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清8317682
-
2 # 燕子媽說育兒
育兒從來都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我身邊就有很多優秀的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比媽媽帶的要優秀的多。
研究表明,缺乏男性教育往往會使孩子表現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點。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參與得越多,孩子在學校就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社會上也容易成功。為什麼會這樣呢?事實上,男女的性別差異大,父親參與的越多,越能與母親互補,彌補女性教育的偏頗。
有的爸爸總以工作忙為理由,把育兒的事情推給媽媽一個人,這是很不對的。象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擔任總統工作期間,都儘量抽出寶貴的時間去參加女兒學校的家長座談會。我們的爸爸們真有那麼忙嗎?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很多家庭出現了這樣一種分工模式:丈夫在外忙事業,掙錢養家,妻子則承擔了各種家務尤其是教育子女的任務,做父親的基本不介入,成了孩子撫養教育的“局外人”。
教養孩子難道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嗎?爸爸能放手不管,做一省心“甩手掌櫃”嗎?現代大部分父親在家庭中同嬰幼兒相處的時間為母親的三分之一左右。但這並不等於說父親在嬰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弱化。
事實上,父親對嬰幼兒成長的影響具有母親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若從小得到父親的精心照顧,性格大都活潑開朗,大度寬容,更富有責任感,社交能力較強,心理健康水平較高。而父母協調配合下撫養的孩子,比母親單方撫養的孩子,更加關心新鮮事物,性格外向,好動好玩,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較強。
“養不教,父之過”,父教缺失問題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隱患。長期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在同情心、推理和大腦發育方面都不如那些父親經常陪在身邊的孩子。缺少父愛的孩子更易有攻擊性,在學校裡不受歡迎,更不願意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承擔責任。父親在孩子的撫養教育中有其獨特的優勢,但如果只由父親單獨撫養教育子女,同樣也是不利的。
只有父母共同承擔起撫養教育孩子的任務,才是最佳的“教育資源配置”。這並非無憑無據信口胡說,而是由眾多心理學研究資料得出的這一結論。心理學家在調研中發現,父教與母教有著天然的區別:在嬰幼兒時期,母親更多的是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和語言交流,父親則更多是透過身體運動和孩子進行遊戲交流;在遊戲規則方面,母親傾向於遷就孩子,而父親則更注重“立規矩”;父親對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斷的個性更為重要,而母親對形成穩定、溫順、合作的個性則更為關鍵。
父母共同參與孩子的撫養教育,可以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做到優勢互補,形成強有力的教育合力,還可以集思廣益,將育兒問題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方法也更多樣化一些,能夠有效地避免因單獨養育出現的主觀性、盲目性和片面性等問題,撫養教育效果會好一些。
可見,由父母共同撫養教育的孩子,耳濡目染之下,會將父母的長處兼收幷蓄,形成適合現代社會生存所需要的完善人格和氣質。比如男孩既有男人的陽剛之氣,又有感情豐富的特點;女孩既有女性特有的溫柔善良,也不失堅韌勇敢的性格。
所以,“夫妻搭檔”共同撫養教育孩子,要比母親一個人“單槍匹馬”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