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瓜瓜得瓜

    看完《流浪地球》,我也從一個普通觀影者的角度做一個自己的評價,科幻片是最注重技術、最燒錢的影片型別,既體現電影工業的製作水準,又重劇本的核心和科學邏輯。同時科幻片也往往是創造高票房、產生經典的一類影片。

    首先說特效:毫不誇張的說,總體上與好萊塢大片製作效果不相上下!宣傳片沒有騙我們,用導演郭凡自己的話說,如果外包給國外團隊製做,在同樣時間下,他們也不會把最好的技術團隊資源給你用,還不如用這部分預算,組建我們自己最好的團隊。現在看來,中國的特效技術團隊還是非常給力的。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霸氣的運輸車,顛覆了我對運輸車的想象。

    再說劇情,從一個非專業科幻迷、物理學者的角度看,沒發現明顯違背科學常識的硬傷,這得益於劉慈欣原著小說的高質量發揮。但有一點遺憾是“煽情”的旁白比較跳戲,如韓子昂回憶以前地球生活那段,韓朵朵演講的戲份設計等,給人感覺就是為了煽情而煽情,比較突兀,處理的不太好。

    還有一點讓人遐想,如果未來真的是這樣,我們這些吃瓜群主,估計都是電影剛開始旁白裡說的沒能進入庇護所被海嘯幹掉的那一批人吧。所以,後面有戶口的那些人如何拯救地球,早已和我沒啥關係了。

  • 2 # 駿哥880

    不錯的科幻片,不過實際情況不會如此。地球太大太重了,弄出一點點加速度來都需要極大的力作用很長時間,飛行4.2光年的距離,需要多少億年?土星五運載火箭也就夠把約5萬千克的航天器送入月球軌道。地球質量約6億億億千克,送去4.2光年的比鄰星,無論你用多少核火箭、等離子火箭,抵達時比鄰星也老死了。別忘了,中途有沒有補給,另外維持地球生命也需要極大的能量開支。旅行者號飛船飛了那麼多年才剛剛飛出太陽系!

    現實一點的方法還是建造多數巨型核飛船,帶上能滿足自由繁殖的男女、地球生物的基因資訊、足夠的核燃料,在飛船中利用太空農業、有限必須物種實現物質的閉迴圈(不要再拿生物圈二號說事,深信科技可以彌補各種缺陷。事實上,要帶著地球去旅遊,維持整個生物圈的執行,需要的能量太多、太多了!)。太空太“空”了!丟一點點物質都很難補充!飛船用不同方案尋找合適的另外“地球”,然後繁衍生息。

    帶不走的絕大多數人怎麼辦?不再繁衍任由老死(有人工智慧機器人照顧生活,不會太悽慘)。其實太陽演變的時間很長的,百萬年計,不會說明天就不行了,帶不走的人都在災難中極其悲慘死去的。存留的人仍然會頤養天年後死去。其他生物就對不起,它們和最後留守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一起面對災難,等待在另一顆“地球”(根據基因庫資訊)重新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幽遊白書》魔界洞穴擴大出現的特異功能人類為何比B級妖怪還要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