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範閒不是我

    亞洲的島弧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脈都是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衝形成的,但是二者是有區別的。

    西北太平洋的島弧是太平洋板塊向亞歐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俯衝(阿留申群島是向北美板塊俯衝),或菲律賓板塊向亞歐板塊俯衝形成的。這兩個大洋板塊俯衝時向下彎折非常厲害,與上層板塊形成低應力的松耦合,這種型別稱為馬里亞納型俯衝邊界。馬里亞納型俯衝阻力小,速度大。部分板塊物質剛進入上層板塊下方時由於熱與水的共同作用形成中酸性岩漿,岩漿上升噴出形成火山從而造就一系列火山島弧。但由於速度大,相當多板塊物質沒有立即形成岩漿而是繼續俯衝,到更大深處時在缺水狀態下受高熱作用形成基性岩漿,基性岩漿上湧,在島弧後方形成次級洋殼擴張帶,導致島弧後方地殼為大洋型地殼,凹陷成為弧後盆地。你可以去看看海底地形圖,在馬里亞納海中部也有一條中脊,它的性質和大洋中脊是相似的。在南海、日本海中也有這種洋殼擴張帶。

    由於馬里亞納型板塊邊界俯衝角度大,所以板塊邊界的弧形也特別明顯。

    南美和中美的太平洋沿岸山地則是由南極板塊、納斯卡板塊和可可斯板塊俯衝造成的。其中南極板塊、納斯卡板塊俯衝時難以向下彎折,而是與上層板塊緊貼在一起,從而形成高應力的緊耦合,稱為安第斯型俯衝邊界。這種俯衝由於應力高,極容易發生大地震,也導致俯衝造山作用比馬里亞納型更強,所形成的山脈更高大。由於俯衝角度小,速度慢,基本上板塊物質都會在俯衝邊界附近就形成中酸性岩漿形成火山帶,而沒有物質深入極深處以形成基性岩漿,也就不會形成弧後盆地,所以南美一帶沒有島弧,只有沿著俯衝帶分佈的高大山脈。

    由於安第斯型邊界向下玩折非常小,所以俯衝帶的弧形不明顯,有些地方是直線甚至有些地方出現向後彎的反弧形。

    相對於馬里亞納型來說,安第斯型與兩塊大陸板塊之間的俯衝更接近。

    另外要說點題外話,我看樓上有一些朋友說:

    “為什麼這些島弧是弧形呢?

    你可以用一個乒乓球做一下試驗。用手指將乒乓球按一個凹,觀察一下凹坑的邊緣,你會發現邊緣一定是弧形的,事實上要在球體表面讓其一部分向下彎折,就必然形成弧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鴻蒙”的最後時刻,如何建立完善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