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尼加

    18世紀的清朝文官三隻手,武官四條腿,打仗的時候總是逃得最遠,而且人心不齊。軍隊大多吸食鴉片,戰鬥力極低。清軍紀律較差,百姓怨聲載道,在百姓眼裡,清隊和外國侵略者並無差別。

  • 2 # 梵天一頁書

    不可否認,十九世紀的騎兵還是戰場的主要力量,一直到一戰。

    一戰開始大放光芒的機槍和坦克,讓遊牧民族載歌載舞,騎兵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私以為,八里橋之戰清軍騎兵(馬隊)的失敗,是由於三方面的原因造成:

    1,清廷騎兵戰術使用不當

    騎兵,並不完全是像電影中演的那樣用來剛正面的!冷兵器時代主流騎兵戰術是重騎兵衝鋒破陣,輕騎兵襲擾追殺。熱兵器時代則是步兵炮兵主攻,騎兵輔助收拾戰場。

    英法聯軍,早早在傳教士和漢奸的指引下,知悉了僧格林沁的部署,在八里橋外陣地設定了剋制騎兵的塹壕和空心步兵方陣。而清廷一方,毫無察覺,反而用中世紀的騎兵戰術,計劃用騎兵沖垮敵軍陣型,進而追剿。而且是用最下策的添油戰術,結果在狹窄的地形被塹壕阻隔,成了英法聯軍槍炮的活靶子。

    正確的戰術應該是分兵駐屯,高溝深壘,扼守要衝,騎兵遊擊騷擾英法聯軍後勤。

    2,熱兵器和冷兵器的代差

    此戰,清軍主要武器是刀槍弓箭和少數火繩槍(鳥銃)。英法聯軍則主要是前裝步槍,康格火箭和火炮。

    可以看出,這完全是有代差一邊倒的武器碾壓,清軍1200人傷亡對比英法聯軍2死,以至於戰後拿破崙三世要給法軍統帥厚賞都被議會頂了回去,因為議會認為這場戰爭的獲勝太過輕鬆,既無英勇表現,也無突出指揮,所以壓根用不著重賞。

    3,軍隊組織度的落後

    清軍,畢竟還是封建軍隊的組織架構。清廷為此戰,一共投入30000餘人,但在傷亡2000人左右之後即被擊潰,打散了建制四散潰逃。

    英法聯軍,總投入8000餘人,死亡2人,受傷27人。

    這樣的傷亡比,歷史上只有戚家軍對陣日本倭寇時才有,為何會有那麼懸殊的傷亡比?肯定是得益於戚家軍的戰陣組織遠遠優於組織力低劣的倭寇。

    英法聯軍採用接近現代的軍隊組織形式,而清軍的組織度遠遠不及,甚至還停留在上一個時代的軍隊組織模式。

    無論如何,教訓深刻。

    但,歷朝歷代反抗侵略的英勇戰士們永垂不朽!

  • 3 # 小司說歷史

    那個時代清朝的失敗,是必然的,一個是武器的落後,我們用的還是弓箭腰刀,外華人使用的是先進洋槍大炮,還木有等我們騎兵衝上去,已經是別人的活靶子,二是戰術太低階,選擇的是在平原,是自己的優勢,更是敵人的優勢,只會盲目的衝鋒,只會白白的犧牲,三是上層領導的錯誤判斷,以為外華人善於海戰,陸戰不行,洋人腿不會轉彎,沒有想到洋人陸戰比騎兵還厲害。

    這是哪個時代的悲哀,更是中國的損失,世界的遺憾,因為那次戰爭後,就是火燒圓明園的開始了,心痛!悲痛欲絕!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star慘遭WE零封,指揮混亂只會打架,花海操作大不如前,貓神是否該回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