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香祖
-
2 # 對不起該使用者名稱已被用
當然可以了,這是你的自由。只是身份證上只能有姓名,不能有字,號,啥的。我記得上大學那時候,有個選修課老師是教書法的,他就有字,不過主要是在寫書法的時候,署名用。貌似,搞書法,作畫(國畫)的人好像都有字
-
3 # 御大俠skr
傳統可以保留,但是都是在自己家族和較好的親戚朋友之間叫,身份證和戶口本上不會有的。因為,傳統是沒有法律強制力的,所以,都靠個人自發的維護和傳承。
一般來說,古人的名、字、號、齋室(就是住所名),都是 有一定的寓意 和 體現的,可簡單地概括為: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明志,齋室寄情。“名”是一個人 一生中 唯一的“大號”,非常鄭重和尊貴的,是用於 官方 和 入家譜的,往往有一定的深意。正由於“名”對一個人來說 非常尊貴,直呼其名 顯得對別人 不尊重。於是,“字”就誕生了。古代 男子成年之後要 行冠禮後取字。“行冠取字”也是 古代禮儀 的一部分,古代男子成年之後,要行冠禮,同時讓 有名望的人 給自己取一個字(或 自己給自己 取一個),字和名是 有一定的關係的。在日常生活中,稱呼一個人 更多呼其字,畢竟名字比較尊貴,不可直呼。至於古人的號,有的是“自號”有的是別人給的“號”,表現的 不僅僅是尊敬,也是影響力,社會地位的體現,不論褒貶。齋室名 更是寄予了一種 主人的情懷。那麼現 代人為 何不不用了?
我認為主要有 四個原因;1、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 主要是 破除舊文化,屬於傳統禮制的“行冠取字”也被一併打倒了。2、社會原因,傳統禮制要堅持比較麻煩,對於 社會底層的人 要取個 字 是不容易的。3、戶籍登記改革,而且“字”不實用了,關鍵是 人們不再重視那些“禮儀”了,生活中都 直呼其名 了,直呼其名 都覺得 很正常了,字 也就失去了 它存在的意義了。4、文革。
當然,現在也有取字的,主要存在於讀書人,畫家,書法家中。因為這一部分人群還是比較注重傳統文化的,取字也是彰顯自己的文化修養的一部分,但趨庸風雅者也有之。對此,取字之事,褒貶不一。取與不取也看自己喜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