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相邑王三少爺
-
2 # 其實我叫王大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幹,寧夷州突厥人,居營州柳城,其貌不揚,懂六蕃語。與安祿山為同鄉裡。天寶初年,累功至將軍,知平盧軍事。從安祿山討契丹,表任平盧兵馬使。安祿山反,他略定河北,被安祿山任為范陽節度使,佔有十三郡,有兵八萬人。及安慶緒殺祿山自立為帝,他為唐師所敗,退保鄴城,降唐,封歸義王,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肅宗恐其再反,計謀殺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稱大聖周王,年號應天。後進兵解安慶緒鄴城(今河南安陽)之圍,殺慶緒,還范陽,稱帝,更國號大燕,建元順天。上元二年(761年)春,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與部將謀殺。
-
3 # 赤鯨指北針
沒有。非要湊數的話,只有連“僭主”都算不上的史思明算一個。史思明在唐朝乾元二年在范陽短暫稱帝,國號大燕,建元順天。三年後被其子史朝義殺死篡位。
但重要的一點是,史思明不姓“史”,他其實姓“阿史那”,是突厥人…
史姓好像沒有出過什麼皇帝吧?我只在歷史上見過這些人:
史可法(1601 - 1645)
字憲之,一字道鄰。明代祥符(今河南省開封縣)人。崇禎年間進士,曾任右僉都御史,巡撫皖、豫,後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福王立,加武英殿大學士,督師揚州。清多爾袞致書勸降,堅拒,城破被害。清乾隆時追諡為忠正。後人尊稱為史閣部。
史朝義:唐安史之亂叛將。寧夷州突厥族人。史思明的長子。思明叛亂,使守冀州、相州等地。史思明稱帝,封為懷王。上元二年(761年)春殺史思明,自立為帝,年號顯聖。次年唐借回紇兵攻破洛陽,他出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後部將降唐,他窮蹙自縊死。不知道他算不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