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海一粟6
-
2 # 緣來心理
母女關係應該是最親密的親緣關係,但從大範圍來說,它也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
特殊就在於她們有血緣關係,有教養關係,並且在一個屋簷下同住十幾年,如果招上門女婿的話,還得住一輩子。
通常來說,做母親的無條件對女兒好,而且女兒也貼心,故有“小棉襖”一說,但往往時代的快速發展,導致觀念差異加大,慢慢地母親覺得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了呢?或者表面答應的好好的,實際不做,純屬敷衍了事。像小棉襖一般貼心聽話的萌寶寶似乎一去不復返了,因而心底總有些失落。
女兒呢,也是滿腹委屈,老是要我考公務員、物件也要尋個穩定工作單位的,最好吃國家糧,唉,這是哪個年代的老黃曆了?而且網購總是被髮一堆牢騷,天天快遞,總要存點錢吧?媽媽是為你好。
思維觀念的差異,這樣的碰撞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實際上,作為母親,在大是大非上,道德觀上給予教育灌輸,但在形式上似乎可以睜隻眼閉隻眼,學會有效溝通,以“媽媽覺得“這樣的口吻開頭,用一個平等的理解的態度去對待,因為你的目的是傳達你的觀念,希望女兒能接受,如果採取發牢騷、抱怨、甚至於罵架的形式,是達不到效果的。
想想自己花樣年華的時候,母親對自己的看法和態度,會不會能平靜對待了?
同時,不要被“小棉襖”、“薄背心”等詞固化了思維,每一位都是獨立的個體,你賦予她生命,當她能展翅高飛時,你除了欣慰,喜悅她的成長,其他的就放手吧。
-
3 # 小耗子的大妞子
謝邀。我覺得這個問題問題問得很好,我自己既是媽媽的小棉襖,又是小棉襖的媽媽。首先從女兒角度來說,我還是媽媽的小棉襖,但因為我和哥哥都已成家,即使想更多得照顧媽媽,讓媽媽在自己身邊也是力不從心,現實也不允許,媽媽作為哥哥家的家長,肯定更多的精力會放在哥哥家那邊,對此我也沒覺得有什麼,反而一家人再遇到事情時還是會一起面對,這是讓我覺得最欣慰的。自己也做了媽媽,總想盡力把最好的給女兒。我覺得無論如何,都需要彼此多交流多溝通。尤其當女兒有了自己的家庭。長輩多體諒,小輩多擔待。
回覆列表
謝邀。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你不要想著她應該是“小棉襖”,她就不會變成“薄背心”。來這世上,一場母女緣,好好珍惜。本著我是媽,我就要盡到我做媽的責任,最起碼要讓你是個好公民。目標高點,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為了這個,哪怕現在你再怨我,跟我再鬧我都要堅決履行監護人義務。將來,想通了,你不會怨我,想不通,我也不會在意你怨不怨,我無悔。儘量用一些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多溝通,多交流。不建議暴力,赤裸裸的強制,很多孩子也都是吃軟不吃硬的。她也想別人給她最起碼的尊重。重壓之下,適得其反,就更難收拾了。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多話及做法都是她那個年齡所特有的,對一個孩子來說,很正常。我們做為父母如果沒有這一點胸襟,那和孩子有什麼兩樣。想開一點,畢竟孩子上大學以後也沒多少時間呆你身邊,更別說置氣了,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