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醫濟世

    “談癌色變”是不少人的反應,病人因各自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徵、病情及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我們應該根據病人不同的心理反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消除癌症病人負面情緒的影響,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

    接下來,給大家講講癌症病人心理變化的五個時期,以及每個時期,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心理指導。

    震驚否認期:病人瞭解病情後,會出現眼神呆滯,不言不語,知覺淡漠,甚至可能出現暈厥,然後會極力否認,懷疑診斷的可靠性,醫生的專業性,甚至開始輾轉多家醫院就醫,諮詢。這是病人面對疾病應激產生的保護性心理反應,雖然可緩解其恐懼和焦慮的程度,但有可能會延誤治療。對待此期的病人,我們應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援和生活上的關係,帶給他們安全感。

    憤怒期:當病人接受疾病的現實後,隨之會產生恐慌、哭泣,繼而憤怒、煩躁、不滿,這時候,他們常常會遷怒於家屬和醫務人員。這時候,病人屬於適應性心理反應,對待這個時期的病人,應透過交談與溝通,儘量誘導病人表達自身的感受和想法,糾正他的感知錯誤,教育和引導病人正視現實,積極接受治療。

    磋商期:病人開始步入“討價還價”的階段,常心存幻想,遍訪名醫、尋求偏方,祈求延長生命。此時,幻想雖然可產生負面影響,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是要支援病人,使其重新樹立與疾病抗爭的信念。這時候的病人易接受他人的勸慰。

    抑鬱期:當治療效果不理想,病情惡化,腫瘤復發,疼痛難忍時,病人往往會感到絕望無助,對治療失去信心。表現為悲傷抑鬱、沉默寡言、黯然泣下、不聽勸告,有的還是會有自殺傾向,這時候,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撫慰,誘導其發洩不滿,家人要陪伴在身邊,滿足其各自合理的需求。

    接受期:病人經過激烈的內心掙扎,接受事實,心境變得平和,不再自暴自棄,並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晚期病人常處於消極被動的應付狀態,不再關注自我的角色,處於瓶頸、無望的心理狀態。這時候我們應加強與病人的交流,尊重其意願,滿足其需求,儘可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以上心理變化可同時或反覆發生,且不同心理特徵者在心理變化分期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各期持續時間、出現順序,也不是完全相同。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反應複雜而強烈,既渴望手術,又懼怕手術,顧慮重重,情緒多變。我們應該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護理,瞭解病人心理和情感的變化,使病人有效配合,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 2 # 琳琳營養頻道

    癌症病人的心態調整:

    1.想象自己最不希望見到的三幅畫面,可以掐著點哭一場

    之前有人研究說如果哭超過15分鐘毒素會在身體裡大量產生,雖然沒找到出處,但是我覺得這個還是可信的。

    古語有云:男兒有淚不輕彈,事實上男女老少,誰沒情緒,誰沒哭的權利。

    哭是釋放壓力的方式,但是如果癌症病人整天哭天抹淚,太不像話,無法正常生活。

    看著表,或者手機定鬧鈴,哭十五分鐘,就得了!

    為啥?

    先得問,你難過啥?

    難過自己可能短命,還是難過自己捨不得親人捨不得這世界?要知道,得病並非任何人所願,但是既然得了就要坦然面對,珍惜後面的時光,珍惜當下。學會放下。

    哭一場,祭奠一下過去的自己,用主動的嬰兒般的啼哭迎來自己的新生!

    2.想象三年後自己最幸福的三個畫面,給自己定個小目標

    努力度過一年,兩年,三年,到後面的許多年。

    3.找到同病相憐的人

    很多華人還在談癌色變,很多人不敢直面現實,一旦告知病情,人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病情,或者含著遺憾離世,後悔假如早點知道會為家裡乾點什麼事。

    其實,如果早點直面現實,早點加入正規的康復組織,跟病友一起互相鼓勵,互相交流經驗,會帶來更長的生存期。

    也許很多和家人不能說的話,可以跟病友交流,得到最真誠的鼓勵。當然要找積極Sunny的人。每年抗癌協會都會評選抗癌明星,抗癌明星家庭,就是在宣傳正能量!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怕,就不會在有各種憂慮了,早日擺脫心理的陰霾,早日迴歸正常的生活軌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流星花園》時你會想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