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硯傾茗77
-
2 # 打工仔看歷史
我的觀點是,祖龍若在,大秦安康,在祖龍面前,造反只是自取滅亡,取死之道。
祖龍若在,歷史就不會有指鹿為馬,不會有沙丘政變,祖龍時期,百姓皆生活於其威壓下,造反,不存在的,祖龍之政,無胡亥之政暴烈,百姓仍能生活,當時的天災較胡亥時期也少,百姓能夠生活下去。同時,祖龍時期的大秦軍力,強盛無匹,真正做到了所向披靡,胡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各世家大族也只能瑟瑟發抖,不敢有小動作,所以,祖龍在,大秦安。
大秦由盛而衰的轉折就是胡亥登基,扶蘇敗亡。祖龍若在,帝位交替會平穩,蒙恬等大將也不會被處理,以秦之強盛,造反,不存在的。同時,大概率扶蘇即位,公子扶蘇繼位的話,秦國不會這麼亂,因為扶蘇機智聰穎,生具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後來塞外征戰的歷練更使扶蘇變得更加成熟,他愛民如子,謙遜待人更深得廣大百姓的愛戴與推崇。試問這樣的人如果繼續大位,肯定會使正處在亂世當中秦國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各地叛亂我相信也不會這麼多了。
祖龍若在,我相信他能夠請回已經告老還鄉的王翦。要知道王翦的英勇不下於項羽,而且王翦更有超凡的智慧,豐富的做戰經驗,如果由王翦掃平叛亂,我相信不會有項羽的稱霸了。
祖龍若在,李斯也就不會死。李斯不死的話,他也會幫助秦始皇出很多好的點子的。秦始皇只所有能統一六國,李斯的功勞是最大的。如果李斯能夠繼續為秦始皇效力我相信秦國的命運會有所改變的。
祖龍若在,他可以把去百越那支50萬秦國大軍調回來,如果這支生力軍能調回來的話,那將是一支多麼恐怖的力量,相信會成為項羽部隊一個強有力的勁敵。
總之,祖龍若在,以其聰明才智,以其威望及手段,一定能夠讓大秦傲立世間,大秦再續3000年不再是夢想。
-
3 # 半生元
此言差矣!太想當然和無視現實了。秦始皇就算多活幾年,也是於事無補,回天乏術。須知,秦始皇不是神,自然不知道趙高的“指鹿為馬”,也不知道“反秦聲浪”有多麼地“摧古拉朽”,更不知道趙佗的“坐山觀虎鬥”,乃至於“自立為王”的好不逍遙。倘若,看不到社會矛盾的尖銳,且沒有相應的解決之道,再雄才大略也就是個笑話,徒增遺憾罷了!殘酷的政治現實,非個人所能改觀。
“秦法”讓秦國崛起,亦讓秦朝滅亡。秦國重用法家,推動變法圖強策略,採取“重農抑商、耕戰一體、軍功激勵制度”等措施,終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平時,軍民合力屯墾、共事生產,社會基本穩定,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國力穩步提升。戰時,動員能力強,能很快投入戰鬥,又有軍功作為激勵手段,戰鬥力大幅度增強。奮六世之餘烈,變法圖強措施完全消化,秦國有了一統六國的實力。統一六國後,天下承平,戰事不多,“秦法”的弊端也就顯現出來了。譬如“以吏為師”、“嚴刑峻法”有增無減,人民苦不堪言,“苛政猛於虎”啊!正所謂,成也“秦法”,敗也“秦法”,過猶不及。
秦朝思想文化的束縛,讓知識分子無所適從,得不到他們的支援與認可。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自視甚高以為“皇帝”,大行“焚書坑儒”之能事,導致知識分子離心離德。“士”作為當時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在社會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團結的下場,只能自求多福了。先秦寬鬆的社會環境,一去不復返,換誰也受不了啊!穩固政權,消除六國的影響力,也就無從下手了。秦在政治上統一了六國,卻沒在思想上統一六國。其為人所詬病的舉措,更是起了反作用,助推了六國勢力復起的“激素”,統治危機已然出現。
秦一直折騰,沒有休養生息,人民沒有獲得感,日子一日不如一日。秦大興土木,妄想“秦治萬萬世”,不在乎人民的死活,以“黔首”稱呼之。修“阿房宮”供一人享樂,築長城上演“孟姜女哭長城”的悲劇,徭役更是動輒百萬人,百姓苦不堪言何足道哉乎?上層社會貪得無厭,生殺予奪,予求予取,“反秦”的怒火已被點燃,很難熄滅。秦始皇死後,社會矛盾激化,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自此,狼煙四起,席捲天下。
綜上,秦統一六國符合天下大勢,結束了春秋以來數百年的戰亂,人民得以喘息。但立國後,所行之“嚴刑峻法”、“勞民傷財”、“徭役賦稅”,無不打碎了老百姓的期待。久而久之,心裡落差太大,權威又已不在,“反秦”就成為了必然。 -
4 # 續一口仙氣
千古一帝
秦始皇不殺功臣,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始皇橫掃匈奴,拓地千里,匈奴不敢南下牧馬,士人不敢挽弓報怨。秦始皇創的是千秋偉業,萬世巨集圖。秦始皇從統一六國到去世短短十三年裡所做的事情,比後來兩千年裡所有皇帝加起來都要多。
回覆列表
題目中的這句話,顯然沒有理解到秦始皇個人的性質,和秦始皇個人生死的意義。
我認為,秦始皇的生死,已經不是他的個人問題,而是牽動朝局、影響形勢的大事,是一個政治事件;不是說他一人的生死本身有多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死具有政治意義,能夠牽動政局和天下形勢的變化。
秦兼併六國後,秦王把秦國實行的郡縣制推廣到其他六國的地域,並開創了帝制。
於是,秦王成了秦始皇,秦始皇個人,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他已經成為秦朝政府機關的一個零部件,這個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很高,一旦出現問題,則影響整個政府機器的正常運轉,接著會導致一系列政治事件的發生,甚至整個政府機器的崩潰。
愚以為,理解秦始皇個人的生死,把生物學意義上的生死看得淡一點,否則就會陷入英雄史觀,進而有英雄造時勢的觀點;把秦始皇個人看作政治機器中的零件,給人物的生死賦予政治意義,或許恰當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