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鬼筆錄

    李廣?在文帝景帝時期,的確是還行吧,畢竟少年英雄,深得皇帝的喜歡,他是將軍世家,先祖是秦國名將李信,他的才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個人問題確實特別嚴重,離職後,因為夜不歸宿,而被巡查人員問責,記恨在心,後來攻擊匈奴,問皇帝要來那個巡查人員,在軍隊中秘密殺害,而武帝時期,因為衛青是是衛子夫的哥哥,而看不起衛青,後來霍去病的崛起,使得李廣的內心越來越難受,後來在一次重要的戰鬥中,因為迷失在沙漠,而衛青,霍去病又取得了很大的功績,自殺而亡,當然,這也是皇帝故意如此,畢竟關隴李家真的算是一股不小的勢力,這裡面不論是政治因素還是軍事因素,也都是不由得李廣的控制。。。。。僅自己的看法,望採納

  • 2 # 希望星晨58298869

    個人認為,這個論斷有道理。王勃在《騰王閣序》中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表達,似有抱打不平之意,但仔細分析下,為李廣出頭是不值得的!

    史載,李廣在隴西擔任太守時,當地的羌人發動了叛亂,英勇善戰的李廣率軍平叛,馬到成功;但羌人投降後,李廣將八百多口人全部處死了,這就是計殺降兵,卻犯了大忌。我認為李廣即便生在劉邦時代也不能封侯,原因如下:

    1.受限於自己的智商,沒有頭腦.

    1)景帝登基後,七國之亂開始。李廣隨周亞夫出征,斬將立威,身先士卒,奪下叛旗,並且解救了梁王,本來功成名就,但也許是利令智昏,李廣竟然私自接收了梁王的將印,這就犯了朝廷大忌(劉邦最反對這樣的行為),因而.七國之亂平定後,李廣不僅沒有得到獎賞,還招來了猜疑.

    2)七國之亂平定後,李廣成了坐鎮一方的太守。經常打擊匈奴,當時的典屬國公孫昆邪憐其才幹,上書朝廷,認為李廣有自負的一面,擔心他會被匈奴人殺死,國家因此損失一員棟樑。但景帝明白,這分明是李廣沒有得到獎賞,就假借他人之口發牢騷.

    3)再就開頭說的殺降舉動:明顯損害了大漢王朝懷敵附遠的仁義形象,也堅定了其他叛將決戰到底,誓不投降的決心!2.個人英雄主義嚴重。李廣雖然驍勇無比,但往往自負勇力、享受肆殺痛快;而其作戰是,遇到弱旅則勝,遇到勢均力敵的敵軍,就敗;他是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者,不注意發揮團隊作用,儘管他把每次自己的獎賞分發屬下,但這些小恩小惠與受獎晉升相差太遠!3.氣量狹小,難擔大任。

    “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統軍大將,必須有寬廣的心胸,可惜李廣做不到:一次,李廣打獵晚歸,錯過了入城時間,守關將士履行職責,拒絕他入城;李廣便報上了自己曾經的官職(當時,他因為作戰被俘而被貶為庶人),而喝醉了酒的霸陵尉並不賣帳,甚至出言不遜:“就是現將軍過關,也不能通行,更何況故將軍?”,李廣便懷了小九九。後來,李廣被起復委任,趁機向上面請命,讓霸陵尉隨他戍邊,等霸陵尉述職到位後,就被李廣斬殺。

    李廣的人生歷程確實充滿悲壯,“李廣難封”被人說成懷才不遇;究其實是李廣自負、陰暗、狹隘、自私的個性和平庸的才能導致的,就李廣的兩軍對陣的平庸能力和陰險奸詐的為人確實不堪重用,難以封侯就容易理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皇帝是如何過春節的?有哪些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