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劉龐然啊
-
2 # 張薔薇啊
人長大到一定階段,遠離家,確實是一種必然。
首先,讓我們瞭解下“家”的概念。
家是什麼?家是最小的社會組成單位。
家從兩個人結婚開始,到這兩個人死亡時,這個家也就宣告結束。
所以,結婚也叫成家!
不管男生女生,只要你一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後,用現在很流行的說法,你的父母家,就成了你的原生家庭,而不再是你的,真正意義上的家了。
因此,人長到一定程度,只要你結婚了,你還是你父母的家人,但你父母卻不再是你的家人,聽起來是不是很殘忍?
其次,人長大到一定階段,獨立是生存本能。
臺灣有位女作家,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大致意思是: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就是父母看著子女的背影越走越遠。
生命是一個過程,誰也陪不了誰一輩子,不但人,就是其他動物也一樣。
狗媽媽到小狗長到兩個月左右時,就會拒絕給它哺乳。
鳥媽媽當小鳥羽翼漸豐時,就會強行將它推出鳥窩,逼小鳥學會自己飛翔。
人也一樣,離開父母、離開家,是你長大的一個必然過程。
你上學、你工作,離家時間會越來越長,離家距離也會越來越遠。
也許有人會說,不,不,我不離家,我不結婚不成家,我就一輩子守著父母守著家。
這樣,我就可以打破人長大到一定階段後,就要遠離家的這種必然了!
可是孩子,你想過沒有,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啊,有起點也有終點。
正常情況下,你的父母總會比你先離開這個世界一步。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還有家嗎?
此時,你已被家拋棄,被動離家了。
所以人長大到一定階段,遠離家真的是一種必然。
個人拙見,僅供參考。
我是張薔薇,一位從醫偽文青。
-
3 # 真想發脾氣
不一定吧,看自身情況而定,我覺得能不離家是最好,但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離開家也是無奈之舉,所以現在才會有留守兒童和老人,
這個遠離有多種解釋。
1、被動,背井離鄉,尋求發展
這個看家鄉發展情況,如果沒有自己的發展空間,或者自己想要尋求更多的機遇,出去闖是最好的選擇。
北上廣深之所以平時堵過年空,就是因為它們發達,留給成年人的發展空間大,全國各地想要出人頭地的年輕人蜂蛹而至,既創造了價值,又實現了自身價值,同時也滿足了自己的物質生活,這種背井離鄉很正常,畢竟時代不同,仕農工商早已不是當年的順序。
2、主動,家庭殷實,尋求個人獨立
新時代新思想,多數青年人選擇脫離父母家庭自己獨立。
長大後,不管是否願意,太多人選擇離開家。如果可以選擇,我不想離開家,離開父母,不想每次見面都能發現父母變化太快,頭髮白的太多。。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如果要走,記得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