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單寂寞愁2

    主動語態在sci中用得越來越多了,但主要集中在前言中,或者實驗部分,一般是we 或者你介紹以前的工作,用recently we。。。在結果的部分一般不用,結論部分可以使用,比如,we firstly found之類

  • 2 # EditSprings

    對於很多英語基礎不太好的科研人,在寫SCI論文時,確實會糾結用主動語態還是被動語態。

    通常,被動語態的重點是放在動作承受者上,如"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author."這裡experiment 為主語,而主動語態的重點放在動作執行者上,"The author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在這裡動作執行者the author是句中的語法主語。在選擇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時,要考慮這句話要討論的是什麼(主題),並且將主題放在主語的位置。

    由於科技論文講究客觀性,很多人確實在多數情況下選擇被動語態,這也導致了對被動語態的過度使用,而且通常忽略了動作的執行者。有的動作執行者確實可以忽略,如在實驗中,不管誰測量了溫度,我們都認為產生的效果和結果都是一樣的。

    其實,如果要增加趣味性和閱讀性,主動語態比被動語態更適合。使用動詞的主動語態其實並不一定要以人作為動作執行者,物也同樣適用。例如,一個不怎麼有趣的句子"The temperature was measured . . . "可以被一個更有趣的說法取代"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of 253°C suggests a secondary reaction in . . . ."。在第二種表述中,主語仍然是temperature(所以重點沒有變),但是動詞suggests是主動語態。同樣的,這個難以閱讀的句子"In this sec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recirculating-water temperature on the conversion rate of . . . is presented"(很長的主語,動詞在末尾)可以被換成"This section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 . . . "。改過後主語是section,也是這個句子真正要討論的,後面對於discussion的描述被以主動語態的動詞discusses取代。

    如果有的地方,是讀者需要知道動作執行者的,就用主動語態。例如像"The temperature is believed to be the cause for . . . 這個句子指向比較模糊,分不清主體是論文作者還是學術界,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將合適的人作為主體,第三人稱或者第一人稱都行。

    總而言之,在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的選擇中,不是一味地選擇被動語態就是對的,要根據這個句子的語境出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腿胖夏天穿什麼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