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業餘茶話

    本人在通訊行業做過幾年,對這個問題當時也請教過我們這邊的電信工作人員。首先,時代的發展對電話亭的影響很大,以前行動電話還未普及時,動輒上萬元的大哥大行動電話對廣大群眾來說根本買不起。而電話亭的存在方便了很多人,許多人都是透過跟通訊服務商購買和充值200卡,以插卡式記錄通話時長,這大大地解決了當時群眾的通訊需求。而到了行動電話普及時代,電話亭的作用變得微乎其微,從而導致電話亭的營業收入變得懸崖式下降,通訊商又得付出對電話亭維護費用,進而導致電話亭的陸續減少。其實在我看來,電話亭本來就應該在行動電話普及的時刻就該消失了。可是在當時,政府部門一直力求能保留電話亭,因為每個電話亭就算不插卡的情況下都能撥通110、120、119等緊急求救電話,這對當時的社會還是有一定的幫助。但無奈的是通訊時代的變遷以及電話亭的使用率和維護成本,種種因素加快了電話亭的消失。

  • 2 # 長江後浪推前浪

    科技在進步,時代也在進步,大概在十年前,手機開始在消費者中間普及,手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隨時隨地都能打電話,而且隨著普及度的提升,手機的價格以及通話資費也漸漸平民化,手機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普通老百姓也能負擔得起。因此,公用電話亭逐漸失去了市場,如果不是遇到緊急情況或者意外,幾乎沒人會想起來街上還有公用電話亭。

  • 3 # 東方連話

    謝2539947613之邀。

    題主說偶然發現,說明題主自己也已經很長時間不用電話亭了。是啊,用自己的手機打電話多方便,去電話亭要投幣或者插卡,而需要打電話的時候身邊未必就有電話亭,往往都需要找一找,走一段路……

    電話亭的消失是時代發展的題內之意,同時消失的還有街頭的報刊亭。曾經在很長時間裡,報刊亭都有公用電話,也有電話亭的功能。

    但是現在手機閱讀取代了需要購買攜帶的紙質報刊,同樣手機也取代了跑到電話亭報刊亭打電話的不便。

    對,與手機比起來,電話亭就是一種不便。恰恰不是題主在問題描述裡所說的沒有電話亭“不便民”。

    對於城市居民手機普及率已經極高的地方,電話亭的確已經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了。即便有緊急情況而又沒有帶手機的話,或者是的確自己沒有手機的話,請求身邊的人給撥打緊急電話,一般來說也都會得到很好的迴應和幫助。

    很多與時代同步應運而生的事物,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消亡。這也屬於自然規律之一種。作為一種曾經的文化現象,可以回味,卻不能再普遍重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恆大一口氣引進五名年輕國腳,這會不會引起中超各支俱樂部的圍攻,你是怎樣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