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級資訊老師

    言語上的不認可,會讓自身覺得做什麼都是錯的,哪裡都不如別人。有時候很認真的做一件事,自我感覺很好,但是卻得到差評,心理落差會非常大!

  • 2 # 珍的似水年華

    “你想死啊!”

    “你這個發瘟啊!”

    “我看我很久沒有打過你了啊!”

    “你在不聽話我打死你信不信。”

    “是我養你還是你養我啊!”

    “你就是根木頭踢你就轉不踢不轉蠢死。”

    要不就是各種老家的粗口話。做為八零後村姑的我就是在父母的這些語言暴力下長大的。

    父母的言語暴力讓我多少年了對人都還是充滿了不信任害怕。因為我覺得人都有惡的一面醜陋的一面。在和人交往時我不知道自己有時候會不會無意中就碰觸到人家的這個點。所以我對於人際關係、交往是充滿戒備的,不信任的。這種心裡陰影至今仍在。我沒有什麼朋友,和家裡的親人們關係疏遠。儘管他們對我越來越好。而且時年久遠但那時候的我還是在心裡的角落裡不曾離開也不曾長大。

    無論在工廠工作還是之後的酒樓上班我都很勤奮努力這和小時候懶了就要挨各種言語暴力有關。其實我覺得工作中的上司和小時候的父母一樣:不管不問,不想了解太多原因。你做錯了,做慢了,或者沒有按照他的方法了都是要挨一頓罵,是不著邊際的那種而不是針對你犯的錯更多的是人身攻擊,讓人受傷的。

    其實我早已理解他們也有他們的苦衷,小時候的父母是因為鄉下剛分了單幹很多活要幹,要要開荒,還要種和管理各種弄作物收成還不好,不能幫忙的小孩在他們眼裡就是累贅。但是我依然很不接受他們的語言暴力。然後物極必反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不和人吵架,如果對方讓我感覺受傷或者上火我只會走開或者冷戰。

    我三十五歲了才結婚也和父親對母親的言語暴力有很大的關係,其實我一直這麼勤奮工作努力儲蓄就是想可以逃開婚姻的樊籠,不過還好遇到的是現在的老公他用他的溫厚打動了我。在我的記憶和別人的告知中我父親一遭遇了什麼不順或者母親理解的不夠快就要不分場合挨他的言語暴力,雖然他從不動手,但也足夠讓人害怕的。前幾年還因為這個和弟弟差點打起來。才有所收斂。而我母親居然認為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一勸我結婚就說:結婚就是要忍啊,你看我都忍你父親一輩子了。我不認同她的認知。但她的經歷讓她覺得婚姻就是這樣的。

    言語暴力對誰都是一種很糟糕的體驗。尤其是對小孩因為他們的最初的性格的形成是受很大的影響的。我受此影響是在待人處事上變得敏感,自卑。我弟弟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我弟媳也不是我母親所以時常發生爭執或者幹架。

    我記得我看的過的一本榮格寫的心理學的書上說過類似這樣一段話:“每對夫婦都要去學習如何去成為父母,沒有人生下來就會成為稱職的父母而孩子的天性愛玩。他們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 3 # 3676944273149樂其中

    棒下出孝子,父母無論是語言上的暴力,還是行為上的暴力,相信出發點都是為子女好的,所謂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的共同特性,雖說方法有此粗暴,但決不會害子女,當兒女的多點理解和體涼,何況,作為父母,不可能無緣無故使用暴力,兒女們也該從自身找下原因。

  • 4 # 涼兮菌

    父母老是說別人的孩子什麼都好,自己家的孩子什麼都不好,就感覺自己好委屈,可是父母揹著自己在別人面前也誇自己的時候感覺自己才是父母心中最好的。

  • 5 # 今生餘憾

    說來也怪,有的人就是這樣,對別人客客氣氣的,偏偏對父母愛發脾氣,總是看不慣,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時不時惡語相向,語言暴力充斥生活的每時每刻。 有時候吧,父母會皺皺眉頭,當作無所謂的,就算過去了,有時候呢,反駁幾句,有理無理,抗異幾聲,也過去了。大概有的父母個性強點的就要大動肝火,吵的不可開交了。 對於和父母的這種語言暴力,每個父母的反應是不同的,年輕人和年邁的父母在觀念,生活方式,人生觀會有諸多不同,一旦話不投機,多半口不擇言,語言暴力層出不窮,說來說去,忍。不管父母對語言暴力什麼反應,做兒女的都要費話少說,忍一忍風平浪靜,多餘的話都是不必要的了。

  • 6 # 夜雨悠塵

    語言暴力有時候比動手更可怕,人家都說你可以摧毀一個人的意志,比打敗他的身體更有效。父母的語言暴力,會極度削減孩子的自信心,使之膽小,畏縮,怕事!想讓你的孩子成廢物,那就天天對他惡語相向吧!

    我是遇見媽媽俠

  • 7 # 情感雜句

    語言暴力,在我那個年代7080還沒有這個詞語。

    現在的人對父母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有沒有想過父母那個年代經歷過什麼,接受過什麼教育。

    不要把父母偶爾嘴裡的髒話說成語言暴力,現在這個社會父母也知道在孩子們面前說髒話不好。

    但經過以上兩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多多少少都從他們的父輩爺爺輩受到了影響。

    而今社會7080後的壓力也是5060年代人所沒有承受過的。有人會說了,他們經歷過文革,飢餓的年代,但那時候的社會人是淳樸的,只要努力就能吃飽的年代,沒有物質追求的年代。

    而現在7080後,自己對物質的追求,家人對物質的追求,社會上,工作中的你欺我詐的環境下,人人都帶上了厚厚的面具,連心裡的話都不能說一句。只能用一聲“嗎的比”來代替了心中所有的苦悶和不公。

    所以不要把語言暴力這個近幾年新興起來的網路名詞用在自己的父母身上。那只是對他們又加上了一個無形的約束。

    記住父母也想在孩子們面前展現好的一面,所以請忽略他們少許的瑕疵,他們真的很累。

    以上只是個人的觀點,

    請講述你自己的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7萬-18萬落地,有哪些SUV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