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影有跡akino

    抱怨後果,一是產生負能量。二是讓孩子不自信,自悲。三是不和諧。而反過來,多鼓勵,多互助,多讚美。讓孩子他有一份家庭的承擔,他是家庭的接班人,不培養他,還有誰更愛他們。所以,家庭是一個溫暖,和親,相愛的家。加油,轉變習慣思維,三個月後,更美好!

  • 2 # 七七媽媽是海綿

    父母經常抱怨孩子,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有這樣的感覺

    1、原來事情沒做好,可以不從自身找問題,還可以把氣撒到別人身上,我自己沒錯,都是別人錯。(容易培養成自私的孩子)

    2、為什麼我怎麼做,爸媽都不滿意,我來到這個世界到底是為什麼,既然不喜歡我,為什麼要把我帶來這個世界,抱怨的話語讓我感覺呼吸都是錯。(孩子產生自卑、自我否定心理)

    3、每天都被抱怨的氛圍包圍,我的身心都充滿負能量,世界上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生命也沒那麼的美好。(孩子的內心沒有Sunny,悲觀心態)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我們做父母的不經意的一句抱怨,敏感的孩子會覺得是自己的錯,家庭教育允許批評指正,但抱怨是宣洩情緒,不是方法,儘量控制吧,和孩子好好溝通,親子關係如此,夫妻關係如此,世間所有關係都是如此,抱怨產生不了好結果。

  • 3 # 三元色服裝

    父母經常抱怨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在父母眼裡自己什麼也做不好,從而會讓孩子產生暴躁易怒、不自信、敏感等心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做的是經常鼓勵孩子和耐心的引導孩子,而不是動不動的就指責抱怨孩子。通常父母抱怨指責孩子,是因為父母沒有耐心,覺得孩子一點小事都做不好,然後就開始了無休止的抱怨模式。

    雖然說父母批評教育孩子是正常的,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式用不對,就成了上述的抱怨與指責。

    以下是父母批評教育孩子的一些方式:

    要讓孩子瞭解父母的感受。要讓孩子感受自己的不悅,讓孩子由父母的神情與沉默的氣氛中感受到父母的情緒,由此促進孩子對自己的過失進行反思。同時,在批評孩子時應該使孩子感受到:爸媽討厭我的缺點,但卻非常愛我這個人。這樣孩子才能樂意聽取批評,勇於改正錯誤。

    讓孩子明白所犯的過失與後果間的聯絡。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他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從而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不好好吃飯,父母可以由他去,只有在他餓了再吃東西時告訴他不好好吃飯與捱餓的聯絡。許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吃飯的同時,又給他們零食吃,孩子們感覺不到不吃飽飯捱餓的後果,父母的批評也是徒勞的。

    把握批評時的語言表述。批評語言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準確地說明孩子具體犯有什麼過失;二是清楚地告訴孩子這種過失造成了什麼不良後果;三是明白地表述自己的難過心情和不悅的感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師德問題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教育弊端?對吃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