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問答達人

    隆美爾雖然沒出自傳,但有日記,基本上可以算比較客觀的了,畢竟日記只記了事件,沒自吹。後來出的書叫《隆美爾戰時檔案》,我記得應該是這個名字。

    隆美爾二戰是起步比較低,後來受希特勒喜愛,所以提拔很快,其他德國著名將領二戰開戰時,級別已經比較高了。一開始入侵法國時,隆美爾的指揮其實是非常混亂的,他自己都記載的有時候找不到自己部隊了,有時候自己跑到哪兒了也搞不清楚。比如跟著前鋒部隊跑,結果遇上了法國坦克,而且手裡武器都無法擊穿法國坦克,結果隆美爾下令所有武器都對法國坦克開火,居然把法中國人嚇跑了…,還有一次迷路了,迎頭裝上法中國人的防線,然後隆美爾冒充法中國人,與對方擦肩而過,跑到防線背後去了。

    實在是法中國人太垃圾了,不然很多時候隆美爾都會死於自己瞎幾把跑。然而隆美爾並不認為自己做法是錯的,他認為只要自己衝得夠快,對方的指揮和後勤就會被大亂,然後就比自己更混亂,自己亂一點兒也就無所謂了。然而這種思路要是讓他去指揮大兵團,簡直就是災難。這段時期隆美爾只是個帶頭衝的猛將兄形象,沒法指揮大部隊的,但戰果不錯。

    希特勒和德國的軍事貴族有些矛盾,當時德國的容克貴族是不太服他的,所以希特勒只能拉攏一批年輕將領,就選中隆美爾作為代表了。希特勒未必意識到隆美爾能力不足,但肯定能意識到隆美爾的資歷沒法服眾。剛好非洲戰場作為一個獨立的戰略方向,德國無力投放太多部隊,但又不能放棄,因為英國從這裡獲得原料補給,而且北非可能成為英國反攻的出發地。這種情況下,北非就成了一個級別高,但部隊少的戰場,剛好把隆美爾放過去刷資歷。隆美爾在北非的時候,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補給缺乏,沒法橫衝直撞了,另一方面,沙漠裡沒啥防線可言,所謂的防線,其實是以城市構成的據點,不像陸戰,反倒像海戰。

    所謂衝過防線對方就混亂了的情況基本不存在。這種環境下,隆美爾被迫每次行動都要精打細算,而且策劃周密,才逐漸磨鍊出指揮大軍團的能力。最後重型裝備全打完的情況下,面對美國支援下英國裝備的絕對優勢,隆美爾還能帶著人員完整逃掉,已經證明了他的指揮實力了。

    其實戰略指揮是種思考方式,而非能力,個人覺得海戰更容易培養戰略思維。陸戰因為複雜的地理環境,可以靠小的勝利來累積優勢,讓人沉迷於戰術勝利,而海戰往往是一錘子買賣,沒從頭到尾全想清楚的人,一不小心就把艦隊全送了。而隆美爾在北非面臨的問題更嚴重,以前在歐洲是隻要我衝得夠快就贏了,到了北非,變成了只要我衝得夠快,就沒油了,甚至不需要敵人來打我。

    在非洲踩坑踩多了,隆美爾自然就換思路了。也幸好英國將領也比較菜,才給了隆美爾打怪升級的機會。一般缺少戰略思維的將領,都要死到臨頭了才回過神來,不是他們沒戰略指揮的能力,而是根本沒往那方面想,等到意識到問題時,大勢已去。然而北非戰場太特殊,雙方投入力量都小,而且都在添油,英國方面水平更差,隆美爾就算失誤,也能再來一遍。

    東線剛開始的時候,如果隆美爾去指揮幾個師呢?資歷倒是夠了,但級別低了,達不到希特勒捧他的目的。後期隆美爾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夠在東線當高階指揮了,然而這時候,美國已經參戰了,德國面臨新英國反攻的壓力,不可能抽掉對英國最熟悉的隆美爾去東線。何況隆美爾其實是希特勒樹立出來打德國貴族將領的臉的,所以也不可能直接把隆美爾空降過去接管別人的部隊,高階將領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而且還有個問題,後期希特勒把隆美爾捧成元帥了,他去東線只會更尷尬。

  • 2 # 幸福最重要753

    把北非當作雞肋,態度有點不堅決!是應該集中兵力先打蘇聯,多一個裝甲師在蘇聯在初期也很厲害了,因為那兒比北非的地理還有優勢!無論是在中央集團軍群還是南方集團軍群都可以!他雷厲風行的作風,蘇軍也受不了!41年六月份,德軍已經在北非卓有成效,再給他些力量就打到開羅了!因為英軍那時有點蒙,託布魯克被圍,希臘失敗!士氣低落!所以要麼給他多些增援完成北非戰役,要麼添一點兵力採取守勢擋著英軍,這個時候北非的態勢派隆美爾的副將(跟隨隆美爾有了點沙漠戰的經驗)指揮,防守的話後者一時也會拿他沒辦法!因為英軍|也需要大量增援才能反攻德軍,這需要時間!這個空擋去打基輔,或者莫斯科都可以!東線已經是推遲了一個月才進攻,所以多個隆美爾裝甲師可以趕上幾天時間!對基輔,對莫斯科都有利!他們一失敗,北非戰場的解決就是時間問題了!在蘇聯冬季幾個月的時間德軍可以休整採取守勢,這時北非正好比夏季舒服一點!具體怎麼打德軍也好受一些!西線德軍就是浪費,美國不參戰,英國陸軍沒有用武之地,他強大的海軍能運船,但他敢大規模登陸嗎?德國空軍在等著他,英國空軍自保有餘,進攻還不足!因為不列顛空戰,德軍是輸在雷達,英軍提前預警了,而不是全靠實力!英空軍進攻的話,雷達的作用就小多了!而德空軍成了以逸待勞!

  • 3 # 國禽樂園

    隆美爾作戰意志不夠堅定,希特勒說的。打仗對於隆美爾來講更多的的是腦力遊戲,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生死較量。順風順水作戰還能出奇制勝,但是像非洲軍團那樣沒有補給的逆勢戰役,隆美爾往往會逃的。本來裝甲作戰就是秉承了重灌騎兵靈活機動的特點。隆美爾去東線恐怕會出現斯大林格勒那樣的圍殲。隆美爾要是投降了,對整個德軍的震撼太大了。

  • 4 # 戰略論

    法國戰役結束後,由於隆美爾指揮的第7裝甲師戰績卓著,隆美爾本人也從少將被提升為中將,一般來說這個級別將可以擔任更高一級的軍級指揮官。在希特勒的親信中,隆美爾是指揮能力最強的,而且還是精通裝甲作戰,自然也就更得希特勒的親賴了。如果希特勒不決定開闢非洲戰場的話,無疑隆美爾會作為一名摩托化軍軍長被派往東線,參加對蘇作戰。但是由於義大利在北非遭遇慘敗,希特勒已經決心直接為他的義大利盟友提供軍事援助,計劃向北非投入兩個機動能力較高的師組成一個“非洲軍”,指揮這個非洲軍的重任最終落到了隆美爾的肩上。

    直到德軍被盟軍徹底逐出非洲後,隆美爾也沒有被派往東線,而是被留在了義大利戰場,後來又派往了西線抵擋盟軍可能的登陸行動,隆美爾一直都被用於對付英美盟軍而不是東線的蘇軍,主要就是由於隆美爾擁有和英美軍隊作戰的經驗。東線戰場和西線以及北非戰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制空權上,在西線德軍任何的行動首要考慮的威脅就是來自空中,而且是不分前線和後方的。而對於東線這樣的廣袤戰場,加上雙方空軍力量的不足,空中因素只能起次要的作用。隆美爾這樣將領自然是放在西線和北非更加合適,而不是東線戰場。

  • 5 # 島主說事

    首先,元首是不是喜歡隆美爾並不確定,如果喜歡,就不會把他列在黑名單中。況且,在元首眼裡,除了二戈(戈林戈培爾)和蓋世太保外,對黨衛軍將領,他還是說撤就撤說罵就罵,相比隆美爾,古德里安應該功績更大吧,元首照樣不信任。

    其次,元首是想調隆美爾到東線,但隆美爾的性格決定他更適合單獨作戰。早在一戰時,隆美爾所在排取得大勝,但上級頒發獎章時卻沒有他,為此,隆美爾非常生氣,鬧了很長時間情緒。元首得知這個情況後知人善任,在法國戰役中,隆美爾率領裝甲部隊出盡風頭,元首為此授予他騎士勳章。

    當隆美爾躊躇滿志要在東線建立功勳時,義大利在北非潰不成軍,元首又想到隆美爾的獨特才能,就給他三個師去救援意軍,沒想到這次任命給隆美爾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成就了隆美爾沙漠之狐的美名。

    第三,隆美爾去西線任B集團軍群司令,並不是元首大材小用或者不喜歡他。因為北非戰役失敗,隆美爾有些失落,加上東線戰場蘇軍進入大反攻,這時的西線戰場對德軍來說面臨背部受敵的危險境地。此時元首調隆美爾去西線,也是在重用他。

    但這時候的元首與隆美爾關係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損害。主要原因是在前面戰場上,隆美爾與他在一些做法上出現分歧。

    因此,在德國面臨盟軍兩線夾擊的關鍵階段,隆美爾為了大西洋堡壘想再出份力,但他的方案並沒得到柏林重視,相反要兵沒兵要裝甲部隊也沒有,而且還要從西線往東線調部隊,從中看出,德軍的重點放在東線。

    通過上面分析,元首沒有真正喜歡哪個將領,只是在利用他們的忠誠。當隆美爾在參謀長參與兵變一事沒有上報和持猶豫態度時,元首發現隆美爾也是個危險的定時炸彈,只好祕密處死隆美爾並以病死為由為他舉行國葬以掩人耳目。

  • 6 # 漩渦鳴人yy

    軍隊裡面最需要的是什麼?軍隊裡面最重要的是資歷!如果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之下,一個軍隊和平地渡過某一個時期,新大對於一個軍人來講最重要的就是資歷,你的資歷混不到一定的資格,你想去指揮其他人,其他人第一反應就是不服。你別說其他的!我就問你,一個五年的老兵,我為什麼要聽你一個一年的新兵蛋子去指揮呢?命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憑啥你提拔的這麼快,我就是不服你能咋滴!

    關於這個軍隊的資歷的問題,其實古今中外出的事情還是挺多的。你比如最多著名的一件事情,也是中中國人最熟悉的一件事情,就是蔣大校長!還有他的黃埔學生!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的一件事情,便是自蔣介石發動北伐戰爭之後,一段時間裡面,直到他到解放戰爭之前,他一直致力於將自己的黃埔體系。帶入到軍隊裡面!原先我可以看到就是軍隊裡面佔據主流的,並不是蔣介石的黃埔學生,更多的是來自於保定,或者是來自於各大講武堂,甚至於來自於地方派系軍閥。但等到時間過了之後,蔣介石一點一點的把自己的黃埔學生帶到了權力的最高層,軍隊權力體系的最高層!成成為什麼那麼瘦?講究是信任,當然其他方面不可或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成成大批量的把蔣介石的黃埔子弟帶到了軍隊全的最高層!也就是陳誠手裡面的土木系!

    確實希特勒本人比較喜歡隆美爾,因為隆美爾從各種意義上來講都比較支援希特勒的個人方略,比如說出兵希臘出兵北非!這件事情德國參謀部是表示明確反對的,不站在希特勒這一遍此時站出來支援系統的是誰就是龍命,所以希特勒對於隆美爾是十分支援的,包括再後來北非戰場上面隆美爾打的確實不錯。就那點兵力能夠把英中國人打成那種樣子也確實不容易了!所以希特勒對於隆美爾的提拔很快!

    那講真的隆美爾的這點資歷和軍功在東線的那些將領看來。雖然說也能算得上是上流的水準,但還是掙不住那些頂尖的軍官!

    東線戰場上面那頂級的軍官多了去了,很多人都是在軍隊裡面熬了將近幾十年的老人了,要買軍功累累,要麼時間悠長。在軍隊裡面人脈極廣,隆美爾真正成為頂級將軍是在什麼時候,是在他進入北非戰場之後,也就是說在這之前他可以去東線戰場,但他並不能做指揮官的角色,更多的只能夠當一個排頭兵!只說指揮一個坦克師去發動突擊作戰,那這樣的做法很顯然不符合咱們預想之中沙漠之狐隆美爾這樣的盛名!

    所以他想要指揮一個大型兵團,想要指揮一個集團軍,他最重要的是什麼刷資歷,當然時間並不站在隆美爾這邊,他只能去刷軍功,所以沒有精力玩北非戰場回來的農民是沒有資格到東線去指揮大型兵團的!

    軍工不行,資歷不行,那你只能等著等著人家職位出了空缺以後,然後你再去填補這個空缺。

    這樣的做法很顯然,要想拿它出去作戰的話,就必須讓他單獨領一軍!就是這一片區域的所有作戰活動,你隆美爾自己一個人說了算,否則誰進來誰就會被隆美爾嫌棄,說你就是過來打亂我計劃的!

    整個東線戰場格局之大,兵力之廣不對配合之緊密,這並不是單獨作戰所能夠解決的,單獨作戰反而更容易成為前蘇聯軍隊的一個突破口!

    因此雖然你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面打英中國人刷了一波聲望,但是你想在東線戰場上面為所欲為,這是不可能的,東線戰場上面比你有能耐的比你資歷老的比你軍工多的大有人在,你永遠都不可能超過他們!你只能夠聽別人的指揮,但是隆美爾這個脾氣又不適合去做被指揮的那種人!

    所以最後沒得辦法,希特勒只能夠勉為其難地將他調到西線去當一個總的指揮司令!西線上面這種軍功赫赫,資歷比較老的將軍偏少,你隆美爾過去指揮,西線的人對於這件事情不會太多抱怨!

    其次就是這個地方,由於沒有人能掣肘你,所以你更能夠靈活自主的發揮你自己的能力!

    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講,希特勒把隆美爾放在西線而沒有放在東線,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 7 # HG影視剪輯

    問:希特勒那麼喜歡隆美爾,為什麼不調他去東線指揮戰鬥?

    回覆:希特勒不調隆美爾去東線的原因:

    1、 他沒有指揮大軍團作戰的經驗,在北非就指揮了幾個師;

    2、 指揮坦克戰不是他的強項;

    3 、去東線個個人都比他資歷高(一開始只是個師長)指揮不動;

    4 、東線的戰略大部分是統帥部直接制定 沒他的份;

    5 、西線需要一個人來統帥 他最適合;

    其次看要打的是什麼戰爭了!不能單純的否認希特勒的軍事能力,隆美爾比較擅長高機動的快速多兵種聯合作戰(即閃電戰)但對於陣地戰等等不是非常擅長,總體上來說,隆美爾要比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更強悍一點,屬於戰術天才型的,但其過分強調高機動,在面對東線大縱深戰鬥時他很容易搞出單兵突進的毛病,致使友軍的側翼暴露,在西線他已經暴露出這個毛病(當然這和古德里安不無關係)希特勒一直將北非戰場作為次要戰場,他對隆美爾也強調過主要是幫助義大利維護當地的殖民體系,隆美爾靈活的戰術更適宜指揮小型部隊,靈活機動作戰。所以北非要比東線更適合隆美爾,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

  • 8 # 章程290

    通過多位將領後來的回憶錄可以看出,在傳統德軍高階將領眼中,對隆美爾的評價並不太高。而隆美爾被奉上聖壇也有很大的原因出於納粹政府需要在軍中和民間樹立起一個軍神形象以提振士氣民心。客觀來講,隆美爾是一個敢於違背軍事常識,善於兵行險招的進取型將領,往往能出奇制勝,以寡勝多,但是北非喪失後,他曾擔綱西線防禦,在兵力不足,制空權喪盡的情況下也依然未有建樹,可見比較而言,自東線庫爾斯克戰役之後,德軍陷入的全面被動局面下,還是莫德爾這樣的將領更適合於東線作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想做銷售了,想找點手藝學學,有什麼手藝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