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總在農村
-
2 # 輕鬆養殖專家
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bai菌引起的以2~3周齡雛雞下痢du和敗血症為特徵的傳zhi染病。本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dao危害雛雞成活率的因素之一。
(1)流行特點本病最常發生於雞,且肉用品種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蛋用品種的抵抗力較強。成年母雞感染白痢後,多成為慢性或隱性帶菌者。近年來,發生特點出現新的變化,即青年雞也可發生,所造成的損失比雛雞和成年雞更大。本病主要傳播途徑是種蛋垂直傳播;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傳播方式。雛雞飼養中忽冷忽熱、衛生差、密度大、潮溼、通風不良、飼料配合不當和營養缺乏促使白痢的暴發。
(2)主要症狀和剖檢變化由於種蛋帶菌孵出的雛雞常常一出殼就死亡。如果是孵出後被感染的,一般從5~10日齡開始發病,至2周齡達高峰。病雛表現怕冷,蜷縮或擁擠在一起,閉眼昏睡,翅下垂。病雛呼吸急促,常見肛門露出,並一伸一縮地活動著,病雛排糞時常尖叫,排白色糨糊樣稀糞,肛門周圍的絨毛上常粘著石灰樣糞便,幹後結成硬塊,堵塞肛門。3周齡以上的病雛發生呼吸症狀的較少,白痢症狀較少,一般較少死亡。成年雞主要症狀是產蛋量下降,排青棕色稀糞,營養性消痩。
(3)防治 預防:預防雞白痢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設法消除在雞群中傳播病菌的帶菌雞,特別是對於種雞群要做得格外徹底,積極建立和培養無白痢的種雞群,同時加強孵化、育雛的消毒衛生工作。
-
3 # 阿陽View
雞白痢是一種極其常見的傳染病,世界各地均有發生,由雞白痢沙門氏桿菌引起,其排洩物是重要的傳播媒介,同時也可通過雞蛋垂直傳播,主要危害雛雞,近年來青年雞發病亦呈上升趨勢,以下是雞白痢的診斷與防治。
雞白痢的症狀
雛雞表現不吃飼料,怕冷,身體蜷縮,翅膀下垂,精神沉鬱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黃、淡綠色稀便,肛門有時被硬結的糞塊封閉,呼吸困難。成年雞無臨床症狀,少數感染嚴重的病雞表現精神萎靡,排黃綠色或蛋清樣稀便,主要病變可見肝臟、脾臟腫大、脆弱,有壞死點,腎臟暗紅充血或蒼白貧血,常出現腹膜炎變化。產蛋雞可見卵巢萎縮,卵子變性,病雞產蛋停止。
雞白痢的診斷
取肝臟壞死灶與白痢結節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區域性組織壞死崩解、淋巴細胞、漿細胞、異嗜細胞、成纖維細胞浸潤增生。將病、死雞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定局定局官採集的病料,接種於普通瓊脂培養基進行細菌學診斷。24小時後,可長出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溼潤閃光、灰白色半透明、直徑為1釐米的小菌落。
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菌所引起的各種年齡階段的雞均可發生的一種傳染病,主要侵害2~3周齡的雛雞,易引起白色下痢,病死率較高,成年雞多呈隱性感染,可長期帶毒和排毒。該病易給養雞業造成嚴重的危害,且雞白痢沙門菌還可在家禽腸道內定植,繼而引起人類的食源性疾病,嚴重威脅著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養殖業的健康發展。近年來,隨著規模化養雞業的快速發展,雞肉及其製品的銷售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由沙門菌所引起的雞白痢的發病率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率也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因此,篩選出一種有效、安全、無汙染、方便快速地防治雞白痢的措施就顯得極為重要,這對於降低雞白痢病對雞隻生產效能的影響、雛雞白痢的發病率和抗生素的使用頻率,減少雞白痢病的擴散,提高雛雞成活率和雞產品的安全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雞白痢的主要危害
發病率高,對雛雞危害大
雞白痢可導致感染雞精神不振,排白色糞便。該病能進行水平和垂直傳播,是當前危害養雞業生產的最嚴重的細菌病之一。雞白痢不僅疫情風險高,而且可感染各階段的雞,主要表現為肝脾腫大、卵黃汙染等症狀。該病對雛雞的危害最大,患病雛雞和幼禽的死亡率幾乎可達100%。因此,雞白痢是影響養雞業健康發展的重要疾病之一。
雞白痢對產蛋率、孵化率的影響
成雞白痢主要的危害是隱性感染(即帶菌雞),主要危害雞的生殖系統,不僅影響雞的生產效能,如開產日齡、產蛋率、肉蛋品質等,而且可長期帶菌,並可經蛋媒傳遞感染,從而成為危險傳染源。另外,該病還會影響種蛋的孵化率和雛雞的成活率。病菌侵入生殖系統後,卵巢或輸卵管以及睪丸的攜菌率可高達86.6%和73.3%,進而使生殖器官發育不良,嚴重時會使睪丸極度萎縮或卵巢破裂以致死亡。由於雞體還需消耗大量的營養來遏制病菌的擴散,因此該病還會使雞的生產效能下降,從而降低經濟效益。有研究表明,雞白痢的隱性感染率可達20%以上,陰性種雞群的產蛋率比陽性種雞群高9.0%~34.6%;陰性雞種蛋的受精率比陽性雞高4%~9%;陰性雞種蛋的出雛率比陽性雞高10%左右。由此可以說明,雞白痢對產蛋率和孵化率的影響十分嚴重。
雞白痢沙門菌的耐藥性日趨嚴重
目前,為了控制沙門菌病的發生,一些養殖企業普遍採用定期投喂抗菌藥物及化學藥品的方法來降低病原菌的感染,甚至在肉雞養殖中會將抗生素持續使用至屠宰時,這一做法不僅會影響常規藥物的預防效果,還會促進耐藥菌株的產生,致使沙門菌的耐藥性快速增加。近年來,隨著沙門菌耐藥性的增強和耐藥譜的增寬,給雞白痢病的防治工作帶來了較大困難。
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由沙門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危害人類健康,是一個世界範圍的問題。沙門菌汙染的雞肉及相關產品是引起該類傳染病的主要根源,2010年,美國的3個州暴發沙門菌疫情,不僅使數百人被感染,還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另有研究表明,雞白痢沙門菌含有與DNA修復功能相關的基因,能抵抗蛋清對沙門菌的破壞作用,該菌在加工胴體時極易汙染雞肉,這就使得所生產的相關產品會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因此,對沙門菌汙染的雞群進行白痢淨化研究及推廣意義重大。
預防措施
減少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
為了降低雞白痢病所帶來的危害,大部分養殖場都會採用長期在飼料中新增抗生素及化學藥品的方法來預防病原菌的感染,這一做法不僅會影響常規藥物的預防效果,還會促進耐藥株的產生,同時也會影響肉品的質量。因此,在降低該病的發生率和傳播率的同時,還要減少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頻率,以降低耐藥菌株的產生。目前,定期檢測、淘汰帶菌雞同時結合生物安全措施來預防雞白痢病,已成為控制和淨化該病的最有效措施。
降低白痢病菌的擴散
發生雞白痢的種雞不僅自身生產效能下降,雛雞成活率下降,而且其子代死淘率和永久性帶菌者還會大量增加,且隱性白痢種雞或其種蛋也不易被發現,從而導致雞白痢的散播和疫情的擴大。因此,預防該病的另一措施就是降低雞白痢病菌的擴散,從源頭上解決雞白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雞白痢的預防
1、通過血清學試驗檢出並淘汰帶菌種雞,第一次檢查於60~70日齡進行,第二次檢查可在16周齡時進行,後每隔1個月檢查1次、發現陽性雞及時淘汰,直至全群的陽性率不超過0.5%為止。
2、及時揀、選種蛋並分別於揀蛋、入孵化器後、18~19日胚齡落盤時3次用28毫升/米3福爾馬林燻蒸消毒20分鐘。出雛達50%左右時,在出雛器內用10毫升/米3福爾馬林再次燻蒸消毒。同時,孵化室也應該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
3、育雛舍、育成舍和蛋雞舍做好地面、用具、飼槽、籠具、飲水器等的清潔消毒定期對雞群進行帶雞消毒。
4、加強維雞飼養管理,注意藥物預防,在本病流行地區育雛時可在飼料中交替新增0.04%的痢特靈、0.05%氯黴素、0.005%氟哌酸進行預防。
第一種雞白痢的治療
1、每公斤飼料加入痢特靈200~400毫克(即2~4片)拌勻餵雞,連用7天,停3天,再喂7天。
2、按每公斤雞體重用土黴素(或金黴素、四環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藥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飲料加土黴素2~3克(即8~12片)拌勻餵雞,連用3~4天。
3、每隻雞每天用青黴素2000國際單位拌料喂服,連用7天。
4、每公斤飼料加入磺胺脒(或磺胺嘧啶)10克(即20片)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即10片)拌料餵雞,連用5天,也可用鏈黴素或氯黴素按0.1~0.2%加入飲水中餵雞,連用7天。
第二種治療方法
一旦雞群發生白痢病,應立即對患病雞群採取隔離措施,並對患病雞群實施封鎖治療,以儘快撲滅傳染源。目前針對雞白痢病有較好療效的抗生素類藥物較多,從方便養雞場戶給患病雞群的飼料和飲水中拌藥和實用、經濟、安全的角度來講,建議養雞場戶可用0.03% 鏈黴素供患病雞群自行飲用1 ~ 2 d後, 第3 ~ 4 d 再改用0.02% 的鏈黴素飲水,並全天候滿足患病雞群自行飲用的需求;或按每隻雛雞每天用2 000 單位(每隻成年雞每天用10 000 單位)青黴素,拌入飲水中供患病雞群自行飲用;或在飼餵雞群的飼料中拌入0.04% 土黴素粉,供患病雞群自行採食3 ~ 5 d ;也可用0.03% 的氟苯尼考兌水供患病雞群自行飲用5 ~ 7 d,並全天候滿足患病雞群自行飲用的需求。
中藥治療雞白痢病可用金銀花250 g、白頭翁250 g、馬齒莧200 g、桑枝200 g, 加水熬至20 kg 左右,分5 次拌入飼料中供患病雞群自由採食(其藥物用量為1 000 只雛雞的用量,養雞場戶可根據患病雞群的大小適當地增減其藥物用量);或用大蒜8 ~ 12 個、馬齒莧250 g,切碎並搗成泥狀後,與飼料混拌均勻,供患病雛雞群自行採食5 ~ 7 d,以後隨著雛雞日齡的逐漸增長,可適當地增加其藥物的用量(此法對防治雛雞的白痢病,提高雛雞的成活率有較好的保健效果,建議養雞場戶可長期使用,但採用此法需現配現喂);也可用苦蔘150 g,加水1 000 g,連續煎熬3 次後,並將3 次煎熬的藥液混合稀釋至10 kg 左右,供患病雞群自行飲用5 ~ 7 d,並全天候滿足患病雞群自行飲用的需求。
雞白痢病防治對策
綜合性防治措施
雞白痢既可垂直傳播又可水平傳播。本病的發生可貫穿雞群的全過程。細菌對防治藥物極易產生耐藥性且尚無有效的免疫方法,因此綜合性的生物安全措施的實施是防治與淨化雞白痢的關鍵。
①培育無白痢種雞群。
加強種雞的定期檢疫(全血平板快速凝集試驗),嚴格執行檢疫與淘汰制度。挑選健康雞群、種蛋,建立健康雞群,堅持自繁自養或全進全出,慎重地從外地引進種雞和種蛋,杜絕病原的傳人,消除群內的帶菌雞與慢性、隱性感染雞。
②衛生消毒措施到位
加強雞群、種蛋、環境、飲水及用具等常規消毒衛生措施,及時做好種蛋的收集、貯存和孵化過程中的隔離和管理,及時清理、處理雞糞和死雞,做到無害化處理,可有效降低雞白痢的發生。
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尤其要加強育雛期的管理,食槽、飲水器等用具經常保持乾淨,溫度、溼度、密度要適宜,保持良好的通風,飼餵全價飼料,提高雞群的健康狀態。
在我們印象當中,雞白痢引起的原因很多,一般都要用抗生素或者病毒藥才能治療好,現在給大家提供幾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能夠預防治療雞白痢哦。
大蒜
大蒜現在價格比較高,可以說用起來成本比較高,如果自己家裡有種蒜的朋友可以採取該方法:
將大蒜搗碎,拌料直接餵雞,或者將大蒜搗成汁液,直接給有白痢的雞食用,很簡單,效果也很好。其實在日常養雞中,大蒜是有很大作用的哦,大蒜主要是靠大蒜中的蒜素以蒜素原形式存蒜素原變成蒜素從而發揮抗菌效果,還能夠促進胃腸蠕動,有明顯的抑菌制酵作用。大蒜去皮40克搗爛成泥再用70%的乙醇100毫升浸泡12-14天,過濾而得大蒜酊,用量:大蒜每隻雞2-4克,;大蒜酊40%每隻雞2-4毫升。
洋蔥,也是咱們常吃的菜之一,在使用中要將洋蔥切碎,將其拌料,比例根據雞的日齡和嚴重程度而定,一般是10%~20%,充分攪拌後,讓雞群採食,連續用4天最好。很多養雞朋友都有實踐過,治癒率很高。 洋蔥中的一些獨特物質,能夠殺死或抑制雞群腸道中的有害病菌,因此達到治病目的。
韭菜
韭菜是一味極好的藥用植物,在醫學上有很大的藥用價值。韭菜適應性強、抗旱耐熱,全國各地都有栽培。除了有要用價值之外,其實在養雞場韭菜也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經大量實踐表明,養殖土雞的朋友如果經常給雞群餵食一些韭菜,能有效防止雞白痢症狀的發生。
-
4 # 三農農村女
防治 預防:預防雞白痢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設法消除在雞群中傳播病菌的帶菌雞,特別是對於種雞群要做得格外徹底,積極建立和培養無白痢的種雞群,同時加強孵化、育雛的消毒衛生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檢疫淨化雞群。診斷檢疫雞白痢須在2日齡開始每隔15天進行一次檢疫,連續4次,以後隔月一次直至連續2次均不出現陽性反應雞,可改為隔6個月或1年檢疫一次。將陽性反應雞全部隔離淘汰。
第二,嚴格消毒。孵化用的種蛋必須來自檢疫陰性的種雞,種雞在入孵前可用甲醛燻蒸(即進行蛋殼消毒)後再孵化,雞舍、地面和用具徹底消毒,定期對雞群進行帶雞消毒。
第三,加強雛雞的飼養管理。育雛室經常保持清潔乾燥,溫度要恆定,墊草勤晒勤換,雛雞不能過分擁擠,飼料槽和飲水器防止被雞糞汙染。
治療:治療雞白痢的藥物較多,選用藥物時,必須注意到近年來由於廣泛使用磺胺類和抗生素類藥物,病菌易產生耐藥性問題,應換用不同的藥物,交叉給藥,有條件的地方應該先做藥敏試驗,選用有效藥物。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土黴素、金黴素和四環素按0.2%拌料,甲碸黴素按0.1%~0.2%濃度飲水,用藥2~3天減少或停止死亡,可繼續用5~7天;或卡那黴素每隻雞0.1萬~0.2萬單位肌肉注射,或用慶大黴素按0.1%~0.2%添加於飲水中給病雛飲服,連用3~5天;氟哌酸按每千克飼料新增0.05~0.1克,拌料,連用3~5天;或敵菌淨按每千克飼料新增0.2克,拌料,連用5~7天。
-
5 # 八零後新農人
主要症狀:
病雛精神萎頓,縮頭,翅下垂,拉白色漿糊狀稀糞,肛門常被糞便粘住,排糞時發出"吱、吱"叫聲。成雞多為隱性帶菌,只有嚴重時見有貧血和下痢,母雞產蛋量明顯減少。
治療:
1、每公斤飼料加入痢特靈200-400毫克(即2-4片)拌勻餵雞,連用7天,停3天,再喂7天。
2、按每公斤雞體重用土黴素(或金黴素、四環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藥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飲料加土黴素2-3克(即8-12片)拌勻餵雞,連用3-4天。
3、每隻雞每天用青黴素2000國際單位拌料喂服,連用7天。
4、每公斤飼料加入磺胺脒(或磺胺嘧啶)10克(即20片)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即10片)拌料餵雞,連用5天;也可用鏈黴素或氯黴素按0.1-0.2%加入飲水中餵雞,連用7天。
以上藥物最好交替使用,以利提高療效。
-
6 # 菜米油鹽酸甜苦辣
雛雞白痢發病率是非常高的,而且需要相當高的重視度,下面我們去看看有哪些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因雛雞感染此病的途徑較多,並且傳染源不易清除,因此要想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該病就要採取多種手段進行綜合的飼養管理。在雞的各個生長期都要做好消毒、檢疫和藥物預防等工作,以進行全面的防治。首先要提高雛雞自身的抵抗力,因此要加強營養的供應,給雛雞提供全面配比合理的營養,另外,還要減少不良的環境與飼養管理對雛雞的刺激,以免產生應激。要做好雞舍環境的控制工作,包括溫度、相對溼度、空氣質量、飼養密度等。保持雞舍的環境衛生,並要定期對雞舍、用具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毒,以將環境中的病原菌殺滅。因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卵傳播,因此在孵化前要對孵化環境和孵化器進行徹底的消毒,給剛出殼的雛雞飲用1~2天的0.01%的高錳酸鉀溶液,可有效控制該病的發生。另外,還要做好雞群的淨化工作。
2.藥物治療:開口樂每袋400斤水,從雞苗第二天開始用藥,配合桿菌康拌料,有效提高雛雞抗病力,為後期養殖奠定基礎。
當在養殖的過程中出現問題,一定要鎮定,不要慌張,一定要正確的判斷病情,做好病情防治工作,最後祝大家生意興隆!
-
7 # 超哥談養雞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雞白莉怎麼防治?首先介紹下雞白痢的症狀:病雞消瘦,精神萎頓,擁擠打堆,離群呆立,閉眼打盹,兩翅下垂,食慾減少,飲欲增加,部分停止採食。病初表現下痢,糞便似白色漿糊狀,肛門周圍粘滿石灰樣稀便。呼吸困難,伸頸張口呼吸,細聽有氣管羅音,有時搖頭,連續打噴嚏,少數病雞有漿液性鼻液,故有甩鼻現象。部分病雞眼瞼腫脹,瞬膜下出現綠豆大灰黃色的乾酪樣物。
防治措施,控制好溫度和溼度,選用開口樂做開口藥來淨化沙門氏菌,預防雛雞白痢,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8 # 楊市長5678
雞精神萎頓,縮頭,翅下垂,拉白色漿糊狀稀糞,肛門常被糞便粘住,成雞多為隱性帶菌,只有嚴重時見有貧血和下痢,母雞產蛋量明顯減少。
治療:
1、每公斤飼料加入痢特靈200-400毫克(即2-4片)拌勻餵雞,連用7天,停3天,再喂7天。
2、按每公斤雞體重用土黴素(或金黴素、四環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藥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飲料加土黴素2-3克(即8-12片)拌勻餵雞,連用3-4天。
-
9 # 向北逐流
你好,應加強飼養管理,對各種日齡的雞要分開飼養,雛雞儘可能在網上飼育,新購入的雛雞要隔離飼養觀察,不要立即混入大群飼養,飼養的密度要適中,不可過於擁擠.
-
10 # 花梨小龍
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發生,是對養雞業危害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該病主要侵害雛雞,在出殼後2周內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以白痢、衰竭和敗血症過程為特徵,常導致大批死亡。成年雞感染後多是慢性經過或不顯症狀,病變主要侷限於卵巢、卵泡、輸卵管和睪丸。
預防措施
(1)嚴格消毒:孵化場要對種蛋、孵化器及其他用具進行嚴格消毒。種蛋最好在產蛋後2小時就進行燻蒸清毒,防止蛋殼表面的細菌侵人蛋內。雛雞出殼後再進行一次低濃度的甲醛燻蒸。 做好育雛舍、育成舍和蛋雞舍地面、用具、飼槽、籠具、飲水器等的清潔消毒,定期對雞群進行帶雞消毒。
(2)加強雛雞的飼養管理:在養雞生產中,育雛始終是關鍵,飼養應十分細心,溫度、溼度、通風、光照應嚴格控制。
(3)加強檢疫:沙門氏菌主要通過種蛋傳染,因此種雞應嚴格剔除帶菌者,可通過血清學試驗,檢出陽性反應者子以剔除。首次檢查可在陽性出現率最高的60~ 70日齡進行,第2次檢查可在16周齡時進行,以後每隔1個月檢查1次。發現陽性雞及時淘汰,直至全群的陽性檢出率不超過0.5%為止。
治療方法
(1)免疫接種沙門氏菌與大腸桿菌類似,有很多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間不產生交叉免疫,制苗菌株應該採用本場發病雞群分離菌株製成的滅活疫苗,對本場雞群使用效果較好,否則效果一般。
(2)病發處理本病可採用對該菌敏感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發病時可在飼料中加人土黴素,按0.1%的量拌料,連用5 ~ 7天:磺胺二甲氧嘧啶按0.01%拌料,連用5 ~ 7天;新黴素按0.02%拌料,連用3~5天;環丙沙星按50毫克/升混飲,連用3 ~ 5天。上述藥物在使用時要注意交替用藥,以免沙門菌形成耐藥性。
-
11 # 廣西姜氏啊明
治療方法
一旦雞群發生白痢病,應立即對患病雞群採取隔離措施,並對患病雞群實施封鎖治療,以儘快撲滅傳染源。推薦養殖戶用東方腸康進行治療和預防,拌料:每噸飼料新增東方腸康1000g,混勻飼餵。飲水:每1000g東方腸康泡水(水溫不能超過40℃)1000-1500kg。快速止瀉,是替代痢菌淨的藥物飼料新增劑!對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拉稀腹瀉有特效,治癒率在95%以上。活性菌,中藥和進口止痢因子的多重結合,調節腸道菌群平衡,修復腸道黏膜!
抑制細菌性消化疾病,對久用抗生素無效的頑固性腹瀉效果顯著。適用於禽敏感的革蘭氏陰性菌所致的胃腸道感染,常用於各種原因誘發的大腸桿菌病,腸毒綜合症,腸炎,腺胃炎,腸道鼓起等腸道問題。
預防措施;養雞場戶要有效地預防雞白痢病,必須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一是首先應選用健康種雞群所產的種蛋,並在種蛋孵化前做好消毒工作,一般小規模孵化可用1% 的來蘇兒或0.1% 高錳酸鉀溶液對種蛋進行消毒,而大規模孵化則可事先將孵化用種蛋放入專用消毒室內,按每立方米的空間用福爾馬林28 ml、高錳酸鉀14 g、加入清水14 ml 進行燻蒸消毒,並關嚴門窗密封燻蒸消毒15 ~ 20 h 後,再將種蛋轉入孵化階段。
二是要注意加強對雞群的飼養管理,可根據雞群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合理地搭配營養全面的飼料,滿足雞群正常生長髮育的要求,以增強雞群的抗病能力。
三是要注意保持飼餵雞群飼料和飲水的清潔衛生,定期清掃雞舍,經常保持雞舍內乾燥、清潔、衛生,其雞舍、用具和周圍環境應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雞群的養殖密度應均勻,雞舍內光照應充足,並注意協調好雞舍內溫度和溼度,夏秋高溫季節應加強雞舍內降溫,冬春寒冷季節在加強對雞舍內保溫的同時,應注意協調好雞舍內的保溫和通風換氣的關係,儘可能降低雞舍內的有害氣體的濃度,以改善雞舍內的空氣質量,防範有害氣體侵害雞群而誘發雞白痢病和一些呼吸道綜合徵發生。
回覆列表
雞白莉,我們首先要知道它的症狀是什麼因素引起環境還是雞群的密度怎麼有效的治療與預防。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2113氏菌引起的以2~52613周齡雛雞下痢和敗血症為特徵4102的傳染病。本病發病率和1653死亡率很高,是危害雛雞成活率的因素之一。
(1)流行特點本病最常發生於雞,且肉用品種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蛋用品種的抵抗力較強。成年母雞感染白痢後,多成為慢性或隱性帶菌者。近年來,發生特點出現新的變化,即青年雞也可發生,所造成的損失比雛雞和成年雞更大。本病主要傳播途徑是種蛋垂直傳播;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傳播方式。雛雞飼養中忽冷忽熱、衛生差、密度大、潮溼、通風不良、飼料配合不當和營養缺乏促使白痢的暴發。
(2)主要症狀和剖檢變化由於種蛋帶菌孵出的雛雞常常一出殼就死亡。如果是孵出後被感染的,一般從5~10日齡開始發病,至2周齡達高峰。病雛表現怕冷,蜷縮或擁擠在一起,閉眼昏睡,翅下垂。病雛呼吸急促,常見肛門露出,並一伸一縮地活動著,病雛排糞時常尖叫,排白色糨糊樣稀糞,肛門周圍的絨毛上常粘著石灰樣糞便,幹後結成硬塊,堵塞肛門。3周齡以上的病雛發生呼吸症狀的較少,白痢症狀較少,一般較少死亡。成年雞主要症狀是產蛋量下降,排青棕色稀糞,營養性消痩。
(3)防治 預防:預防雞白痢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設法消除在雞群中傳播病菌的帶菌雞,特別是對於種雞群要做得格外徹底,積極建立和培養無白痢的種雞群,同時加強孵化、育雛的消毒衛生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檢疫淨化雞群。診斷檢疫雞白痢須在2日齡開始每隔15天進行一次檢疫,連續4次,以後隔月一次直至連續2次均不出現陽性反應雞,可改為隔6個月或1年檢疫一次。將陽性反應雞全部隔離淘汰。
第二,嚴格消毒。孵化用的種蛋必須來自檢疫陰性的種雞,種雞在入孵前可用甲醛燻蒸(即進行蛋殼消毒)後再孵化,雞舍、地面和用具徹底消毒,定期對雞群進行帶雞消毒。
第三,加強雛雞的飼養管理。育雛室經常保持清潔乾燥,溫度要恆定,墊草勤晒勤換,雛雞不能過分擁擠,飼料槽和飲水器防止被雞糞汙染。
治療:治療雞白痢的藥物較多,選用藥物時,必須注意到近年來由於廣泛使用磺胺類和抗生素類藥物,病菌易產生耐藥性問題,應換用不同的藥物,交叉給藥,有條件的地方應該先做藥敏試驗,選用有效藥物。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土黴素、金黴素和四環素按0.2%拌料,甲碸黴素按0.1%~0.2%濃度飲水,用藥2~3天減少或停止死亡,可繼續用5~7天;或卡那黴素每隻雞0.1萬~0.2萬單位肌肉注射,或用慶大黴素按0.1%~0.2%添加於飲水中給病雛飲服,連用3~5天;氟哌酸按每千克飼料新增0.05~0.1克,拌料,連用3~5天;或敵菌淨按每千克飼料新增0.2克,拌料,連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