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實質是缺少行動力。行動力=啟動力+執行力。
因此要遏制自己的拖延症,提高效率,就要找到提升啟動力和執行力的方法。
1、321法則
忽視感受的誘惑,直面目標與現實。想到要做什麼事情了,別去糾結、不要多想,直接給自己數“3、2、1”,然後立馬開始行動。跳過各種誘惑和思維惰性,直接開始行動。
例如到了要起床的時間:我們的目標是早點起床,然後去運動鍛鍊,但我們的感受卻希望多睡會懶覺,上班不遲到就好。這時候就對自己說,我數“3、2、1”馬上起床去跑步,然後照著做就好了。
2、荊棘策略
增加錯誤選擇的成本,來獲得啟動力。透過描述現狀,和不這麼做的後果,想的越悽慘越好。
還是舉例要早起跑步,你可以告訴自己“今天不立即起床跑步,意味著未來的每一天我都沒法堅持鍛鍊,會毀了我整個早起計劃,會永遠影響我的身體健康,我可不想英年早逝。”這麼嚴重的後果你承擔的起嗎?還是乖乖起床跑步吧。
延伸出來,荊棘策略可以增加錯誤路線的成本;可以增大正確路線的收益;可以減少正確路線的成本。
3、簡化原則
用行動走出選擇泥潭,把眾多的路徑減少到一條。不要去糾結事情的價值,不要猶豫,只管做,積累價值比拖延要強的多。
有時候你的拖延只是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無從下手。缺乏明確的目標時很容易進入程式性拖延,計劃好的看書、寫作、游泳、會友等因一再拖延什麼事也沒做。所以只要從簡單的翻開書本、拿出紙筆、走出門開始,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事的價值,做就對了。
1、短期:任務拆解法
把大任務拆解成小任務,然後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能從中得到成就感或者自己設定的獎勵。如將年終總結任務進行分解完成。
2、長期:“快”+“早”
快指的是提高做事的【效率】,早指的是能【提前】就提前。效率和提前是一個整體,效率會帶來提前,提前也會帶來效率,從而形成正迴圈。
比如要列印50份檔案,並修改每份檔案的標題序號。可以百度找到批次重新命名word文件標題的方法,再去列印裝訂,遠比一份份操作來的快,效率更高。
請關注“小白學習園地”~分享小知識、乾貨、成長感悟等~
拖延症的實質是缺少行動力。行動力=啟動力+執行力。
因此要遏制自己的拖延症,提高效率,就要找到提升啟動力和執行力的方法。
萬事開頭難,先介紹3種產生“啟動力”的方法:1、321法則
忽視感受的誘惑,直面目標與現實。想到要做什麼事情了,別去糾結、不要多想,直接給自己數“3、2、1”,然後立馬開始行動。跳過各種誘惑和思維惰性,直接開始行動。
例如到了要起床的時間:我們的目標是早點起床,然後去運動鍛鍊,但我們的感受卻希望多睡會懶覺,上班不遲到就好。這時候就對自己說,我數“3、2、1”馬上起床去跑步,然後照著做就好了。
2、荊棘策略
增加錯誤選擇的成本,來獲得啟動力。透過描述現狀,和不這麼做的後果,想的越悽慘越好。
還是舉例要早起跑步,你可以告訴自己“今天不立即起床跑步,意味著未來的每一天我都沒法堅持鍛鍊,會毀了我整個早起計劃,會永遠影響我的身體健康,我可不想英年早逝。”這麼嚴重的後果你承擔的起嗎?還是乖乖起床跑步吧。
延伸出來,荊棘策略可以增加錯誤路線的成本;可以增大正確路線的收益;可以減少正確路線的成本。
3、簡化原則
用行動走出選擇泥潭,把眾多的路徑減少到一條。不要去糾結事情的價值,不要猶豫,只管做,積累價值比拖延要強的多。
有時候你的拖延只是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無從下手。缺乏明確的目標時很容易進入程式性拖延,計劃好的看書、寫作、游泳、會友等因一再拖延什麼事也沒做。所以只要從簡單的翻開書本、拿出紙筆、走出門開始,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事的價值,做就對了。
貴在堅持不懈,持續獲得“執行力”的方法:1、短期:任務拆解法
把大任務拆解成小任務,然後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能從中得到成就感或者自己設定的獎勵。如將年終總結任務進行分解完成。
年終總結任務分解1.透過資料和週報,回顧工作內容和工作成果2.確定年終總結PPT的整體構成和頁面分配3.挑選模版,搭建年終總結的PPT框架4.寫完PPT的第一個部分“工作情況”5.寫完PPT的第二個部分“經驗分享”6.寫完PPT的第三個部分“未來計劃”7.完成PPT相關資料填充和表格製作8.檢查並重新編寫不足和不適當的部分9.最後確定內容是否全部完成2、長期:“快”+“早”
快指的是提高做事的【效率】,早指的是能【提前】就提前。效率和提前是一個整體,效率會帶來提前,提前也會帶來效率,從而形成正迴圈。
比如要列印50份檔案,並修改每份檔案的標題序號。可以百度找到批次重新命名word文件標題的方法,再去列印裝訂,遠比一份份操作來的快,效率更高。
請關注“小白學習園地”~分享小知識、乾貨、成長感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