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星小太陽
-
2 #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這已有定論,肯定是均勻混合。
學過初中物理的話,應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其中,對證實氣體分子的運動的實驗應該有深刻的印象:將一個空瓶(其實充滿空氣)倒扣在一個充滿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上,兩瓶口相對,中間用玻璃板隔開。當抽去玻璃板時,可以看到紅棕色的氣體不斷的向上運動,最後兩瓶的氣體顏色變得完全一樣。並且,不同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這種現象叫做擴散。
注意到實驗特別將密度較大的二氧化氮氣體放在下部,就是為了避免浮力對實驗的影響。說到這裡,隨便說一句,在空間站裡,空氣不受重力(微重力),也不存在浮力,空氣不能發生對流,曾有人提出蠟燭能否燃燒的問題。
有人認為燭芯點燃後在周圍產生一團以二氧化碳為主的熱空氣,外部的冷空氣進不來,燭芯處得不到氧氣補充,所以,點燃後蠟燭會很快熄滅。想想確有道理,直到後來宇宙飛船上天了,結果發現燃燒可以維持,只是火焰的形狀不是我們常見的那樣,而是變成球形的,比平時看到的火焰也暗一些。
原因是對流雖不復存在,但空氣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卻沒停止。燭芯附近燃燒生成的熱空氣向外擴散,周圍含有氧氣的冷空氣向燭芯處擴散,就可提供燃燒需要的氧氣,使燃燒得以延續。因為只靠分子的運動,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向各個方向的運動是均等的,所以,火焰是球形的。單純依靠擴散提供氧氣,不像在地球既有擴散又有空氣對流那樣供養充足,火焰自然不會很旺。
二氧化氮會透過“布朗運動”和重力作用與空氣混合,“布朗運動”的結果是均勻混合,重力作用的結果是上疏下密。
在水中的花粉或者其它小顆粒,會因為水分子的碰撞做無規則的運動,布朗最早發現了這個現象,所以叫“布朗運動”。空氣分子也會受到其它空氣分子的碰撞,我們可以直接把“布朗運動”推廣到分子層面。因為氣體分子更小,“布朗運動”也會更加劇烈。
空氣分子還會受到重力的作用,大氣層的密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就是這個原因。二氧化氮的分子量比空氣的分子量要大,重力對它的影響更大,因此隨著高度增加,二氧化氮的濃度衰減的比空氣快。
運動是可以疊加的,二氧化氮的擴散過程就是兩種運動疊加的過程。因為分子的“布朗運動”級別是每秒幾百米,所以氣體擴散基本上是均勻的,分子量大的氣體在底部略有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