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千循D

    唯心主義關鍵在唯,陽明心學關鍵在致良知,風馬牛不相及的哲學,戴有色眼鏡的人才會搞錯。致是態度,有了態度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良是方向,尋找良好的方向就不可能唯什麼事從。知是積累,積累不光有自覺的學習,還有外部的環境影響。所以唯什麼都不是陽明心學,就象陽明肯定弟子的想法,不定固化標準,合適的他就肯定。

  • 2 # 致良知man

    人類發展至今,單純的唯物主義眼光或者單純的唯心主義眼光認識世界,已經不在適應認識世界的本質。

    竊以為,唯物,唯心屬於名可名的範疇,是人設的,不一定符合世界本源的道。

  • 3 # H瀚星河

    王陽明的心學大部分是唯心主義,但存在唯物主義辯證法的部分,最典型的就是知行合一的內容。而知行合一是心學的核心,這就很難定義心學到底是唯心還是唯物。關鍵在於以什麼角度去讀心學。最大的關隘在於“心外無物”的論斷,通常人們以這個論斷判定心學屬於唯心。當然,這是時代的遺留。現在很多人重讀王陽明,都在質疑把他歸結到唯心主義去這個武斷的劃分。實際上,如果以唯物主義的角度重新去解釋心學的字句,可以領會到切實的科學的內容,王陽明講的“心”就是“客觀世界在人腦的主觀映像的總和”,這樣一來,“心外無物”自然就解釋得通。

    實際上,中國古典哲學從來都是務實的。只要是帶有求真務實的目的,這就決定了沒有純粹的唯心主義。

  • 4 # 夢露居士

    陽明心學既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

    為什麼呢?首先要搞清楚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區別是什麼。

    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產生物質,比如說神創萬物,或者道生成萬物等。唯物主義則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精神只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宋明理學中,朱熹認為理是世界的本體,理在氣(物質)之先,這就是一種唯心主義;張載則認為世界的本體是氣(物質),理只是氣的規律,這就是唯物主義。

    王陽明呢?他並不關心世界的本原是什麼,他只關心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是如何產生的。王陽明認為,倫理道德源自人的本心,人本來就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就是“心即理”。只要你能按照你的本心去做事,你認為是善的就去做,你認為是惡的就不要做,這就是“知心合一”。

    雖然王陽明曾說過“心外無物”,看上去像是唯心主義的。但是王陽明說的“物”並不是客觀事物,而是指人的意識的物件。“心外無物”的意思不是說客觀事物只存在於你的心中,而是說只有你注意到的事情對你來說才有意義。

    所以陽明心學既不是唯心主義,又不是唯物主義。王陽明根本就不關心世界到底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

  • 5 # 王陽明心學智慧

    陽明心學是實踐哲學,不能在文字層面探討,當然不算唯心主義。

    說陽明心學是唯心主義的人,都是停留在字面上,沒有真正讀懂陽明心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甘正傳》向我們傳遞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