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斯文卿相

    誰說古代近視眼少,比較有名的就有:西周“眼如望羊”的周文王、戰國“目不喪明”的韓非子、唐朝“簿書銷眼力”的詩人姚合,宋朝喜歡以“水精承目照之”的是非婆子史沆,“素有眼疾,不能遠視”的司馬光,“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的歐陽修,“少年嗜書謁目力,老去觀書澀如棘”的陸游,以及患有“怯遠症”的明朝大才子祝枝山,清朝大學士紀曉嵐等。

    由此可知,近視眼,從周文王到紀曉嵐,從古到今就沒斷過,好像是文化人的通病,可問題是,古代,人們得了近視眼之後會怎麼辦?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介紹一下“回”字的四種寫法,也就是古人怎麼稱呼近視眼。

    到了周朝,將周文王稱之為“眼如望羊”,什麼意思?《釋名》中解釋,“望羊”就是“遠視茫茫”的意思,遠一點就看不見,可不就是近視眼嗎。

    春秋戰國時期的《詩經》、《書經》等,將之稱為“瞽”、“蒙”、“瞍”,西漢醫學家假託黃帝偽作的《黃帝內經》,稱之為“目不明”、“目盲”、“視歧”,等於已經有了弱視、近視、散光的記載,將一個近視更加細化,這自然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從此,關於近視眼,古人的認識就越來越是細化,到了隋朝,楊堅手下的太醫令、太醫博士,也就是當時著名的大醫家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一書當中,除了記載已知的各種眼疾之外,還對近視眼的形成,首次從理論上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唐朝的一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明確的提出,愛食生,愛食五辛(蒜、蔥、興渠、韭、薤),夜讀細書等都是容易引發眼疾,容易引發近視眼的原因,基於上述因素,就提出了約81種治療眼疾、治療近視眼的方法。

    除此之外,還首次提出“老人目昏”,對老花眼也有所觸及。

    到了唐朝,人們對近視眼的認識,就已經達到這個高度,到了唐朝以後,有關近視眼的理論,預防以及應對的方法倒越來越是完備,但叫法嗎,無非“眼疾”、“目盲”、“遠視不清”等等,倒沒多大的變化,至於現在,近視,四眼等等,叫法是越來越調皮,但文化含義,總覺得少了那麼一層意思。

    關於“回”字的四種寫法就介紹到這裡,那麼,古人既然認識近視眼,又是怎麼對付近視眼的呢?

    戴眼鏡?但問題是,人們普遍認為,現在具有實用功能的這種眼鏡,發明於公元1268至公元1289年之間的義大利弗洛倫薩,大約南宋時期。約1413年,也就是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傳到中國,從此,近視眼就有眼鏡戴了。

    但是,還有人認為眼鏡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東漢,因為1976年左右,在山東的東漢墓葬當中,就發現了由天然水晶打磨而成的鏡片。

    這種說法有沒有依據,暫且不論,但,近視眼明朝以後才戴上眼鏡倒是真的,但問題是,近視眼產生的比眼鏡早,沒有眼鏡之前,古人是怎麼對付近視眼的呢?

    據有關專家分析,誕生於戰國中後期以後的《山海經》,這一部被視為荒誕不經的奇書,上面就有7種防治近視眼的方法,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對於治療近視眼,已經用上了鍼灸療法。

    成書於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上面就記載了70餘種治療近視眼的藥物。

    唐朝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就記載了一些治療近視眼的偏方,北宋的《蘇沈良方》,更是詳細的說明:

    上盛熱湯滿器,銅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緊閉勿開,亦勿以手揉眼,但掬湯沃,湯冷即已。若有疾,一日可三四為之,無疾一日兩次,沃令眼明,此最治赤眼,及瞼毗癢。

    用熱水敷眼,可以緩解眼疲勞,預防近視,清朝的《冷廬醫話》更是認為:

    因服小黑豆勿輟,凡二十餘年,迄今目光如舊,燈下可作細字,未始非此方之力。

    有一個得了近視的病人,專服黑豆,並佐以洗目法,至今已經全部治癒,晚上,燈底下讀個細書,看個小字什麼的,莫不清清楚楚。

    等等等等,方法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例舉,古人就是這麼聰明,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出現問題,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還有很多種方法供你選擇。

    有眼睛之前,周文王、韓非子她們對付近視眼,大致如此,視之為一種眼疾,用各種方法 ,想把它治好。

    可要實在治不好呢?除了藥物和偏方外,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工具,什麼工具?

    史沆斷獄,取水精十數種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牘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則見。

    什麼意思?

    是非婆子史沆是個近視眼,斷案文書看不清怎麼辦?他有辦法,取水晶,磨成鏡,放到眼睛前面,就能看的清清楚楚了。

    而這個水晶磨成的鏡子,古書當中,就稱之為靉靆,而且還流傳甚廣,南宋時,就有人誇這寶貝說:

    靉靆,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

    的確是個很好的工具啊,總結下來,殷商時就有近視眼,戰國時就有了詳細的預防治療方法,北宋時有了類似於放大鏡的靉靆,明朝有了眼鏡,但自從有眼鏡之後,近視眼好像越來越多了。

    時至今日,走到大街上,特別中小學門口,十個人當中,倒有五六個戴著眼鏡。

    為什麼會這樣呢?

    大約都是非常刻苦,夜讀細書的緣故,然而不管怎麼說?保護好眼睛,才是最重要,詩云:少年不盡風流態,靉靆斜窺紅粉妝。

    什麼意思?戴上眼鏡才能看清楚美女,這得有多麼麻煩的,哪裡比得上雙眼1.5,想看哪兒就看哪兒呢。

  • 2 # 思考者888

    這個問題的確有點意思,古代為什麼得近視的人很少呢?我想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古代讀書人比較少,古代讀書人只為一個目的——即科考求名,進入仕途。但真正能金榜題名的,鳳毛龍角。正是這種獲得回報的概率太小,使得大多數人並不願選擇讀書求生存這條道路。中國有句俗語叫“百無一用是書生,”在古代社會,一個讀書人一旦科考名落孫山,他之後的生活將會相當艱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當然,古代讀書人也會獲得一些權益,比如秀才舉人見官可以不下跪,可以免除一些徭役。但這些對於生存能力而言,亳無意義。萬惡的八股文使古代讀書人的知識結構過於單一,把他們的思想框在了四書五經,孔孟之道,朱程理學的狹窄範圍之內,它毀掉了歷朝歷代的知識分子,這也就是古代社會為什麼科技,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

    其次,古代社會可不是什麼人都讀得起書的,筆墨紙硯,貴得讓人驚掉下巴。學費及趕考盤纏也會讓許多家庭望而卻步。正是門檻太高,使得大多數人遠離了讀書這條道路。

    二,古代人讀的書,有的是刻在竹簡上的,或者是用毛筆寫的手抄本,這些書的字型大多比較大,不象現代社會的印刷體。另外,古代也沒有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得近視眼的機率自然就少了。

  • 3 # 一個人的獅子

    1.古代用的毛筆: 字大,閱讀不用太緊距離;寫字時也不會趴的很近;

    2.古代書籍大都是豎版書寫,閱讀大都是拿起來閱讀;

    3.古代的作業量負擔沒有現在這麼大;

    4.古代受教育的人員比例遠遠不及現在;

    5.古代沒有手機 、平板、電腦、電視、積木、繪本等等。

    那麼古代人有沒有近視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畢竟就算是現代,也有純看書把眼睛看壞的的學霸存在。歷史上記載過幾位有名的近視眼,其中少時砸缸後來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司馬光,就是個近視,他自述「素有眼疾,不能遠視」。南宋《石林燕話》也有寫,歐陽修的眼睛看字很艱難,所以只能叫人念給他聽,可以說是非常身殘志堅並且有錢,畢竟還能請得起會認字的小廝。在當時近視也被認為是眼疾的一種,也就按照普通中醫的方式一併治療了。常用的有決明子泡水喝,以及青皮水洗眼。比較激進一點的採用鍼灸治療,宋代竇漢卿的《鍼灸標幽賦》將「光明」作為攢竹穴的別名,記載了它治療眼疾的功用。流傳到現在就是一套豪華版眼保健操。除了中國,西方也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對近視有了...... 西方也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對近視有了一定的瞭解。亞里士多德被認為是第一個定義近視的人。

  • 4 # 歷史八卦驛站

    一是古人患近視眼的概率不多。為什麼?他們沒有電腦,不用一天到晚盯著螢幕看;他們沒有遊戲機,不用擔心孩子在網咖裡幾小時甚至幾天不出來;那時的學生讀的書沒有現在的學生多,以前只有四書五經,一本《論語》要讀好幾年,現在卻是每學期十多門幾十門課,連一個小學生的書包都有十來斤重;那時也沒多少人讀得起書,書香門第畢竟少,沒有書讀自然不太會近視了;以前的書都是大字,雖然沒有什麼標點,但字號大,而現在小小一本書卻有數十萬字,那些報紙的字更小,密密麻麻幾十版甚至上百版;以前的書沒有現在的好看,現在什麼書都有,有的還很吸引人,白天不敢讀或者讀不完,晚上在被窩裡繼續用手電照著讀,幾個晚上下來,那些孩子的臉上就多了一副眼鏡。一句話,我們現在的眼睛太累,太累,眼睛的負擔太重,太重,不近視是不正常的,近視才是正常的。

    二是古人患了近視也沒有辦法。概率不高不是沒有,由於遺傳、職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古人還是有不少的近視眼,這從一些史料和笑話中也可以看出。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諷近視眼的詩是這樣的:“笑君雙眼太稀奇,子立身旁問誰是?日透窗櫺拿彈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畫壁磨傷鼻,為鎖書箱夾著眉。更有一般堪笑處,吹燈燒破嘴脣皮。”老眼昏花,到處磕磕碰碰,只能在雲山霧罩中過一生的近視眼形象在這首打油詩中已經栩栩如生了。

  • 5 # 澧泉168

    古代人中能讀書的人少之又少,這是原因之一。

    古代人讀的書,或寫字用的竹箋、紙張其色澤都接近自然。沒有亮麗刺眼的感覺。這是原因之二。

    古代人的教學不象現代人,用來上課的黑板會反光,有時和教室外射到黑板上的光線形成折射後,直接反射成強光都到學生的臉上,看的時候長了就傷到字生的眼睛了。這是原因之三。

    古代人沒有現在這麼多電子螢幕。電腦、手機等等時刻不離不棄。

    記得,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上小學、中學時,我們用的黑板是木製的,而且上面刷的黑油漆也不會發亮,黑板擺放的形狀略略向後傾斜,很護眼嘞。可是八十年代末以後,我們的黑板變成用水泥直接砌在牆上,刷上去的黑油漆很黑亮,可是卻很扎眼眼。只要有教室外面的光射到黑板上時,那折射光幾乎直接刺到學生的眼睛了,看不清上面寫的是什麼東西。時間長了,更傷眼了。

    這或許就是古代人近視眼少的原因罷。

    如果得了近視眼,首先要第一時間著手配戴眼鏡。同時,可以找專業的中醫師進行中藥調理一段時間。再自己配合減少用眼時間,多看綠色植物,多勞逸結合是可以矯正的。

  • 6 # 聞夜語

    現代近視人群日益龐大,那麼古時候近視的人多嗎?這方面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我們可以依據現代情況對照分析,推斷古時候人的近視情況。

    據統計,現代31.67%的的小學生,58.07%初中生,76.02%的高中學生,82.68%的大學生,有不同程度近視。新中國建立後,教育普及率不斷升高,目前基本實現九年教育,現在青少年幾乎至少上過初中。因而,目前中國近視發生率率相當高。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先天因素,近視可遺傳。

    一般父母雙方都近視的,子女近視的概率大。有時候會發現有的小朋友,上小學時候已經帶上眼鏡,其中大部分是由於遺傳原因引起的。

    二是後天環境因素,這是誘發近視的主因。

    1.用眼太近。眼鏡看東西,有個最優距離,距離太近,在用眼強度高的情況下,特別是讀書群體,不正確用眼極易引發近視。

    2.長時間,高強度用眼。特別是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重,看書看黑板佔用大量時間,長時間距離近用眼,強度大,他們也是近視發生率的最大群體。

    3.現代電子裝置種類繁多。手機.、電腦、電視等各種各樣電子產品,佔據人們的生活,嚴重影響視力,特別是夜間關燈玩手機,最為傷眼,擴大近視發生可能性。

    1.古代社會最為廣大群體為農民,他們工作是耕種,用眼時間和比例都非常小,並且古代娛樂設佔比非施少,他們發生近視的可能行非常少。

    2.古時候用眼頻率和強度最高的是讀書人,他們最易發生近視。但是他們人數總體非常少,即便發生近視,也佔比非常低。並且古時候字型較大,不需要近距離識別非常小得單位,又沒有電子裝置紛擾,發生近視也不易發現。

    3.古代缺乏近視的檢測裝置。人們發生近視後,如果不是發展特別嚴重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被發現。

    現代人要學會保護眼睛,遠離近視。

    1.看書時候要注意保持適宜距離,最好是30—40釐米,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時間不要過長,超過1小時,最好停下來,休息一下,放鬆下眼鏡;光線要充足,光線暗會加重近視。

    2.不要熄燈後玩手機,看電視時,應與電視機畫面保持6到8倍距離。每小時休息片刻為宜。

    3.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容易造成假性近視。

    4.加強體育鍛煉,多做戶外運動。與大自然多接觸,青山綠野有益於眼睛健康。

    網路圖片

    近視了莫慌

    1.通常近視程度較低情況下,在特定情況下,能夠實現行恢復。比如學生時代,低度近視,畢業後,用眼頻率和強度不是特別大的話,有可能自行恢復,這種情況稱之為假性近視。

    2.部分近視人群可以通過鐳射治療。鐳射治療有一定的適用範圍,須是年滿十八週歲,近視在100—1500度之間,無禁忌症的近視人群,並且這種方法副作用明顯,對眼睛有傷害,再次復發可能性大。如果沒有特別需要,儘量選擇此種治療方式,必須矯正的話,要去正規大醫院。

  • 7 # 華哥關心你

    現代中中國人近視的多,當然國外也較多,主要是中國教育方式所致。

    中國強調課堂教學,和大量作業及課後輔導。在這種情況下,只強調看書,寫字保持一尺左右距離根本不行。學生們須帶低度花鏡看書寫字才行。配帶花鏡,相當於書本與讀者距離變遠。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手機,電腦流行,更加重甚至提早了近視的發生。國外教育方法與中國不同,近視發生率低。

    古代社會,知識少,尤其是佔用大量時間和板墨的理科知識少,教育多不普及,所以近視發生率自然不高了。但是,寒窗苦讀者也很多,尤其學問大者,要“讀萬卷書”了,少不了近視。

    唐代科舉考試,最高階的殿試,中榜者稱進士,與近視同音,不覺得近視的不少嗎?這些人得了近視,無防,身邊有隨從,出門坐轎,當然也有騎馬。普通秀才,就不方便了。但一般近視,出行,辨路無礙,重度近視往往是先天性的,極少,後天的,是較早帶鏡並近距離長期看書,寫字所致,清以前的古代沒有。

  • 8 # 安玖9

    電子時代孩子的娛樂越來越單一,一個手機一個平板能滿足孩子諸多需求。從以前的體感似成長到現在的模式類成長。隨著大資料的來臨,很多學習類,遊戲類,溝通類都要在電子裝置上完成,孩子耳濡目染,對電子裝置逐漸成癮,經常會看到小孩子手捧手機看著動畫片打著遊戲的場景。這樣下去孩子的眼睛能好嘛?近視的越來越多,越來越重,惡性迴圈。最好給孩子建立良好的用眼時間,以獎勵制激勵孩子,比如學多少時間的功課獎勵孩子看半小時之類的,最好選擇電腦或平板安全距離觀看。從細節上重視加以防範。

  • 9 # 狼兵傳記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去了解一下古人的近視情況。我們都知道,古人是很少有機會近視的,畢竟他們在天剛黑的時候就開始準備歇息了。而且古代也沒有現代這些電子產品,不存在因為沉迷電子產品而導致的用眼過度。所以比起現代人,古人的視力被保護得更好。此外,現代的孩童多數都有上學,學業的壓力也比較大,要是用眼過度,或者是看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這些孩子也很容易近視。而在古代,上學的成本很高,因而很少有人能夠上學,所以古人近視的機率就大大減少了。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古人也有少部分的人近視了。而每當這時,他們便會到醫館中看病吃藥,因為這在古代看來是一種疾病。不過,很多時候吃藥並不能解決這個近視的問題,即便這個給人醫治近視的醫生是當時非常有名氣的醫生,他也對此毫無辦法,不過畢竟在古代沒有現代那麼多疾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兼香型霸主口子窖與清香型霸主汾酒,誰更有前途更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