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名將錄

    出自《陳太丘與友期》這一章出自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好同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正午過了太丘的朋友沒來,陳太丘不再等候便離開了,陳太丘走後,(友人)他才來。

    陳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才七歲,正在門外玩耍,遊戲。客人問元方:“你爸爸在嗎?”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離開了。”

    朋友便發怒罵道:“這簡直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好一起走,卻把人丟下自己走了。”元方答道:“您跟我父親約好正午。正午時你還不到,就是不講信用。

    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便下車想拉元方的手錶示歉意,元方卻頭也不回地進了家門。

    創作背景:

    《世說新語》是一部筆記小說集,此書不僅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而且其語言簡練。

    文字生動鮮活,因此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戲劇、小說如關漢卿的雜劇《玉鏡臺》等也常常從中尋找素材。

    賞析:

    文章的結尾,雖只客寥數語,但卻字字生輝。“慚”、“下"、“引”三個動詞,把友人知錯欲改的心態及行為刻畫得入木三分。

    對元方鄙棄“無信”的那股倔強勁兒,也用“入門,不顧”四個字,描繪得維妙維肖。就在最能體現文章中心思想的第二層 (子斥友人)中,儘管作者用了比開頭和結尾要多得多的筆墨。

    但文字仍然十分精煉。單就敘述的句子來說,在敘述友人問元方時,由“問”到“怒”,感情急劇變化,充分表現了友人那粗魯無禮的性格。

    而在敘述元方批駁友人的怒斥時,則選用語氣平和的“答曰”、“曰”這類詞,這對錶現元方不懼怕友人的怒斥、知書達理、善於應對的性格,起到了絕好的作用。

    人物介紹:

    陳元方,名紀,字元方,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陳寔之子,享年七十一歲。與弟陳諶俱以至德稱,兄弟孝養,閨門雍和。與父親陳寔和弟弟陳諶在當時並稱為“三君”。

    遭父喪,哀痛歐血豫州刺史表上尚書,繪象百城,以勵風俗。遭黨錮後,累闢不就。董卓入洛陽,就家拜五官中郎將。紀不得已而到京師。累遷尚書令。

    建安元年(196),袁紹為太尉,欲讓於紀,紀不受。拜太鴻臚,卒於官。紀子群嘗諶子忠各譽其父公德,相爭不決,質於祖父實。

    實道:“元方難為兄,季方(諶字)難為弟。”紀於遭黨錮後,發憤著書,號曰《陳子》,凡數萬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牆漆裡進油了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