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牧漁子

    題主所問的兩個王朝應該是宋遼。遼國佔據燕雲十六州,對宋形成戰略攻勢,雙方的戰爭以“澶淵之盟”收場,盟約約定宋遼互為兄弟國。但宋朝律法規定了“禁止和外族通婚”的法令,後來遼國也有相關規定,導致兩個王朝通婚現象極少。一、北宋禁止通婚的原因

    宋朝並不是個強勢王朝,從統一天下以來,北宋朝廷基本沒有特別消停過。先是遼國的戰爭不斷,後又和西夏的衝突頻發。由於北宋統治區域僅限於傳統漢族人居住區域,連河西走廊和燕雲十六州都沒有控制,戰略上處於劣勢,周邊的遊牧民族是不是騷擾一下。於是,北宋王朝對於邊關的管理非常嚴格,除了指定關卡和榷場之外,不允許百姓同行。為保證邊疆的安全,北宋直接規定了禁止和外族通婚的法令,降低受到遊牧民族邊民的影響。

    唐朝是個盛世時代,但到了後期,地方割據,如一盤散沙。由於盛唐時期的開放、包容、強盛,周邊少數民族大量融入中原地區和北方邊境地區,而少數民族發動叛亂也毀滅瞭如日中天的盛唐。唐的安史之亂給宋朝留下了陰影,宋朝不接納周邊遊牧民族的融入,認為他們會破壞宋朝的統治,其中禁婚令就是其中一項措施。就連遼國皇帝向宋求親,宋朝依然拒絕,寧可多給錢,堅決不送女人過去。

    二、遼國本開放通婚,但後期也逐步禁止,不過,民間已經很普遍。

    遼國是契丹人建立的王朝,他們隸屬於東胡部,擁有濃厚的鮮卑血統。在婚姻觀念上,契丹人十分開放,並不限制和漢人通婚。遼華人當時漢化的速度非常快,他們完全接受漢族人的文化、風俗、習慣等,特別是遼國境內有大量的漢民。首先燕雲地區本就有大量人口。其次,半奴隸制的契丹政權掠奪大量的漢人作為奴隸。此外,唐朝後期大量的漢人遷入遼東定居。於是遼國在政治管理上曾經有南北之分,北方契丹人依契丹制,而南部漢人依漢制。所以,契丹和漢人通婚非常普遍,但不是和宋人,而是遼國漢人。

    到了遼國末期,公元1094年,政府苦於為了對付邊境地區的民族起義,特別是渤海遺民的復國運動,一直疲於奔命。在遼國南部契丹人口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其他民族同化。於是朝廷規定:"禁邊民與蕃部為婚"。但這個時候,其實南部的契丹人和漢人由於長期通婚已經很難分清你我了。

    宋遼兩國都曾經禁止異族通婚,只是宋朝更為嚴格。他們有個共同特點,禁止通婚的時候都屬於自己感覺自己是弱勢一方,想要自我保護。故而,宋遼兩國一直沒有通婚。

  • 2 # 任時宜

    個人感覺遼國及其契丹人不錯,對治下漢族人也平等對待 並且仰慕先進的中原文化 兩族通婚非常好,徹底融入了中華大家庭 並沒有出現後世某個少數民族政權為了奪取天下,殘酷屠殺人民,為穩固政權,搞族群隔離,大興文字獄,毀掉中國歷史文化等等陰暗卑劣手段至今死不改悔死不認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才能提高孩子的時間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