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藺的Vlog
-
2 # 姬小落落
地平蹺是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特有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它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保定一帶盛行的“寸蹺”。到了民國時期,由民間藝人冀連三、鄧金河等人對這種原生本土舞蹈進行了修改和完善,逐漸形成了帶有冀中平原獨特韻味的民間舞蹈。
地平蹺在舞蹈形態上最鮮明的特色就是顛顫步,即以腳掌為動力,透過膝蓋的彎曲帶動全身,從而達到全身上下協調一致的顫動。目前,經常演變發展,地平蹺在顛顫步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掌顛步、平顛步、跳顛步等形態多樣的舞蹈步伐,再配合著表演者身體的扭動,形成了地平蹺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
而地平蹺的表演形式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演員們一邊行進一邊表演,以整齊、熱烈的氣勢氛圍取勝,叫做“踩街”,二是演員們在固定的場地上,將歌舞表演帶入某些歷史故事情節的演繹當中,叫做“打場子”,而一個舞蹈隊通常由8至10人組成。
在音樂方面,跟戲曲類似,也分文場和武場。文場樂器以海笛為主,再配以笙、曲笛、龍頭胡等,烘托平緩沉穩的氣氛。武場則是用大鑼、大鼓、鈸鑔等,表現出慷慨激昂之感。
除了傳統的《將軍令》、《高山流水》、《小二番》等曲目,比較流行的還有《打五更》、《賣扁食》、《報花名》、《拿鵝》、《打棗》、《摘椒》、《小頂燈》、《水香》、《小磨房》等。
地平蹺產生於河北省順平縣,流傳遍及滿城、望都等鄰近諸縣,是一載歌載舞的傳統民俗舞蹈。它源於“寸蹺”(即腳踩矮蹺),經老藝人翼連三、鄧金河等人長期實踐,於抗日戰爭時期,放棄踩蹺而改為雙腳著地而舞,將踩蹺時自然顯現的顛、顫化為有意識運用的舞蹈韻律,並且根據不同行當的身份、年齡,創造出符合其個性的多種顛、顫步法,但仍保持踩蹺動律、神韻,從而構成地平蹺的藝術基本風格。
表演內容以反應農村生活愛情為題材,地平蹺表演形式有雙人舞和多人舞兩種。作為民間舞蹈,地平蹺以《將軍令》、《高山流水》、《小二番》等為主要伴奏音樂。
每到春節來臨,各村就開始組織農閒的群眾排練,為進城和到各村表演進行準備。舞蹈活潑,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讚美與嚮往。表演具有極大的歷史藝術價值,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