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利刃號
-
2 # 楠竹一
眾所周知,現代的戰鬥機上面的導彈都是向前發射的,可也許有的人會覺得,對戰鬥機來說,在後方找到目標,向後發射空對空導彈,擊中未來的敵機是一個好主意。然而,事實證明,安裝後視雷達,從後方發射導彈不僅增加了戰鬥機的自重,而且增加了飛行員的控制難度。同時,導彈發射後對戰鬥機的影響很大,不僅對戰鬥機的飛行姿態產生不利影響,還會造成戰鬥機的不穩定性。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的蘇聯,就在其研究和開發生產的MIG-23戰鬥機進行了測試,在其背後的身體安裝了雷達,用來搜尋敵人的飛機,然而這樣它就可以方便敵機對己方進行咬尾巴攻擊了,往往尚未捕獲敵人的飛機,反而被敵人的飛機先攻擊了,所以在背後安裝雷達效果並不理想。
此外,空對空導彈向後方發射不實用,還會造成現有戰鬥機飛行狀態的不穩定,嚴重時還會造成飛機停飛的風險事故。此外,安裝後的後視雷達和空對空導彈發射後,戰鬥機的重量增加了至少1 - 2噸,這不僅增加了飛機燃料的消耗,而且降低了作戰半徑,減少戰鬥機的飛行效能,也會增加控制戰鬥機飛行員的負擔。
殲-20是中國研發的一款高隱形性高機動性的第五代戰機,作戰時可以將導彈移動到機體外側進行發射,PL-15和PL-21是專門為殲-20配置而研發的導彈。2017年3月殲-20就已經正式進入空軍部隊了,而今年就開始列裝空軍作戰部隊。
近幾年來中國的空軍戰鬥機新機型連續服役,空軍裝備相比以前也更加地完善了。其中就包括一些新概念武器,體重所說的“後射空空導彈”就是新概念裝備之一,這種使用方式的武器不僅需要效能強大的空空導彈而且需要使用它的戰鬥機擁有更強的效能,在殲20出新之前幾乎是不敢想象的。
殲-20加入了先進的光電跟蹤瞄準系統,分佈於機身各處的多個感測器,擁有資料鏈與友軍交換資訊,這些分佈廣泛又能資訊共享的探測技術是後射導彈的基礎。不只是殲-20還有許多隱形四代機都具備使用後射導彈的能力,這些隱形戰機都具有很好的防禦能力,空空導彈很難打到,這也使空空導彈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是時候提高空空導彈的作戰能力了,提高導彈的能力必須在應對高隱形、高機動、高速的戰機而加以改造。這也保證了殲20從此以後不再擔憂其腹背受敵。
隨著四代戰機的發展,以前的第三代戰機已經不符合現狀了,例如中國的霹靂-11和俄羅斯的R-27都不符合現在的發展了。美國空軍的發展極為迅速,從2005年到現在就已經交付了187架F-22戰機和280架F-35戰機,這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中國如果想趕上美國的腳步,必須再加緊改進戰鬥機的作戰能力,爭取早日研發出霹靂-XX系列的空空導彈,這意味著未來的空空導彈必須具備著雙模導引技術、制導引信一體化、快速響應的控制技術、高效爆炸藥、高效能導彈發動機等方面的技術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