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的大山子

    作為溥儀的老師,可想而知朱先生是有一身才氣和一身傲骨的讀書人,但是時逢亂世,中國被外華人欺凌,面對清政府滅亡朱先生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2 # 玖三柒

    朱益藩是清末時期一位非常受人敬仰的文人,做過兩任帝師,一任校長。

    一任教光緒,一任教溥儀,一任執掌北大。

    從朱益藩的作品中,確實看不到傷感和惆悵。

    雖說朱益藩是“遺老”,但並不是一個迂腐的遺老,雖不為軍閥厚祿所動,但也並不支援大清復辟,有事做事,無事教書賣字,過的逍遙。

    所以他的字,著實看不出什麼傷感和惆悵。

    但如果非要說出一點什麼,可能跟他的“迷茫”有關。

    在清末,體制改革和書法改革是直接掛鉤的,因為公車上書時主導人物之一的康有為,就是以書法理論為切入點引起關注的。

    改革舊制,對應崇碑貶帖。

    朱益藩不是一個迂腐的人,但他的字是十足的清朝官味兒,當時朝中幾乎所有人寫字都一個套路。

    細觀清朝官員字,絕大多數人都是:肥厚的基調,有趙董筆法,偶參蘇米。

    但與很多官員不同,朱益藩在很多作品中,可以明顯看到一些碑學筆法的融入,說明他在思想上沒有落後,也想圖新圖變。

    可能是受傳統束縛太深的緣故,他碑學筆法的表現並不突出,也不融洽,總之不太協調。

    這大概跟他願意承認溥儀是皇帝,願意當帝師,但又不願意溥儀復辟大清的矛盾思想一樣。

    看不到惆悵,卻有一些無奈。

  • 3 # 金蛇瀘君

    朱老乃一代名師,擅書法,然對國家形勢大局亦能準確把握權衡。

    看透了動盪混亂的時局,身兼帝師,又對溥儀可謂是恨鐵不成鋼,所以自然感傷惆悵。這種心情自然而然就體現在了書法作品中,有如做菜一般,心情是最重要的。

    法度嚴謹的書法風格遇上動盪混亂的時代,加上滿身傲骨和倔強,獨特的個性就此呈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個一萬左右的練手車,你有推薦的車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