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過去即歷史
-
2 # 遠景在前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新興的帝國主義和老牌的帝國主義為爭奪利益、資本市場而發生的大規模戰爭。象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固疾一樣,戰爭同樣是不可避免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到發達,到滅亡,經濟危機和戰爭將始終伴隨著。
世界進入二十世紀後,資本主義高速發展,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也日益激發,於是短時間內連續爆發兩次世界大戰。二戰以後,形成新的世界格局,老牌帝國主義衰弱,美國一躍成為超級大國。隨著帝國主義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醒,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鬥爭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世界產生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雖然大規模的世界大戰沒有爆發,但帝國主義奴役弱小國家的戰爭從未間斷,區域性戰爭一直都在進行。
有一點我們應該弄明白,兩次世界大戰都發生在中國最屈辱最積弱的時候。而二戰後,中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歷史以來,中國是愛好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的,只要我們國家足夠強大,世界大戰就打不起來。因此,一個強大的中國,才能真正的實現世界和平。
-
3 # 若星540
謝邀!戰爭不可輕啟,戰爭就是人類爭奪利益的最終手段,戰爭也是種族仇視、貪婪人性放大的最終體現。一戰導火索是薩拉熱窩事件,深層原因還是當時列強利益衝突,國際形勢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利益衝突一戰前的歐洲,各國形勢嚴峻,劍拔弩張,有點戰國的意思。但戰國是諸侯割據的結果,只是中國的一段歷史,根源上意識形態和國家國情都是相通的,七國的最終目的都是統一天下,秦始皇也是在滅六國後才改稱皇帝,骨子裡都認同中國是大一統。
普法戰爭法國失利,地位衰落,以及戰爭賠款領土割讓,讓法國迫切想要復仇,而德國作為普法戰爭的獲勝者,極力擴充軍備,積極備戰以防範法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工業發展迅猛,國力雄厚,但那時的世界殖民地基本已經被各國瓜分完畢,固有的紅利已被搶先佔據,後起者唯有發動戰爭打破局勢。
俄奧衝突主要是對於巴爾幹半島的爭奪,20世紀初處於土耳其的統治之下,1912年興起反土浪潮,但民族運動剛開始,列強就紛紛插手,德國為維護自身在土耳其的利益,站在了土耳其奧匈一邊,阻礙巴爾幹半島的民族運動,英法不想德奧勢力在巴爾幹擴張,於是站在俄國一邊,支援巴爾幹。兩大軍事集團火星四濺。
資本主義走向帝國主義的過程中,經濟發展不平衡,利益衝突愈發劇烈。終於1914年斐迪南大公被殺成為戰爭引子,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各國以紛紛以各種藉口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爆發。
二戰有人說二戰是一戰的延續,確實如此,一戰雖然三國同盟戰敗,德國割地賠款,奧匈帝國被打散,但一戰中的利益衝突並沒有得到解決,領土矛盾,種族矛盾,政治矛盾仍然嚴重,局勢仍舊很不穩定,一戰前的弊端在一戰後只是暫時被壓下,戰爭種子並沒有被清除,並且增加了新的資本主義矛盾。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起於美國,席捲歐洲歷時四年,通貨膨脹、銀行倒閉、工廠關門、3000萬人失業,引發資本主義矛盾和國家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局勢動盪,各國之間矛盾進一步加劇,局勢緊張。
說到底還是那幾點,戰爭就是利益爭奪的最終角鬥場,勝利者大肆掠奪,失敗者的仇恨復仇。
-
4 # 草民879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各大國迫切需要的一場戰爭,偶然發生的“薩拉熱窩事件”,終於引爆了必然發生的戰爭。
英、法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和蘇聯崛起而產生的莫名恐懼,對納粹德國違反《凡爾賽條約》重整軍備熟視無睹。1935年6月,英國甚至與納粹德國簽署了《英德海軍協定》,更加緩和了先前《凡爾賽條約》的部分限制。戰後繳獲的納粹德國檔案揭露,在納粹德國最初重整軍備的日子裡,希特勒終日提心吊膽,害怕英法聯手製止,將納粹德國扼殺在搖籃裡。戰後的西方歷史學界認為,當時的英法完全有能力這麼幹。
英法渴望和平的背後是對戰爭的過度恐懼。
歷史說,英法為了和平與納粹德國簽訂的《慕尼黑協議》,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做好了火藥桶。之後,蘇聯為了爭取和平與納粹德國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直接點燃了引爆火藥桶的導火索……
英、法、蘇為了和平斷送了和平!
-
5 # 真球王
現在是能動嘴解決的都不動手,動嘴現在就是經濟戰金融戰,關鍵是主動的還武力超強,就逼你弱的先動手,你不動手我就一直經濟掠奪我也不打你。並且主動的還盟友眾多,盟友也被她欺負也不敢坑聲,所以第三次大戰不容易發生。
-
6 # 無名小書童
首先二戰是一戰的延續。兩次戰爭都是因為各國力量發生變化,各國利益衝突已經達到無法調和的地步 只能拉開架勢幹一場。完事兒後簽訂雅爾塔協定世界重新洗牌。
-
7 # D調帝
人類是整個地球,地球分不同國家的單位,每個單位由不同的家庭組成,家庭有離婚再活在過再離婚,世界就有同等的人和人的矛盾關係發生,有人的集體就有人類的矛盾體發生!不管是國際還是家庭同在,這就是管理的難度!
-
8 # 賢良方正世澤常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美國的實際後臺共濟會的會中會光明會於19世紀策劃的。當時他們把世界大戰的規模公佈在當時的泰晤士報上。沒有人相信。直到一戰暴發後,還是沒有人相信,二戰暴發後,人們記起了那篇報道,但是人們在戰爭中無能為力,只能隨著戰爭的大潮飄流,聽天由命。那篇報道本來還策劃了一場戰爭。但由於原策劃者早已於1891年去世,後續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掌控。
兩次世界大戰包括八國聯軍侵華,表面上都是美國後來參戰,但三場戰爭的尾聲都是美國第一個衝進戰敗國的首都,最大限度地掠奪財富。戰後新的世界秩序已經形成:就是不再以統治者直接統治戰敗國,而是以大資本控制全球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不是中途出現不可預知的情況,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將全是他們組織的成員。
-
9 # 嚴冬or雪
經歷春秋戰國孕育了秦始皇的大一統☯西方世界碎片化蟄伏的中世紀有點長一二戰就是西方世界的春秋戰國時期完成西方世界的數字化虛擬化的大一統☯♻️
-
10 # 跪射俑
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不平衡,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自身發展,向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爭奪殖民地、市場而引發了世界範圍的戰爭。
回覆列表
利益瓜分不均唄!利益靠和平手段爭不回來的時候,就大打出手了。
老牌之間的世界大(強)國,或者老牌的世界強國跟新興的世界強國之間的矛盾,靠政治手段解決不了的時候,戰爭就在所難免了。
無論一戰還是二戰,矛盾點都在歐洲,正是一戰的利益瓜分不均,才導致了後來的二戰。甚至《凡爾賽和約》簽訂後,有人預言:這不是終戰,而是二十年的停戰,很不幸,被言中了。1914年一戰爆發,1939年二戰爆發,前後也就間隔了二十五年。
實力出現嚴重不平衡也是兩次戰爭爆發的一個原因;三戰估計打不起來,總是利益格局不平衡;各國之間的實力出現均衡化趨勢,而且核武足以把人類文明毀掉,都很慎重,核武這玩意帶有天生的罪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