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科普小醫生
-
2 # 春暉心坊
這兩天是國際護胃日。
在腸胃疾病中,有時候會出現去醫院多方檢查始終找不到病變的地方,做各種腸胃鏡都沒有用。也就會說,腸胃黏膜有受到損傷,但是又不是病理性的損傷,這時候就需要考慮功能性腸胃病。那麼在諸多導致功能性腸胃病的因素中,工作生活的壓力太大又是重要因素。比方說,當你在參加職業資格的考試之前,感到很緊張,因此出汗、手抖,考試之前很需要答辯,結束後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好好吃飯,否則身體無法正常運作。
在心理學中,人對於自己的生存需要是一種基本的需要,沒有滿足這部分人就很容易感到焦慮、緊張、恐懼。食衣住行中,食又排在了第一位。於是吃的問題帶來壓力,壓力又導致腸胃問題,腸胃問題又導致飲食無法得到合理滿足,真是惡性迴圈。在戰爭年代和和平年代,都有各自的特點。
在戰爭年代,大家因為吃不飽而有壓力,等到有了一些吃的又有時候會暴飲暴食。這裡最典型的就是《背影》的作者朱自清。1941年3月8日,朱自清“本來諸事順遂的,然而因為飢餓影響了效率。過去從來沒有感到餓過,並常誇耀不知飢餓為何物。但是現在一到十二點腿也軟了,手也顫了,眼睛發花,吃一點東西就行。這恐怕是吃兩頓飯的原因。也是過多地使用儲存的精力的緣故。”他有時候因為當教授和寫作而又有了暴食的機會,比如”在喬治家吃晚飯,食物好消化,但我吃得太多,以致胃又難受。“(l939年l2月l日)
在和平年代,人們因為工作生活的壓力而引發腸胃問題。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常常在早上晚起,匆匆忙忙不吃早飯,或者在馬上路站著、吹著風吃東西;在中午的時候,隨便點一個外賣,油膩又煎炸的居多;到了晚上,又時不時加個班,吃飯難以有規律;臨時想去運動,又大半夜再突然進食。這些都是因為工作生活所帶來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焦慮自己沒有賺夠錢、害怕無法面對生存的壓力而導致的。
所以,對現在的人來說,在滿足自己的生存發展需要時,更應該注意覺察和除錯自己的身心壓力,從而更加從容健康的過好生活。
向陽而生,盡得春暉!
回覆列表
歡迎關注麻醉醫生談健康,為您科普健康知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親身體會,突然卸下巨大壓力或高度精神緊張過後,胃裡面漲漲的,完全沒有食慾;也有一部分人群只要一生氣或情緒激動就會突然感覺到很餓,這些情況對我們的胃會造成慢性損傷!
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過度疲勞等會使我們體內的內分泌紊亂,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在激素的複雜作用下,胃腸蠕動增強,胃的平滑肌收縮加強,同時胃酸分泌增多,直接刺激損傷胃粘膜,甚至出現胃痙攣等症狀!長期的巨大精神壓力等應激狀態,就會導致胃潰瘍、胃炎等慢性疾病,若不加以干預治療,個別人群可能誘發癌變!
預防胃部疾病除了飲食方面,精神壓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們需要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學會放鬆減壓,保護好自己賴以生存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