印度社會生活中,是非常合理的分配方法。

    另外,在這四份當中,也應該適當取出一些做以下三種用途:第一,供養父母;第二,幫助一些生活困難的親朋好友;第三,供養三寶,護持佛法。

    以說,佛教並不是完全否定金錢的,如果你能如理如法的獲取錢財,並且能用這些錢財利益大眾,當然錢財越多越好。如果你為賺錢不擇手段,出賣良心,或者賺錢僅僅是為了貪圖個人享受,那賺錢越多就越不好了。

  • 2 # 會飛的甲魚7707

    當我一個人的時候,金錢對我來說,只是是包子與鮑魚的關係,其實也沒有多大的感覺,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步一步來

    但是當我成家立業了,金錢對我來說,就是孩子的希望,妻子的殷盼。每天的家庭開支,我自己可以忍受每天饅頭,但是家裡人不能跟著我一天到晚就吃饅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雲迪到底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