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韓曉韓

    我們選擇不了自己的出身,那就選擇改變自己。

    我們在原生家庭里長大,雖然家庭可能不富裕,父母重男輕女,我們自己生活的很卑微,有的時候會恨,恨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可是出身我們是改變不了的,我們只能改變自己。

    原生家庭無論是父母帶給我們的痛苦也好,兄弟姐妹給我們帶來的不幸也罷,我們首先要感恩父母,把我們養大,盡到贍養義務。但是但是都要有一個度,如果父母一味向你索取而去接濟你的兄弟姐妹們,那麼我們有能力時就幫一幫,如果沒有能力就要當機立斷。

    可以救急一時,不能救窮一輩子,特別是不思進取啃老的人。

  • 2 # 孟九盤電影

    只有兩條路

    要麼絕對地逃離,完全脫離關係,這樣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就會逐漸減淡。《都挺好》原小說中,蘇明玉最終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各自安好,不接家裡電話,不和家裡聯絡,更不會像電視劇裡,樣樣事出錢出力還費力不討好。

    個人認為這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而另外一種呢,就是大多數人選擇的方法,因為多數人不像原小說中的蘇明玉那樣,事業有成,為人果斷。

    所以你只能永遠在原生家庭裡泥足深陷,永遠被他們傷害,這是無法解決的,你最多是自我安慰:我是自願的,我很愛他們

    但原生家庭之所以帶給你那麼多痛,是因為他們永遠不會改變。電視劇裡的結尾很扯了,一個自私自利了一輩子,晚年又不愁吃穿成天剝削子女的人,在沒有重大事情打擊下,怎麼可能突然360度大轉變,成了一個可愛貼心愛你的父親呢?

    不要對原生家庭有太多虛妄的期待,要麼完全逃離,去另一個城市或者切斷所有聯絡方式,要麼永遠和他們擰巴著。不要期望他們會變好,會的話他們就不會讓你痛苦那麼多年。

    我是孟九(๑• . •๑),個人拙見,感謝看完!

  • 3 # 雲妮vlog

    不能和解,只能慢慢淡忘。我就是這種家庭出來的。身在這種家庭其實很缺愛。有些人長大後會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和認同而成扶弟魔。有些人則封閉全世界,不相信愛,不願意被感動,自卑。這是兩個極端,像他們說的和解或逃離有那麼容易嗎?和解你放不下心裡的怨,然後他們希望你拿出做女兒的姿態表示表示……不和解他們會說你是我女兒,你的生命是我給的。一直打電話騷擾你。以愛為名,說些難聽的話。原生家庭可以影響你一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非要說給父母的紅包也叫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