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想事成頭137987370
-
2 # 平頭哥妙解
車鏈子改裝的手槍!火柴和炮仗的藥加裝,那叫一個響!
豬骨頭那個關節位置四節,用沙包往高處扔,沙包往下前,關節翻面,然後再快速接住沙包,誰動作快翻的面多誰贏。
用鐵條推著鐵環走
投溜溜蛋(玻璃彈珠)類似Golf的前身
大人陪著手工製作好多玩具。
現在回想起來,每每跟同齡人回憶起父輩,由衷的佩服他們。或許年代特殊吧,我感覺父輩們好厲害,幾乎生活方面的一切技能似乎他們都會甚至精通!比如:木工活、蓋房子、砌豬圈、種菜、修灶臺、修腳踏車、撒網捕魚、製作玩具等等!
而網際網路和科技發達的今天,似乎年青一代的動手能力相當匱乏!
人生的智慧一定從體驗中從生活中而來!
所謂高手在民間,一點不虛!
我常常責問自己,如果離開這些平臺,突然回到原始社會,我會不會餓死?我的生存和動手能力又在哪裡?
-
3 # 北京小妞的快樂生活
漢奸,現在叫陀螺,這個玩具很好玩,用一個鞭子抽著玩兒,有的還把上面畫上圖案,越轉越好看,小的時候孩子也多,大家在一起玩陀螺非常的壯觀,彷彿回到了少年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
4 # 東北大媽521
我是東北人,小的時候女孩最喜歡玩的就是在炕上“欻嘎拉哈”(豬蹄上部關節)。這幾個字我也不知道對不對,只要是東北農村的肯定都知道是啥東西。每年過年都會把這樣的骨頭剔乾淨留下來,再塗上顏色,就成了女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遊戲。這個骨頭分上下兩面,玩的時候要先看好兩個必須都屬於一面的,然後把裝著糧食的小方口袋垂直扔到上方的同時,兩個“嘎啦哈”用扔口袋的手抓起來的同時還要接住扔出去的緩緩掉下來的口袋就算贏,當然要很多次才能比出高低。誰抓到次數最多,贏得“嘎啦哈”就越多,最終要看贏得數量多少定勝負。 現在想想那時候也是很有意思,雖然沒有值錢的玩具,但是那種先人的發明也給孩童的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
5 # 星海204082611
用自己編的夾子打鳥,最大的一斤多,拍網打活的,一天追著鳥群跑好幾十裡,活的養起來,大的打了烤著吃,燉著吃,摸魚黑魚鯽魚鯉魚…,鋪子坑蘆葦坑摸螃蟹,掏毛夾子螃蟹,下海摸蛤蜊,退潮撿海貨,上山用氣槍打鳥,跟著大人用火槍打兔子和鳥水庫炸魚。
-
6 # 心海11261126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小時候玩過最好玩的是彈珠,這是記憶最深刻的,經常和灣子裡同齡的伢一起玩。有的時候都是單膝跪地打彈珠,很多時候是玩得被媽媽拿著棍子打回去吃飯,因為玩得太盡興,到了飯點喊都喊不回去!說起這些,彷彿這個畫面就在眼前!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在小時候也玩過彈珠!
-
7 # MR車帝
一個人伸出手掌手心朝下,其他的人伸出一根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下抵住,由伸出手掌的人喊:一窩二窩黃蘿蔔逮老鼠,其他人聽到後立即向四處跑,由伸出手掌的人去抓捕,追到後就屬於自己隊伍裡的一員,再一起去抓捕其他人。
-
8 # 易天軒
彈玻璃橋,滾鐵環,還有用紙疊的四角(我們小時候叫摔寶)丟沙包,………好多好多,我感覺小時候經濟上雖然很貧窮但是精神上相當豐富,和現在的孩子們完全相反
回覆列表
鄰居家一個長命雞,也就是女兒出生後從孃家領養一個雞,這個丟了不準找,或者是罵。
我們下學就抓雞。見我們就跑後來雞練的會飛了,翻牆上樹,過房,甚至會迎面而來和你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