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甘說電影
-
2 # 十萬瓜皮
為了生存,為了做更好的音樂。
因為影視圈比音樂圈來錢快,來錢多。許多音樂人會靠影視圈賺的錢補貼出專輯。夢想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
現在的市場,音樂變現太難了。
隨著網際網路的衝擊,唱片體系已經徹底垮掉了。
現在的音樂圈,再也沒有當年唱片時代周杰倫、孫燕姿、林俊杰等那樣的“神仙打架”了。
之前鄭鈞就吐槽過,以前的歌能紅,能上音樂榜,是因為它好聽。
現在屎一樣的歌也能上榜單,全靠刷資料。
最近大熱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沒有多少樂隊是光靠音樂就能養活自己的。大部分的音樂人,是一邊工作一邊玩音樂。刺蝟樂隊的主唱子健是一名程式設計師,他買琴都要向鼓手石璐借錢。新褲子樂隊的主唱彭磊也在畫漫畫等兼職。
《樂隊的夏天》為他們帶來了曝光和流量後,他們的出場費漲了20倍。以前1.5萬的出場費,現在有30萬。
這就是音樂人來影視圈混的原因。大部分沒有放棄音樂,只是需要錢來製作下一張專輯。
希望網際網路時代的音樂體系可以儘快建立。
少一點粗製濫造的網路神曲。
作為一名電影領域寫作者,談一下如今歌手轉型做電影導演的現象。
近幾年歌手轉型去做電影導演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幾乎一年中總會有一首你曾經聽過的流行歌,不知怎麼地就變成了院線的電影。
可以看看這幾年歌手當導演的名作
《梔子花開》2015年何炅
《後來的我們》2018年劉若英
《為你寫詩》2019年吳克群……
歌手們前赴後繼的進軍影視圈,肯定有它必然的原因,那麼是什麼呢?
第一,這些歌手的成名曲本身就自帶流量。話說《梔子花開》《後來》《為你寫詩》這些歌我們哪位沒在街頭巷尾的理髮店,雜貨店,五元店裡聽過?傳唱度高也就是自帶流量,這樣一來,投資人看到自帶流量的ip,怎麼會不願意投資呢?
第二,如今的歌壇不好混,如果說時間倒回十年,你要當歌手出名,只需要有好作品,能夠上音樂榜,再拿個金曲獎,基本前途無量。可如今金曲獎含金量下降,音樂榜變成粉絲的貢獻榜,歌手沒有一條鮮明的走紅之路,使“歌手”這個身份更難運營。相比之下,做一個導演,相對來更穩定,票房的產出也是實打實的。因此一些不如以前紅的明星也算是“曲線”拯救自己的生涯。
也就是說,為了流量還有名氣以及金錢,歌手轉型導演似乎是投資人和歌手雙贏的局面。
但是!
因為這種轉型看起來太理所當然,許多明星忽略了電影創作本身是個技術活這件事,影片的粗製濫造,口碑崩盤,基本就是消費粉絲情懷,是如今大多數歌手導演作品的特點。導致如今的影迷對歌曲改編電影唯恐不及。
所以,我們並不拒絕歌手當導演,但拒絕那些把拍電影當做撈錢第二春的明星們。電影票不是補以前情懷的途徑,更好的作品才是你們再次迴歸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