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天覽月
-
2 # Wspace留白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翻譯講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樣,水是天地間善的極致,給萬物提供滋養,而自己卻安居其下而不與之爭。
02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翻譯講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瞭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能更彰顯自己;不自我誇耀,反而能成就功業;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期有所長進;因為不爭,所以天下都難與之爭。
03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翻譯講解】:天地長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是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04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翻譯講解】:狂暴的颶風颳不一早晨,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張“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於自然的。飄風、驟雨不能持久,故爾:暴政是不會持久的。
05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弛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
【翻譯講解】: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五音(鏗鏘)使人聽覺不敏,五味悅口使人口味敗壞,馳馬打獵使人心發狂,珍貴的財物使人偷和搶。
0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翻譯講解】:把持擁有得多多的,不如適可而止。錘尖了又從而磨得鋒利無比,不可能保持長久。滿堂都是金玉,卻無法永久的守藏。身處富貴而又驕縱無度,只能自取災殃。
07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譯解】委曲反能求全,彎曲則能伸直,低窪反能充盈,破舊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08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出處:《道德經》第十六章
【翻譯講解】: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09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
【翻譯講解】: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慾(就能為道無憂)。
10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翻譯講解】:誠信不足,就會失去信任。
11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翻譯講解】:大道永遠順應自然而無為,但沒有一件事不是它所為。
1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翻譯講解】:踮起腳跟不能久立,跨步過大無法遠行。自以為有見識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見功,自高自大的人不會有長進。
1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翻譯講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14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翻譯講解】:輕率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失去主宰。
15 物壯則老。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章
【翻譯講解】:事物達到強盛之時,也就走向衰老。
16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翻譯講解】:要讓其收縮,必先讓其張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強他;要廢除他,就先讓他興盛,要想奪取他,就先給予他。
1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翻譯講解】:能瞭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才叫剛強。知道滿足者(總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者(才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18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翻譯講解】:最方正的東西卻看不到它的稜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19 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翻譯講解】:天下最柔的東西,反而能馳騁穿越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中。
20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翻譯講解】:過分愛惜名聲必帶來大的損傷,過多的積聚財物,必定給自己帶來不幸。知足的人就不會遭受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平安。
21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翻譯講解】:以正道治國,以奇計用兵,與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22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翻譯講解】:察見幾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強。
23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翻譯講解】:最完善的,總讓人感到有什麼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虛,它的作用沒有窮盡。最正直的好似彎曲,最靈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辯的卻好像有理說不出。
24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八
【翻譯講解】: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25 治大國若烹小鮮。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章
【翻譯講解】:治理大國就像烹煮小魚(一樣的道理)。
26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翻譯講解】:處理困難的事,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從細微處做起。
27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翻譯講解】:天下的難事,必定發生於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於細微。
28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翻譯講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處理禍亂一定要在禍亂髮生之前。
29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翻譯講解】:合抱的大樹,是從幼芽發起,九層的高臺,是用一筐筐土積累的;千里遠行,也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
30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翻譯講解】:對待結束時的工作,還像開始時一樣認真,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
3 # 瀚海尋珠
老子道德經很玄妙?這樣理解道德經,將會無往而不利,至於說,有什麼收穫或感悟,每個人都不會相同。
對於《道德經》,為什麼它顯得如此玄妙?時間久遠,文字的障礙,以及殘缺不全,不知何為正統的版本,還有歷朝歷代,無數人的解讀,讓短短的五千字變得彷彿無窮無盡,玄之又玄。
觀念一轉,穿暖花開。
其實大可不必。不管是《道德經》還是《易經》,這些我們都認為非常玄妙高深的東西,究其根本,也無非就是一本書。然而,歷史的滾滾長河,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經典。道德經也是如此,如果他真的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高深莫測,世上鮮有人能理解,運用。那樣的話,它在歷史的長河中會逐漸的泯滅。
如同我們現在的病毒,如果說,病毒非常的惡劣,就像天花,鼠疫,霍亂這些,我們會採取很多應對的措施,最終將其殺滅甚至完全控制。然而對於一般性的感冒病毒,我們卻可以容忍,於是它們也就可以活得更長久。這也是道德經裡的智慧: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母。示弱,守柔,才能得以長久。
拋開是否高深不論,我們應該如何去閱讀道德經?兼聽則明,偏聽則晦。需要博觀約取,多方對照。當然可以去完全承繼某一家的註解,真正的化為己用。也可以去通過比較博取眾家之長,形成一己觀念。
然而問題卻在於,我們好為人師,喜歡去辯論。目的就是去說服別人,進而顯得自己高深。於是,道德經就成了辯論的主題,因為它玄妙高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大家就可以自由發揮,互相攻詰。這反而走入了誤區。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我們讀書,只為了修身養性,提高自己。而不是為了用一些自認為高深的東西去攻擊別人,去顯示自己的優越,這樣反而就低俗了,對自己有害,對工作生活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這從道德經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如果說道德經是一座寶礦的話,我們要做的只是去讀,去挖掘,這或許也是每個人收穫不同的原因。還是那句話,因為其大,所以我們很難一下子看到廬山真面目,只能看到一個側面,這樣子,就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角度不同。更應該互相學習,而非爭論不休。
然而,我們總是急功近利,就像閱讀,貪心不足蛇吞象。想一口氣吃個胖子,一下子博覽群書,最好有機器人的晶片。甚至書都懶得讀,要聽人講,這也是最近講書流行的原因。然而,我們得到了什麼?無非是別人吃剩下的骨頭,嚼過的饅頭。且不說他們理解的對錯,能有多少營養?
所以讀書千萬不能急功近利。讀書就是一種積累,一種修行。功夫用在當下,效果潛移默化。我們可能看不出,一月一年的功效,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五年十年的爆發。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如果說讀書,是無為,那麼急功近利,就是有為。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無為,而無不為。養的梧桐在,鳳凰自然來。
廣而大之,不僅要讀道德經,更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讀書的功用,古人已經說的非常透徹。
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讀起來吧。
-
4 # 李熠2
一、人生的首要任務: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二、人生的終極目標: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l亡者壽。
三、人生的價值:通過玄鑑,達到玄同,獲得玄德,邁向玄之又玄的玄妙境界。
四、人生過程的主要作用: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或體驗愛與被愛的感悟,驗證愛與被的真諦。人生正確的路徑是探索愛,奉獻愛,成就愛,分享愛,成為愛。這是一個良性迴圈的人生過程。反之則煩惱,糾結,衝突,矛盾,痛苦,怨恨不斷,是惡性迴圈的過程。故巜道德經》曰: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夫唯道善貨且成。
五、《道德經》乃人們靈魂的燈塔。
六、道法自然是宇宙生生不息,迴圈往復,共處共榮的唯一法則。
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人生的妙哲學。
八、道德經有無數個正解。修身有修身的正解,齊家有齊家的正解,治國有治國的正解,平天下有平天下的正解。故曰: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豐,修之於邦其德乃長,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
5 # 雲1765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證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脫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一、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己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著"人定勝天"的心態,鬥天、鬥地、鬥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能夠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己所要到達的目標或理想,因為"天不負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殺身之禍,這也涉及到後面所寫的"知足"。
二、人與人之間的秩序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要想成為聖人實非易事,要想成為聖人,就應有一顆謙虛的心,不恥下問,努力地用知識與道德來充實自己。,同時,要忌空無實際的志向,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結合自身實際,去實現貼合自己潛力的理想與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強健的體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不應有驕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視他人的存在,驕傲自大隻會使自己迷失方向,跌入萬丈深淵。"知彼知已,方能百戰百勝。""人貴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潛力,一切的困難就不將是困難了,完美的明天將被自己開創。
"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有時也會決定整體。我們注重整體的同時,也不應忽視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從小事做起。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大廈,也是一塊塊磚建起來的。因此,我們在實現自己的理想時,要從小事做起,從此刻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終成大事,實現理想。
"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剛至強,柔變強。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等。以柔克剛,柔能勝剛,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敗天下到堅之物,這是道之一。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卻很少,甚至沒有。人民在強權之下,也許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來的柔弱,卻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來亡,便是一個例子。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是一種高階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己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應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佈,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著地應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己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夫唯不爭,故無憂。""見素抱樸,少見寡慾,絕學無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能夠長久。"人有一大缺點,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變這一大缺點,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慾,持續一顆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煩惱。無煩惱者,常帶有微笑,能開心、快樂與幸福,這就能夠使自己壽命延長,安度天年。
總的來說,《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明白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快樂與幸福。
-
6 # 館閣秀才
剛好近期正在學習《道德經》,有了一些粗淺的見解。
一,《道德經》不應該是老子出關時草草書就的作品。現在,關於老子寫道德經的故事,大多認可是他在辭去周王室國家圖書館館長職務後,騎青牛出函谷關時被關吏尹喜截留而作的。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原因有二:一是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多字,而且裡邊的哲理和智慧嚴謹而科學,是經過深思熟慮寫成的,甚至是老子一生的知識積累,不是匆匆忙忙而就的文章;二是老子長期任國家圖書館館長,有機會遍覽國家藏書和所有歷史典籍,道德經實際是一部古人智慧的集大成之作,裡邊有包括易經等老子之前的歷史資料和古人智慧。
二,道德經裡的觀點既不是唯物主義哲學,也不是唯心主義思想,而是一種形而上學的理論。老子認為,道既無形,也無聲,是看不見、聽不到,也摸不著的虛無縹緲的東西,既玄幻又神祕。
三,老子的道德經實際是一部“古代帝王師”之作,但對於現代人修身養性、為人處世卻大有借鑑意義。
四,道德經以天道論人道,多以天地萬物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來比喻人生和社會,讓人感覺有些不接地氣。所以,現代人讀這篇文章就會千人千種理解。
五,道德經的思想核心是無慾,無知,無為,表面看帶有很濃重的消極意味。所以,這部典籍適合中老年人學習,正處於積極作為時期的青年人最好暫時不讀,或者不去深入學習。
-
7 # 正道行2818
這是一個沒有固定且唯一答案的問題,因人而異,各人從《道德經》中得到的感悟是不相同的,其一言一辭都可能引起閱讀者的領悟,得其受益。
我獲得的感悟應該是獨一的吧。《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句,甚覺感悟特深;此句讓人明白,天地聖人本無人情世故,不會對誰特別眷顧,對誰都一視同仁;作為萬物百姓的個人,都會有“芻狗”之遇。芻狗,祭祀用神物;當祭祀之時,芻狗會被奉上神聖而不可或缺的位置,成為唯一的尊者;當祭祀結束時,又會成為不可留存的棄物,從巔峰直墜峰谷。人生一輩子,難免會有峰谷曲折的起伏跌宕,正確對待處優時的不驕、處劣時的不餒,無驕躁之得意,無敗餒的喪氣,心態就會平和淡定,波折也就不成其為波折;“夫唯不爭,故無尤”。
只有對比,才知其利其弊的所在。“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沒有峰谷之低,也就體會不到峰巔之高。因此,“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見小曰明,守柔曰強”,心明未必要見大,志強未必不柔弱,“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悟之所得如同剝筍,層層深入,步步昇華,修身養性大致如此吧?長此以往,得道亦得德,道德體用合一於一體。
-
8 # 本然堂講席
題主好!你可能誤解了老子和《道德經》,因為“經文無義,何談有悟?”,也就不必探討。話題很大,下面簡介些知識,供參考。
【1,老子和《道德經》的真相】
從史料和考古看,道德思想是中國上古時期祖先文化的共同思想,淵源很早,是後世所有文化流派的共通之源,並非老子的發明獨創,即老子只是系統總結了自古以來的道德學說,結合自己的實證經驗,在函谷關令尹喜的逼迫下,才寫成“記錄道德之事”的《道德經》。這裡要注意:老子本不想寫此經,且只在書中寫“事“,不寫“義”。所以,不要以為老子有思想、有感悟、有說教,實質恰好相反,老子啥也沒說、所寫並非覺悟,字非本意,說也無說。為何?無慾則無言,無為則無心,入無則離義,明道則無求。老子既然提出“無慾、無為“的主張,若起心寫字,就沒無慾;動念講義,就沒無為------自相矛盾,何以教人?因此,他只是用書寫方式彙報了自己“實證道德的故事”,並沒說絲毫之義,因為道德是獨立、絕在和唯一的,沒有對比性,不能旁觀,也就不可說、不可思、不可描述。明白這些常識,就該知道“聖人與凡夫不同”,不可用凡夫心揣測聖人,還鑽研什麼經義呢?多此一舉,離真萬里。
【2,“常道“為假,執著自迷成害】
老子在經文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裡,就否定了思維、言語和文字的真實性,因為“常道”就是指用思、言、字所表達的一切。換言之,老子認為“用思、言、字”的形式不能正確認知“道”,即便以之描述了“道”,也不是真的“道”,而是“非道”,故常道=非道=假道。世人多不懂首句的最深義,起步就錯,摸象千年至今,雖口若懸河,終是盲人論日,決定誤人。明白此理,就知“真悟道者不談道德,真在道者不論覺悟,真明道者不講所得”。無知無覺、無慾無得、無思無念,頓入“無”之門,僅此而已,若能瞬間做到,當下就見老子宛然對面,從未離世。
【3,“道“有兩性,“無“是真性,“有“是假性,則入“無“者智,陷“有“者愚。】
老子在首章講的很清楚,“道”有兩面,說成兩性;“無”是真性,無形遍在,不可認知;“有”是假性,可思、可說、可描述。故人能證“無”,才入道門;人若溺“有”,必在矛盾,不離生死,焉能有智?換言之,悟道不可說、不可思議“無”,因為人一思量表達,“無”就變成“有”,也叫“非無”,而“非無=有”,是“道”的假性;人在假中,常愚常顛倒,不能明道真,必然自害無慧,南轅北轍。
【4,“證道“只需無慾,“在道“只是無為】
為打破“有”的巨大迷惑性,老子在全經反覆換著方法,以借“有”說“無”、借“無”說“道”、借“道”說“德”為敘事原理,啟發世人見“有”而離“有”,入“無”而在“無”,最終超越矛盾、生死和時空,頓然與道德一體,恢復圓滿的道性,成為聖人。具體做法分兩步,先無慾,即沒心理活動,無思而行,無念而在,養成習慣,就能驅散“有”的迷霧,立刻生出本能的道智;再無為,即功夫日深,心常不動,見一切都是見道、見己,沒有彼此,遠離矛盾,不覺於萬物,立刻能恢復本能的道慧,雖身在世間,卻心無世間,當下成聖。換言之,老子寫《道德經》,只為告訴世人這個“悟無為聖”的真理,以此救人濟世,再無別的聖教。
【5,真道人必隱,悟道人必藏】
為何?老子在經文反覆暗示了原因,並總結為“三隱和三士”的規律,即“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以及“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而不以為道”。也因此,說道易迷,論道易惑,談道易誤,寫道易失,騎驢找驢,終是愚蠢。反觀世人,不知“己是道身,萬物皆道,生在德中,恩澤不離”,四處尋“道”,積功累“德”,徒勞無用,一生虛度,可悲可嘆。道不遠人,人自遠之,千古未改,如之奈何,道將何為?
總之,道德是萬物的共性,是人的本能;道德即萬物(人),沒有什麼不是道德,也就不需專談什麼別的道德!世人常迷失這個真理,墮在自造的生死中為囚,痛苦無量,所以聖人老子出世,只是巧用《道德經》,揭示此真相,以拯救世人。但經文卻有字而無說無義,因為“道德”在思維和言字之外,口述蒼白,表達無用,言語成獄,念頭多餘。閱經而無想者知“道“,見物而無求者明“道“,無心無得者為“聖“,一切盡在不言中。知“無”才能懂經,在“無”才與老子同行。
-
9 # 碎為微塵
說道德經所蘊含的智慧用之不竭絲毫不為過。
道德經是一部哲學鉅作,也是一部兵書,更是一本“天書”,說它是天書,是指它短短几千字卻蘊含了無上的智慧和不盡的道法。人的資質或高或低,總能從中汲取到適用的智慧。其論述有關修身、治國、為政、用兵等各個方面,對個人、社會、國家、世界、古今中外都能產生巨大影響。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段話是否讓你想起佛曰無常?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這是否又讓你想到儒家的中庸之道?
不知道你是否真切感受過“傻人有傻福”“吃虧是福”“禍福相依”,如果感受過,那“無為而無不為,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是否讓你產生共鳴?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不是辯證思想的體現嗎?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是否讓你聯想到“凡事有度”“適可而止”“水滿則溢”“物極必反”?
“功成弗居”“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結合“飛鳥盡,良弓藏”來看,可有道理?
其實我最接地氣的一個領悟無關道德經本身的內容,那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話大家都聽過,卻未必都真切地感受過。我反覆讀著一段話,不止對這話有了“溫故而知新”的理解,還“觸類旁通”地明白了一些以前學到的知識,而真正理解和明白之後的知識是深入骨髓的,它將影響人的觀念,改變人的態度,對人生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
所以讀道德經,書中是一個浩瀚的宇宙,書中每一個字甚至還會觸發新的宇宙,這是否間接印證了佛教所說的“一花一世界”?
因為覺得道德經中諸多觀念與很多宗教信仰和哲學思想殊途同歸,更讓人覺得萬教同宗,萬法同源。
因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為腹不為目等”讓有的人誤解為道德經消極、悲觀,甚至愚民,但再深入瞭解一點,就會發現非是消極,而是積極;非是悲觀,而是客觀;非是愚民,而是點化眾生。
-
10 # 一葉孤帆行萬舟
讀《道德經》感言:立言之指,使知而行之,欲其深造而自得也。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自謂我所言者,皆人人日用中最省力一著工夫,明明白白,甚易知甚易行。只是人不能知不能行耳。言有宗,事有君,以我言言事事,皆以大道為主,非是漫衍荒唐之說,故曰:言有宗,事有君。宗君皆主也,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且如一往所說,絕聖棄智,虛心無我,謙下不爭,忘形釋智,件件都是最省力工夫,故下便是。全不用你多知多解,只在休心二字,豈不最易知最易行邪?然人之所以不能知者,因從來人人都在知見上用心,卻除知字,便無下落。以我無知無識一著,極難湊泊,所以人不知我耳。
回覆列表
在《道德經》中,道與德是老子思想中兩個最重要的概念,也是老子思想的最重要的基點。尤其是道的提出與闡釋發明,為老子宇宙論的構建,政治論的形成,及其人生論的延伸,都是前提的和基礎的。老子主張遵道,要遵循道的規律做事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首先要明道。
老子提出的道的概念內涵豐富而深邃。
關於道的內涵。
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細緻地描述了道的形象與特點,“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對道的描述實有多重含義,首先它是宇宙的本體,其次它是宇宙產生的先決,再次它同時又是運動的。道的廣大無邊能包容萬物,道的先決產生了天地,道的生生不息使得它永遠存在。對於要遵循的這個道,必須要明白它的特點,否則又怎能去遵循它呢?於是,老子對道的特點作出明確的解說,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之道的特點,第一是迴圈執行,第二是行動柔和。宇宙的形成過程是道生天地,天地生萬物,這便是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是宇宙本體,道產生了天地,天地產生了陰氣、陽氣、和氣,三氣產生了萬物。
關於道的外延。
老子之道是先決的,無為的,博大的。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老子所謂的道是先決的,它能產生天地,天地又產生萬物,養育萬物,成就萬物,覆蓋萬物。同時,道又是無私的,無為的,它不佔有萬物,更不去管理萬物,一任萬物自由生長繁衍。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這是老子的政治論,這個“道”是要取消奴隸社會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階級制度,回到上古原始社會的自然狀態。老子認為在這樣的社會裡,人與人,鬼與人就不相傷害,不相仇視了。
關於道的效用。
對於遵道的效用,老子對之進行了考論,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不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之,知之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與江海。”老子認為王侯要認識道並遵循它的規律,那麼萬民就能歸附他了。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道是視無形、聽無聲、言無味的大象,這個大象宇宙萬類都在用它,而用之不盡。侯王如果能掌握它的規律,施於民而不害於民,國家就能平安順利了。侯王要治國安民必須有行之有效的方式與工具,老子認為這個方式工具就是道,就是一。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為貞將恐蹶。”在老子道的觀念裡,道是宇宙本體,是一,是宇宙間一切東西諸如天、地、神、谷、萬物得以產生的源泉。同時,侯王更是需要了解一,遵從一,才能存在,才能更好地治國安民。遵道其功甚巨,遵循這個道,則“有求以得,有罪以免”。統治者遵循這個道,則可以使惡人化為善人,國家就大治了。
其次要尊道。
老子給予道以至高無上的地位,並深以為傲。第二十章:“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眾人昭昭,我獨昏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我愚人之心也哉。”這是老子內心的獨語,他認為自己與別人最大的不同,在於獨自靠著大道吃飯,不用別人的技巧。在老子這裡,道是崇高的,是凌駕於萬物之上的,人們必須要尊崇道。
再次要合道。
既尊其道,便遵其道。遵道就要合道,要遵循著道的規律去做事,否則將一敗塗地。以道為尊,以道為準,以道為標的。道是老子所堅持的主要思想與行為準則,也是成就老子之獨特與博大的主要因素。在第二十一章中更是明確地指出了這種思想意識,“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老子之道即指宇宙本體,它是沒有形體的,人類的感官雖然不能感覺到它,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有它的實質,有它的形象,有它的精神,有它的效驗。同時,它又先天地而生。所以大德之人的行動都遵循道的規律。第五十三章:“田甚蕪。倉其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奴隸主們特別是貴族的貪汙亂政,殘酷剝削,導致了奴隸的逃亡,田地的荒蕪,倉廩的虛空。然而他們卻過著享樂的生活,霸佔豐餘的財富,這是不合於大道的。這是老子的進步性所在。統治者治民不僅自已要掌握道的規律,而且要讓人民歸於自然。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生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老子的政治論,其一道是天地萬物的母親,人要掌握道去認識天地萬物,認識萬民;其二,統治萬民要閉塞他們的耳目口鼻,使他們無知無慾,回到自然狀態;其三,統治者要“見小”,“守柔”,“歸其明”,要之,是要人們的思想行為都合乎道的規範,是要遵循自然的正常規律。
道既已為老子思想之基,我們就應循著這個基點去發掘其最深層次的內涵,由此來走進老子,理解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