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潘叔有話說

    套用一句俗話,“無圖無真相”,縱觀某個時期的電影藝術,只要足夠耐心,我們可以最大程度上探求當時的時代風貌,哪怕拍攝者刻意掩藏,終究無法甩掉電影揹負的時代痕跡。所以,電影是可以為歷史學家充當歷史文獻的,電影中出現的衣食住行細節、約定俗成的思維方式、主題宣揚的價值觀念都是現實的對映。銀幕在無意中幫助我們構建了一部非官方的“反歷史”,而正是由於這種“無意”的可貴,才讓這部反歷史擺脫了文字檔案的束縛,傳達出比官方歷史更客觀、準確的資訊。

    拋開內容情節,電影作品本身也值得考據。首先一部電影的製作是當時技術水平的體現,而數量質量則與社會經濟狀況掛鉤;其次,電影的出品與其所在的政治文化背景息息相關,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時代,電影文化作品一定會受到控制,只是強弱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一部電影與其觀眾有著緊密的互動關係,是觀眾塑造了電影——因為拍攝者一定會主動去迎合觀眾的審美傾向,而電影也塑造著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人們也一定會隨著影片的節奏前進,而放映結束以後,電影收到的評價也正是社會價值觀的切面。

    說了這麼多無聊的廢話,當然接下來要給大家舉栗子~熟悉筠蛋的讀者盆友都知道,筠蛋的主場在德國,那麼我們就還以德國為背景,來給大家講電影是怎樣作為時代的映象傳達歷史記憶的~

    以德國的電影發展為例子,(我們似乎很少看過德國的優秀影片,對外語片的關注基本給了美國的好萊塢,和日本的…?…,實際上德國的電影藝術是非常繁榮的,只是傳播到我們這邊的不多,我私猜測因為德華人長得都不太好看,衣服也不太好看(除了軍服),畫面不太能吸引我這種膚淺的觀眾,德語又那麼晦澀翻譯好麻煩,總覺得德片畫風不太對。)縱觀德國電影的發展,跟政府的態度緊緊掛鉤,也與時代現實相互對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過年了,如何“說服”孩子去相親?