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宇堂

    不會。

    似曾相識,可能只是一種心理現象。或許源於對他人的整體抽象感受特徵的喚起,實際觸發喚起的並不一定是此人的音容笑貌,有時候還可能是其他線索,例如環境,心境,情緒,這可以算是一種“聯覺”。所謂“熟悉”只是一種情緒,而非實際特徵上的,通常此人身上找不到任何熟悉的特徵,但只有一種情緒上的熟悉感受。就像計算機螢幕上的Sunny圖片也能帶給人似曾相識的溫暖感覺的情緒。

    當然,記憶(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比較關鍵的角色。但情緒也可能是沒有記憶作為依據的,不少心理現象可能是純粹生理性的,大腦中的一陣激素奔湧就可以讓人體會無數難言的情緒,熟悉或許只是一種親密和安全感的情緒的隱約線索(通常是受體驗者喜歡的情緒),這種感覺很快會被理性防禦的心理掩蓋或摧毀——對情緒背後的非理性線索進行質疑的思維會很快奪回你自己。

    人在緊張和焦慮的情況下應該不太會有這種體驗,而比較理性的人或者處於比較警覺狀態下時也不大容易體驗這種“似曾”的感受。大多在自我防禦和警覺比較低的情況下可能會容易產生這種體驗(如緊張之後突然放鬆下來時),一種容易被跟廣闊,時空間隔等聯絡起來的感受,因為這種感受很可能關係到了人與時間,空間,自我以及對他人感受等相關腦區的活動。

    請記住,人的心理就是大腦的生理,大腦就是一罐有序迴圈進行化學反應的裝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應對招聘筆試面試的重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