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馬上上小學了,她有點內向不太自信,說話時不敢看別人的眼睛,總之我覺得孩子需要一點自信。聽別人說《忙忙碌碌的一年級》《酸酸甜甜的二年級》非常好,能讓孩子變得有自信,還能讓孩子更愛學習,真有這麼神奇嗎?買過的家長來說說孩子的進步吧?
回覆列表
-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
2 # 語文閱讀理解提分公式
1. 不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較。有些家長認為,拿孩子的缺點跟其他孩子的優點做比較,會激發孩子。其實,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勵和支援,比較一會讓孩子厭惡和反感。
2. 給孩子樹立榜樣。孩子擅長的是模仿,當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中表現得不自信,甚至負能量,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也會吧這種能量傳遞給孩子,所以,家長要自信,孩子才能模仿你的自信。
3. 提前做好計劃。不自信是因為心裡沒底,未來未知。如果孩子做什麼事兒都能提前做好計劃,做到成竹在胸,孩子也會逐漸自信。
4. 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才一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做的只是學好,玩兒好。家長也要明白,不要把過多的壓力施加到孩子身上。
5. 不過度保護。讓孩子學會適應新的環境,面對新的困難,解決新的問題,才是對孩子未來的人生負責,而不是讓孩子現在安逸。所以,現在就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6. 鼓勵稱讚孩子。孩子只要是取得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也要鼓勵孩子。但是鼓勵孩子有一個前提,就是有選擇,有原則,有度,有法的鼓勵。
想要讓孩子更加有自信,絕不是兩本書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家長不能一味地固執己見或者是盲目跟風。孩子沒有自信心,是你的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所以首要任務應該是正確引導孩子,提升他的自信心。
家長到底要怎麼做,孩子才能有自信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鼓勵孩子大方表達不管是在學校的課堂上,還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要儘可能多地鼓勵孩子去自由表達。任何一個不夠自信的孩子,他一定是曾經受過某種打擊,所以對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再次受到鄙視或者嘲笑。因此,家長一定要多引導孩子,而不是發號施令。
不要讓表達變成秀場有的家長虛榮心比較重,所以常常要求孩子當眾表演,但是往往孩子又不太配合,這就很容易讓家長情緒失控。那麼,在引導過程中,家長切忌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也不要強迫孩子。
多與孩子互動,增進交流孩子缺乏自信心,其實也是缺乏安全感的重要表現。家長平時應該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多傾聽孩子的內心訴求。同時,注意發現孩子的潛能,看到他的進步,給予表揚。讓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你的愛,他心裡就會多一分從容。
優質書籍輔助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同時,作為小學低年級的家長,還應該培養孩子獨立自主閱讀的能力。優質的書籍,在這個時候就能夠起到雙重效果。但是,書本的輔助引導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有限的並非萬能,望周知。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書中的一些故事情節,引導孩子從中得到啟發。
總的來說,家長運用了好的方法,進行了正確引導,孩子就會循序漸進地得到改善;同時注意控制好你的情緒,多一些耐心,相信孩子的自信心會慢慢地提升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