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我為胡歌狂

    從小被認為是“聰明的人” 初中課下從來不學,班上前十,順利進入省重點

    高中乾脆不學,偶爾想學一學,成績便排在前列 奧數老師想重點培養,原因是某題自創前無古人的解答 大學同學考證很吃力,我都是一次過 學習能力OK 最終覺得生活沒有任何挑戰 與人相處方面 能從最細微的眼神與動作來感知他人的情緒與需求 最終發現人性的本質是自私的 看到這裡,你以為我在炫耀嗎 不是的,現在我只覺得我特別愚蠢

    我總是花費30%的努力就能達到別人50%的成就 總是剛與朋友接觸幾回,便發現他人性的反面 結果呢,我總是沉迷在50%的世界裡,我總是很孤單

    我才明白 真正聰明的人 恰恰是蠢的人 花30%的努力成就25%,但會花150%的努力達到90%甚至110%。 明明知道人性是自私的,還一如既往的去付出 ,去享受人性與反面對立的幸福。

    所以 真正蠢,和大智若愚,是相差無幾的 最可悲的是,看上去聰明的人。

  • 2 # 一同育兒

    1.時時刻刻的覺察能力。

    生活無小事,只要你留心。

    養成覺察的習慣和能力,對自己任何的起心動念都自問一下,我為什麼會這樣想,這樣想有沒有不妥當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如果說性格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的話,那我們養成常常保持覺察的能力,就是用來對抗或警醒慣性的力量,讓我們少一點陷入無意識模式,能夠及時修正、更新我們的認知。

    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反省、覆盤過往,依託的正是修正和更新後的認知,即只有站在更高緯度上,才有能力反省、覆盤過往,所以,為了讓自己成長的更快,就需要刻意的訓練自己覺察的能力,刻意的去檢視、辯證自己的認知,而不是隨機的等待某一刻的觸動,這樣太被動太低效。

    2.時時刻刻的思考與整合能力。

    我們都知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是的,其實這是告訴我們綜合成長的方法,即看書、見人、見事,綜合起來,去觸發思考、整合認知。

    就像修建地鐵路線,最後可以1號線倒2號線,2號線倒3號線,在腦子裡融會貫通,看待事物就會通達闊朗,待人接物就會更平和智慧。

    3.時時刻刻的總結能力。

    有了覺察、思考、整合的能力,看待事物就能夠總結出自己的視角和觀點,一個有能力去覺察去思考去整合去總結的人,就會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就有可能會越來越有價值,因為這是實現價值的基本能力,無論是古今中外,還是傳聞親見,但凡做成了點事的人,不管這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是謙和還是狷狂,內斂還是張揚,他都一定是個有自己想法和主張的人。

    所以,請做個有心人。

    正能量?別太苛責這個,只要你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輕言放棄,就是個有正能量的人,而不是永遠都不允許自己低落、鬱悶的雞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司馬懿是如何變成曹操主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