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八子野釣

    個人意見

    臺釣在整體性,包括坐姿,拋竿,線組和浮漂的平衡非常不錯,這些是臺釣的優點。因此想要獲得更多魚獲或者玩黑坑等等,都是喜歡臺釣比較多。

    而 傳統釣的優勢就是玩法多變隨性,並且餌料方面也是五花八門,什麼餌料都有。所以想單純釣釣魚,散個心,傳統釣更省心,一條魚竿幾條蚯蚓就可征戰大小河流。

    總的來說,想玩的專業點,精細點就是臺釣好點。

    隨性隨心玩玩的當然就是傳統釣了。

    兩者是各有千秋,總體是臺釣好點,畢竟臺釣屬於專業點的釣法。

  • 2 # 小隱樂水

    通用的說法:傳統釣是鉛墜到底,臺釣是墜重力和漂浮力成正比。其實臺釣是從日黑拉演變出來的。在實際釣魚中各有千秋,傳統釣在應對草窩和鬧小魚嚴重的地方,效果很好,臺釣法由於更靈敏效率高,更多應用在池塘競技

  • 3 # 漁研之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傳統釣法和臺灣釣法的概念,臺灣釣法概念基本上大家的認識是一致的,傳統釣法就要分析一下了,如果把臺灣釣法傳入大陸之前大陸所有的釣魚方法統稱傳統釣法,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範疇,如果對傳統釣法進行狹義的解讀,那麼傳統釣法基本上就是指七星漂鉛墜到底釣鯽魚方法。題主所問的傳統釣法應該是指後者。

    這樣來看臺灣釣法和傳統釣法的根本區別就一目瞭然了:鉛墜在水中所在的位置完全不同。

    傳統七星漂釣法中,鉤和墜是一個整體,一般情況下,鉤墜總重力大於星漂浮力,鉤墜在水底,魚低頭吃餌入口之後,含餌仰頭,此時七星漂失去鉤墜的下拉力,上送幾目,形成送漂漂相,提竿可中魚;若魚吃餌後轉頭遊走,則帶動鉤墜線運動,七星漂漂相表現為下沉或者橫移,此時提竿亦可中魚。而魚吸食瞬間和魚繞鉤餌遊動試探時,七星漂的漂相表現為點動或顫動,此時提竿中魚機率偏低。

    再看臺灣釣法:線上組結構上鉤和墜是相對獨立的,鉛墜由鉛皮卷於鉛皮座上,下方八字環連線子線雙鉤,一般情況下,浮漂浮力略大於雙鉤及鉛墜總重力,但雙鉤上餌之後的重力則大於浮漂浮力,帶餌的雙鉤躺底或觸底,鉛墜在浮漂拉力和鉤餌重力的雙重作用下,懸浮與水中,形成微妙的平衡,魚吃餌(吸食)入口瞬間,線組受到吸食拉力,平衡被打破,浮漂表現為有力一頓,此時提竿即可中魚。也有魚吃口特輕,含食鉤餌後上浮或遊走,漂相表現為上送或黑漂,提竿可中魚,但一般吞鉤過深,摘鉤困難。

    綜合兩種釣法可見,傳統釣必須在魚吃死口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正確的漂相,吃餌深,漂相準,空竿率低,吃死口機率大,抗干擾能力強;臺灣釣法極度靈敏,魚試探期間即可中魚,入口及中魚,上魚效率高,魚多魚亂時漂相雜亂,空竿率高,須隨機應變。至於後來臺釣衍生出來的競技釣飛鉛和跑鉛釣法,已經和臺灣釣法的基本原理相去甚遠,釣無定法,傳統釣和臺釣也在不斷互相學習借鑑,七星漂懸墜掛雙鉤觸底釣法已經非常普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國南部有啥什麼景點值得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