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鮑秀蘭
-
2 # 鄭然CEO
對於幼兒急疹很多孩子在在這期間,身體可能會出現其他的問題,比如拉肚子,發燒這些常見的毛病。拉肚子其實不是急疹的症狀,可能是其他的問題引起的。
首先說一下急疹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要注意口腔衛生,急疹一般是有10天到半個月左右的潛伏期。會出現突然高熱,體溫39-40攝氏度,持續個3-4天,高熱時有些幼兒會伴有驚厥,除了食慾減退和愛哭、鬧外,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主要還是要控制孩子的體溫不要超過39度,39度內高燒用物理降溫法(溼毛巾等),急疹的病程是7天一般3-4天左右,體溫會降到正常。
至於拉肚子一般寶寶拉肚子不是很嚴重,不需要特別處理,可以多喝點水以防脫水,拉肚子後用溫水沖洗屁股,不然容易引起紅屁股。如果拉肚子較嚴重建議到醫院化驗一下大便是不是因為高熱引起的或其它方面引起的。
建議各先治療好孩子幼兒急疹,看看小孩子的拉肚子問題能不能得到改善,如果不能改善或嚴重時到醫院做一下檢查。
大約一半的幼兒急疹患兒會伴有輕度的噁心或腹瀉,且一般為發熱第2天開始出現稀便。
幼兒急疹是人類皰疹病毒-6型或人類皰疹病毒-7型導致的嬰幼兒出疹性傳染病,又稱嬰兒玫瑰疹,以持續高熱3~5天,熱退疹出為臨床特點。由於其缺乏特異性症狀和體徵,並且早期症狀跟上呼吸道感染極其相似,故臨床上很容易被誤診,且持續高熱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恐慌,醫生往往有濫用抗生素、過度治療等現象,所以本病的早期診斷顯得尤為重要。
一般情況下幼兒急疹多發生於4~18個月嬰幼兒,其中以 6~12個月者居多,可能與此年齡段體內Ig類抗 體的合成能力不成熟、自身免疫功能發育不健全、潛伏於體內的 HHV-6易啟用有關。6個月以內者很少發病,因其尚有來自母體的抗體,年長兒更少發病。本病多發於春秋季節,無性別、環境優劣的差別。
臨床症狀:均以發熱為主訴,且為驟起發熱,前驅症狀很少。多數為出生後首次發熱,熱程以3~4d居 多,最長者可達到10d。一般情況下,多數時間精神及食慾良好,僅高熱時精神略差、嗜睡,約50%患兒會伴有輕度的噁心或腹瀉症狀,且一般為發熱第2天開始出現稀便, 而很少伴有咳嗽、流涕、嘔吐、噴嚏等症狀。
臨床體徵:均伴有耳後、頸後或枕骨後淋巴結腫大,其中以枕部淋巴結腫大多見。淋巴直徑2~6mm,質軟,活動,無壓 痛,多在發熱後期捫及,隨病情進展可逐漸增大。少數患兒伴有前囟飽滿,多出現於發熱時,熱退後恢復正常,此為良性顱內壓增高的表現,其顱內壓升高,可能是由於患兒出現神經細胞中毒或過敏而導致間質性腦水腫,腦 脊液產生過多並且吸收減少,腦脊液迴圈障礙。 約70%患兒伴有輕度咽部充血,同時不少患兒咽頰 部有病理性改變,如軟顎及懸雍垂根部兩側對稱性淡紅色針尖樣凸出點(淋巴組織增生)或對稱性小皰 疹及小潰瘍,以及咽頰部或軟顎散在淺紅色小斑丘疹,這些體徵均出現在發熱期(出疹前),出疹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